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疫情,坚守教学阵地,全院师生齐动员,谱写教学新篇章,真正做到延期开学不停学,课堂教学不断线,文法学院第二周在线教学整体运行情况良好。
一、“教学情况接龙日报表”继续全面动态反馈教学情况
(一)课程开出情况
文法学院第二周共开出线上课程162门次,其中145门次为直播,教师共125人次通过超星、智慧树、中国大学慕课、腾讯会议等网络平台进行授课,从汇总的线上教学日报表可以看出,开学第二周学院教学秩序井然。

(二)学生出勤情况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能够较好地与学生互动交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保证了较好的出勤率。

二、教学质量监督工作继续深入进行
本周学院督导团队通过教学平台后台管理权限,深入每门课程实时了解教学开展情况,监控课程教学数据,现已顺利完成第二周的线上教学督导工作,为我院在线教学稳定运行保驾护航。截止3月13日晚,学院共收回《线上课堂教学评价表》共19份,听课门次28门,全面覆盖我院5个专业。
根据反馈意见,学院在线教学工作总体平稳顺利。承担在线教学任务的任课教师在总结第一周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备课,主动研究在线教学新模式,精心制作教学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源,优化课程设计,寻找适合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线上教学内容和呈现方式,有效开展在线交互活动,保证了延迟开学期间在线教学的质量。


学院督导们在听课
三、积极进取,不断提高线上教学水平
(一)不断加强与学生的课上课下沟通
授课结束后,教师能够及时总结反馈,主动与学生就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沟通,总结经验并对教学方法做出改进,积极保障教学取得预期效果,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刘子楗老师与学生保持不断联络,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从而进行针对性教学,课堂教学收效显著。

学生与教师的线上交流
(二)线上教研活动分享教学经验
1、法学专业
通过腾讯视频会议进行了本周的教研室活动,会上老师们积极分享自己线上教学的感受和经验。通过第一周的摸爬滚打,教师们对网络教学平台的运用熟练了很多,思想上也克服了之前的恐惧和焦虑。大家一致认为线上教学是值得尝试的,是非常有意义的全新体验,如果新技术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冲击必须面对,那么现在也许正是一个契机。

2、汉语言文学专业
关于腾讯会议的多媒体播放功能,陆雁云老师在本专业教研活动上跟大家分享了相关的使用经验。通过陆老师的介绍开拓了老师们使用直播平台的新视野,使教学效果更加直观地展示出来,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十分有益,参会的老师对陆雁云老师的介绍表示认可和感谢。

四、各专业全面落实毕业论文网上开题工作,明确时间节点
(一)秘书学专业
本届秘书学专业毕业生76人,指导教师少,工作量非常大,通过线上教研活动,大家相互激励,共同探讨工作中的难题。
经过商讨,秘书学专业决定18日下午1:30开始,采用腾讯会议的形式进行论文开题。开题前要求学生完成论文大纲和开题报告,首先由指导老师认真督促指导,严格把关,再由各开题答辩组和全专业老师一起交流。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大家对本届毕业论文工作有了更加明晰的认识,目前论文指导和开题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二)社会工作专业
3月11日社会工作专业通过腾讯会议进行了线上教学第二周的教研活动。此次教研活动分别从2020届毕业论文开题安排、线上教学设计分享、教学成效反馈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和交流。此次会议进行了将近90分钟,讨论气氛热烈,对工作开展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们纷纷献计献策,大家都受益颇丰。

其他几个专业也各自明确了本专业的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
五、专家支援网课,产教深度融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展特色教研活动
3月11日下午14:00,汉语国际教育专业12位教师又一次齐聚腾讯会议室,准时召开每周一次的视频教研会。这一次教研活动跟前几次网络课程方法研讨不同,本次会议邀请了外援网络教学专家——厦门“中学西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教研总监何琪老师,何老师也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校企合作课程《互联网课堂教学方法》的企业外聘教师,他认真讲解了线上教学如何精益求精,并与老师们进行了互动交流。随后专业教师进行网络教学以来的经验交流分享。会议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各位教师依然意犹未尽,通过交流分享,在教学技巧、手段等方面都获益匪浅。

六、继续发掘典型案例,搞好宣传工作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周晓燕老师
作为专业主任,周晓燕老师在疫情期间积极协助学院完成各项任务的上传下达和落实分解工作,积极带领本专业教师学习新技术、探讨新课题。特别是在慕课平台的选择与建设过程中,与任课教师团结协作,保证了教学资源的充足有效。开学后,持续关注老师们的教学需求,一方面收集及时通报讲座信息,号召大家持续学习;一方面有序组织内部研讨,分享经验、互通有无。除了负责本专业27位教师的教学协调工作外,她还承担着近800名学生的实践教学组织工作,毕业论文、专业技能实训指导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她还组织学生们不断用心记录生活,还原真实的抗疫历程。
(二)法学专业—王卫老师
王卫老师家里本来就有二个孩子上网课,这对于开展线上教学的她来说忙乱焦灼可谓深有体会。各种设备要不断调试,各大平台软件要不断熟悉,课程需要重新设计等等,这些对于一位老教师都是巨大的挑战。而王卫老师不畏困难和挫折,一次次尝试,虚心请教。面向授课的3个年级4个专业的200多名学生,做疫情期间自主学习的问卷调查,及时总结和调整教学方案。建立课程微信群和QQ群,随时解答学生疑问并予以指导。沟通慕课资源和调整授课平台,筹备网课的前期测试,发布《自主学习任务书》,录制速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线上一堂课,线下一天功。虽然过程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在学院、平台技术人员等多方支持和同学们的理解下,各门课程的线上教学得以顺利开展。
(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刘宁老师
刘宁老师承担着汉语国际教育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语言学概论》及选修课《应用语言学》的教学任务,由于之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多次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教学的培训,所以对线上教学并不陌生,这也让她在准备阶段有的放矢。有了第一周的线上授课经验,第二周的教学更加得心应手。刘宁老师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虚心接受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严格要求自己,认真上好每一堂课,高质量完成每一项教学活动。
(四)秘书学专业—高萍老师
高萍老师作为一名老教师,对于线上的这种网络教学模式不能很快适应,但她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确保线上教学质量不“下线”。她备课时不断进行授课演练,设计好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及先后顺序。准备的资料归档放好,并且进行分类编号。授课时,她鼓励学生参与互动,采取“讲授——互动——展示”的模式设计教学环节。课后通过微信群积极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并利用平台优势指导学生作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场上,高萍老师全力以赴,保障着学生们的学业进度。
总之,文法学院第二周线上教学总体情况较第一周更加顺利,我们将和大家一起继续砥砺前行,期待聚首于美丽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