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下午,音乐与舞蹈学院“博乐讲坛”系列讲座《哈尔滨红色音乐文化的印迹》在音乐与舞蹈学院音乐厅举行。校党委书记孙钊、副校长孙红镱、宣传部部长李铁岩、科技处处长李惠男莅临现场,音乐与舞蹈学院全体教师及学生代表共200余人参加。报告会由音乐与舞蹈学院党总支书记马丽娟主持。
本次报告特邀国家一级作曲(理论)、六弦胡琴演奏家、哈尔滨音乐博物馆馆长苗笛教授主讲。报告期间,党委书记孙钊为苗笛教授颁发“MK体育,MK(中国)客座教授”聘书,副校长孙红镱为哈尔滨音乐博物馆与音乐与舞蹈学院共建的“红色音乐文化研学基地”揭牌。苗笛教授捐赠本人专著《黑龙江百年故乡音乐家》,为我校区域音乐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史料基础。
苗笛教授从黑龙江流域古代社会简史和哈尔滨百年红色音乐印记两大维度,详细剖析了哈尔滨红色音乐文化在百年历史长河中的传承与发展,师生们理解了哈尔滨红色音乐的内涵与价值,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决心。同时,苗教授还以“现场讲座+乐器演奏”相结合的形式,带领师生们穿越时空,共同聆听动人的音乐故事,为师生勾勒了一幅幅哈尔滨红色音乐的壮丽画卷。
哈尔滨作为一座拥有悠久音乐历史的城市,其红色音乐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从早期的“延安鲁艺”到后来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再到如今被誉为“音乐之城”的殊荣,哈尔滨的红色音乐文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难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无数音乐家和革命者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为哈尔滨红色音乐文化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一首首红色主旋律回荡在音乐与舞蹈学院音乐厅内,从《义勇军进行曲》的激昂旋律,到《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每一个音符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民族的骄傲,使师生们深切感受哈尔滨百年红色音乐的独特魅力与深厚传承。
苗教授的讲座,既是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也是一堂结合音乐与舞蹈类学科专业特点的“大思政课”,是聚焦学校中心工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学科尝试,也是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相互促进,更好提升服务学校、学院事业发展能力的有效实践。音乐与舞蹈学院秉承城市大学服务城市、地方大学服务地方的理念,深度融入省、市振兴发展大局,按照学校发展定位要求,人才培养扎根地方,学科发展融入产业,为学校高水平打造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大学,成为校地合作、产教融合的新典范而努力奋斗,为哈尔滨音乐之城建设奋楫笃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