
自1996年任教以来,一直承担教学工作,目前担任服装与服饰涉及专业方向专业主任岗位,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完成岗位职责,本人在教学工作中能够起到带头作用,求实、创新、严谨、扎实地开展教学工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并且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一、热爱教育事业,注重教书育人。
作为一名专业教师,经常参加专业会议和实践项目,开拓自己的视野,了解服装与服饰涉及专业的一些前沿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对新知识的提取,为了讲好某一个章节,会搜集大量的科研资料,确保所授知识的准确性和新颖性。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是个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本人通过实践活动,搜集大量的教学素材,经过加工处理以后,编制成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明白书本知识和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另外,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和教学理念。
二、注重教学改革,不断探索教学新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教学新思路、新方法,在教学理念上不断跟上时代的步伐, 积极参与到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中。作为专业主任,多次参加了本专业的教学计划的修订,每次修订都充分借鉴了兄弟院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办学的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备课,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授课过程中本人尊重学生的观点,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营造创意氛围,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讲民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保持愉快、轻松的心境,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设计观点。这种充分互动的空间,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知识。教学环节常安排学生推荐个人设计理念的环节,促进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发展,同时积极鼓励学生阅读具有不同风格的参考书,指导他们谈出自己的见解,写读书笔记,帮助学生逐步地形成独立工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使学生既有知识和一技之长,又有爱心和上进心,坚强、自信,具有较强的承受挫折的能力、自我心理调整能力、平衡情感变化能力以及行为上的自控能力、生活自立能力和竞争能力等,使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
三、充分利用专业工作室,引导学生创新创业。
在学院支持和关注下,艺术学院实验中心专业工艺室和设计工作室除了安排正常的实训课程训练内容,同时也采取多种方式扶持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指导学生参加设计类项目、各类设计竞赛,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较大提高。选拔优秀的本科生参与到导师的科研项目中,在实践中进行锻炼,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学术风气,并促进学生课外学习专业,促进了课外活动的开展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大赛多次,并取得了一些成绩,2016年,多人在“金顶针”杯东北三省服装效果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在首届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服饰设计大赛中2013级梁浩、赵婷等5人获得十佳奖项,2012级学生牛伟、王超、2013级学生徐晓婷、李小璐、2014级学生赵英明、唐钰等获得哈尔滨第四届高等院校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一等奖、黑龙江省建行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四、明确工作目标 为专业发展助力
作为一名拥有20多年年教龄的教师,还有很多实实在在的教育工作有待于我去实践与探索,对教材与教法以及自身素质持续提高是一个不间断的学习与提高过程。我本科和研究生阶段都研究服装设计专业,并积累了一定都专业实践经验,我相信,凭着自己的一颗良心、一颗决心,利用累积的各种平台资源,积极帮助学生寻找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教学与社会实践工作,非常出色的履行教师工作者肩负的各项职责与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