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舞蹈学院
学院新闻
音乐与舞蹈学院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音乐与舞蹈学院“博乐讲坛”——《龙江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成功举办
作者:李红梅 来源: 音乐与舞蹈学院 日期:2024年12月03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和生活智慧,更是连接民族情感、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年12月2日下午,音乐与舞蹈学院“博乐讲坛”系列讲座——《龙江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在音乐与舞蹈学院506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特别邀请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宋雪傲担任主讲,由音乐与舞蹈学院副院长崔雪花主持,学院党总支书记马丽娟、副院长沈丹、副处级辅导员王梁及学院师生共同参加。

 

 

 宋雪傲主任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曾多次参与全省非遗普查、调研和督导检查,对各级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带领非遗传承人参加全国大型非遗展览、宣传、调演等工作,有着非常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本次讲座从非遗的起源、现状、发展等三方面进行了讲述。2011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6年我省颁布了《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自此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我院师生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政策以及全国和我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所取得的相关成果。

 

截至目前,我省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536项,省级传承人594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42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1名,其中传统音乐7项、传统舞蹈1项,占比19%。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我省赫哲族伊玛堪和望奎皮影戏被列入其中。

  

一直以来,学院积极探索挖掘和整理非遗相关工作,主持参与完成了多项非遗研究项目,在非遗传承和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学院现有省级非遗项目朝鲜族长鼓舞传承人李红梅博士、由舞蹈系主任孙越团队以赫哲族文化为元素创作的舞蹈作品《乌苏里.鱼悦》,获得全省十佳作品奖并入选全国展演。

      

讲座结束后,学院教师与宋主任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对于教师们提出的项目研究方向、非遗传承人资格认定及义务、田野考察、资料搜集、口述采访、传统融合创新等方面都给出了指导性建议,为学院今后在非遗研究、教学、创新等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指导方向。

 

通过本次学术交流,我院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非遗的创新、发展、研究等方面有了新的思路,明确了学院科研及学科建设工作发展的方向,对我院非遗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今后,学院将与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深度合作,开展非遗进校园等活动,以传统+融合+创新的模式积极探索非遗研究工作,力争在高层次项目研究和高水平科研成果方面有所突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