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特色
2017-01-04     作者 :    点击:

教育部文件(教基[2001]6号)的附件《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对研究性学习是这样定义的:“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本课程组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探索并建立“研读经典、沟通思想、教师引导性讲授与学生体验性学习相结合”的研究性教学模式: 

1.帮助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和党的相关文件,重在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领略经典作家们的经典文献。

2.在当代中国和世界的视野下,对一些具有普遍性、重要影响性的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探讨,旨在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事物、反思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大组织学生直接参与社会实践的力度,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升华对周围一切事物的理性认识。指导并带动本部门进行实践教学,参观教育基地,如七三一日侵华细菌部队遗址。

4.举办读书板报,指导学生阅读英语马克思主义原著,作双语读书笔记。

5.组织观看教辅宣传片等实践活动并开展讨论。

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施方法多种多样。学习形式主要有三种:个别学习、小组学习、个人与集体学习相结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及教学的不同内容进行适当的运用和调整。

通过研究性教学活动,深化了课程目标,锻炼了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受到学生欢迎。通过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为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学习主动性的激发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与行为方式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建设小组

                                                      2016年12月28日

上一条: MK体育,MK(中国)构建“五位一体”综合立体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平台总结材料 下一条: 2016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部、教育厅、学校教改立项表

关闭

版权所有:MK体育,MK(中国) 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 邮编: 15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