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MK体育,MK(中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在分析这些问题原因的基础上发现,探索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将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在MK体育,MK(中国)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宣传部的正确指导下,我校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建设和改革。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加大改革力度,围绕教学理念、手段、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大力探索,创新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三统四有”新模式。
(一)“三统”,即统管实践教学课时、统一实践教学规划、统筹实践教学资源
1、统管实践教学课时
课时分配打破课程壁垒,贯彻系统整体性原则,构建思想政治课大德育目标。制定了规范而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案》,统一四门课程实践学时72学时,把实践教学真正纳入《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中,纳入到教学计划之中,明确课时、时间、基地、人员,以及学校需要分工负责部门的职责,避免实践教学的随意性,使其有章可循,加强制度上的保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这为实践教学的开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2、统一实践教学规划
以往对实践教学的实际运作,缺少具体的、系统的、具有普遍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案。各位教师实践教学的随意性较大,没有一个较为规范的、系统的体系。
为此,我们加大实践教学规范化研究,对所有的实践教学统一规划、统一步骤、统一主题。
从2013年秋季学期开始,历时一年时间,以政法学院和教育科学学院为试点,到各学院的铺开,随着基础课、原理课、纲要课三门课程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全面展开、有序推进,举行多次大型实践教学活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您共读读书交流会”、“思政课教研部携手狮爱公益爱心募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教学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诚信教育” 主题实践活动、“纪念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实践活动;组织部分学生参观“哈尔滨群利湿地公园”、“关东古巷”、“哈尔滨规划展览馆”、“呼兰文化社区”、“萧红故居”、“东北烈士纪念馆”、“北大荒博物馆”等,结合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主题开展课程特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观影、社会调查、听专家讲座,等等。
3、统筹实践教学资源
以往由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处于各不相干的状态等现象,导致教育内容重复,人力、物力、财力等教育资源浪费,不能发挥整体最佳效率和效能。
为此我们试图对全校的实践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在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课程布置的必选实践项目的基础上,学生们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可自由选择进行实践,如社会实践调查、先进人物(事件)专访、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教师科研协助等活动。统筹利用了学校建立的实践基地,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克服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它学生管理部门的相互脱节、各自为阵“两层皮”的弊端,加大与所有学生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形成大德育体系。
(二)“四有”, 即有理论、有机构、有保障、有载体
1、有理论
项目支撑:改革前期与过程中围绕该模式开展了相关研究,共有5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为该项目研究作支撑,已完成相关课题3项,在研2项。
相关论文成果:经过近几年改革,思政部教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统四有”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经验进行提炼、概括,形成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成果,目前已公开发表相关论文9篇,其中核心期刊6篇,有效实现了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教学成果获奖:一项省教改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规范化研究与实践》,一项课程建设工作成果《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系统性策略与现实路径研究》,分别获2012、2013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一篇论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规范化的思考》获黑龙江省高教学会第二十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2、有机构
设立实践教学管理办公室,设置管理员一名,主任一名,建立全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档案;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统一规划,有序开展。
3、有保障
思政部独立以来,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都非常关心、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教学改革,尤其关注、扶持实践教学改革。近几年来学校下拨实践教学专项经费从最初的1.5万元到目前的7万元,经费投入逐年增长。
4、有载体
设计并发放《MK体育,MK(中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手册》3万余册,现已覆盖四届学生。从学生跨入大学校门第一次上思政课那天起,就将手册分发给每位新生,让学生明白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教学的规范性和重要性和实践教学分阶段的具体内容与要求,引导学生思想上重视实践教学,行动上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思政部每学期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办学定位以及专业实际等方面,修定、调整实践手册的内容和形式。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三统四有”模式初见成效
MK体育,MK(中国)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三统四有”模式的新探索现已初见成效。近年来,我校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普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的相关教学成果颇丰,并曾获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省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1项;总结形成的可供学习推广的经验在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研讨会上交流,并在兄弟院校得到推广,有效发挥了示范作用。
在历次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专项督查中,省委高校工委派出的专家组都对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的同时,特别表彰了我校对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成果。2016年初,我校成为被黑龙江省推荐到教育部参加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评选的两所高校之一,项目内容即是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三统四有”模式的探索成果。
我校通过多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以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的研究,已经凝聚起一支致力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深入研究教学规律的骨干队伍,2015年12月,由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团队被批准为哈尔滨市领军人才梯队建设,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与团队成员齐心协力,有效发挥了在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方面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