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体育,MK(中国)构建“五位一体”综合立体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平台总结材料
2017-08-11     作者 :    点击:

    结合学生思想实际,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特色和社会需求趋势,在MK体育,MK(中国)党委宣传部的指导和支持下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查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拟定了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平台,重组和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和拓展网络教学平台,搭建和打造服务教学平台,以及加强和凝聚师资队伍建设平台等“五位一体”综合立体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平台,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全面加强和改进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五位一体”既是思路、又是发展的方向;既是改革的目标、又是建设的重点;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整体工作的核心。
    (一)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改进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平台
为了更好的适应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贴近专业实际、贴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办学定位实际、贴近学生实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实践教学改革上采取了一些列措施。具体做法:
    一是修订2013人才培养方案,减少理论课时,增加实践课时。修订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总学分、总学时不变,理论学时比2009方案减少32学时,实践学时增多至72学时。
    二是教学内容上,有针对性地设立不同教学体系内容,以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服务我校特色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通过放大与专业培养相关内容的课时,深入讲授相关内容,以配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专业素质。
    三是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继续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灵活的教学手段。如现场教学、专题教学等,注意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四是继续推进考核方式改革,重视过程管理,侧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已进行了三个教学周期的“开闭卷结合”、纯过程考核等考核方式改革,并实施分层次考核,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二)建立健全大学生德育教育体系,统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资源,重组和构建实践教学平台
我们设立“实践教学管理办公室“,专门管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设计并发放了《MK体育,MK(中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手册》,建立了全校学生完备的实践教学档案。由此,将学生的所有实践活动都纳入一个统一的实践评价体系之中,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提升实践育人效果。
    (三)创新培养载体,丰富教学形式,活化教学内容,建设和拓展网络教学平台
我校自2007年即建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网——“启航网“,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知识板块,现已经完成,并保持更新;二是交流互动板块,主要由讨论区、答疑解惑模块组成,现已经完成。三是考核板块,主要由学习心得、平时测试、课后作业、期末考核四部分构成,目前处于建设中。
    (四)转变观念,确立服务宗旨,搭建和打造服务教学平台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和改革中,围绕我校“特色应用型本科”建设工作,我们确定了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各二级学院、服务学校、服务地方建设的五个服务方向。
1、服务学生。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和沟通,特别是以“启航网”建设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及时了解并反映学生的意愿和要求,从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具体的问题入手,(如积极筹备学生考研政治辅导班工作),真正做到关心学生、服务学生。
2、服务教师。学院领导及行政人员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认真倾听一线教师的意见、建议和合理要求,并注意收集教师相关情况,及时反映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使学校和相关部门的工作与一线教师之间能有效沟通和互动。
3、服务各二级学院。处理好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的关系,树立服务好各二级学院,也是间接地服务全校工作、服务地方建设。
4、服务全校。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MK体育,MK(中国)理论宣讲团主要成员的作用,在校院两级中心组学习中、在形势政策课程教学中发挥重要主体作用。多渠道、分层次、分阶段做好校内理论学习与宣讲教育工作,服务全校师生。
5、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我们加强与地方科技、文化宣传部门、研究单位的联系,加强与校内校外的合作,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并将成果转化为地方政府、事业单位决策依据,为地方发展服务。同时,发挥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资源方面优势,送理论进社区、进网络,为市民服务。
    (五)全员培训、全面提高,加强和凝聚师资队伍建设平台
我们始终把师资队伍放在中心位置来抓,相应地制订了《MK体育,MK(中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规划》和《MK体育,MK(中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培训计划》(2013-2017年),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认真做好全员示范培训、骨干教师研修、专项研修,以及国内、国外学习考察、研修等活动的选拔推荐工作,并建立长效机制。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效显著,成果颇丰。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体曾被评为省师德先进集体、校级文明单位、校级优秀基层党组织、校级“三育人”集体等称号,3名教师被评为黑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2名教师被评为哈尔滨市优秀教师,2名教师被评为哈尔滨市“身边好老师“,5名教师被评为市级、校级“三育人”先进个人等。教学方面,在研和结项省市级教育教学项目16项,编写教材13部,发表教学改革论文24篇,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赛三等奖5名,省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1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师资库入选教师2名等。科研方面,获得省市各类科研奖励近20项,其中,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佳作奖1项,哈尔滨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佳作奖2项;承担各级各类项目共46项,其中,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7项、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5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65篇,其中包括CSSCI、中文核心期刊等高水平论文29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近五年来,5名教师在职考上了博士研究生,目前4人获得了博士学位,1人在读。2015年12月,由吴卫东院长为带头人获批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哈尔滨市市级领军人才梯队。
    总之,“五位一体”的综合立体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就是要将各种要素、各个层次和各类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妥善地组织成一个有序的整体系统,从而产生合力,有效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功效。近年来,学生对我院教师的教学满意度高,学生的及格率和到课率普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针对性不断增强。在历次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专项督查中,省委高校工委派出的专家组都对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尤其是在今年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现场督查中,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被推荐为全省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建设团队(我校是所在的第五督查工作组督查的12所高校中唯一被推荐的高校),并将建设成果在全省进行推广。
我们希望通过统一的教学管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实践为载体,以网络为纽带,以服务为宗旨,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 整合资源,实现“五位一体”综合立体化教学平台的综合互动,全面加强和改进我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上一条: MK体育,MK(中国)思政课“三统四有”实践教学模式总结材料 下一条: 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特色

关闭

版权所有:MK体育,MK(中国) 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 邮编: 15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