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烛成灰泪始干
——把毕生精力奉献教育事业的于非教授
于非教授生于1935年,1957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学院。1977年来我校工作,任中文系古代文学课程教师,1980年讲师,1982年副教授,1985年正教授。1995年退休。
于非教授在职期间,是我校第一届学科带头人。曾被评为市、省优秀教师,被聘为市、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复评委员。多次受黑龙江省教委指派为专家组成员,参与全省高校正职教授职称评定工作。
他曾荣获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教委组织的曾宪梓教育基金二等奖。受国家教委聘任主编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与卫星电视、成人自考教材三种六套,其中《中国古代文学教程》一套,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优秀奖。《中国古代文学》一套,被国家教委指定为全国自学考试所用教材。并参加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教学大纲审定、教材审定工作。
在教学工作中,于非教授先后出版了《昭明文选译注》(与北大、社科院诸人合著,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重点科研项目)、《古代风景散文译释》、《先秦诸子散文译释》(合著)、《历代赋译释》(合著六卷本)、《中国文字学》、《文体流变史》、《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大学》讲义等专业书籍多部。先后受聘于中央电大(当时称中国电视师范学院)为中国古代文学播讲顾问及主讲教授;中国民主同盟黑龙江省委,创办民盟省委职业培训大学,任校长、副校长;黑龙江省教委成人教育委员会,创办龙江职业技术学院,任校长、副校长。主抓全省在职中学教师岗位培训与学历达标。从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退休后,于非教授依然不忘传道授业解惑,义务为地方院校讲授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默默耕耘在教育沃土上。从1995年至1997年,他受聘于大庆教育信息中心为顾问。此中心后被国家教委改为全国教育信息中心,迁至北京。他随工作至京,并被任命为教育信息中心总编。1997年到1998年他无偿在龙江职业技术学院主抓全省在职中学教师培训学历达标考试扫尾工作,及自学考试补课古代文学主讲。从1998年至2008年在家无偿辅导各类学员(研究生、本科生、高考生、中考生、自考生等计百余名)古文、历史、政治、哲学等课程。从2000年至2003年又无偿受聘省社联主办龙江改革发展研究院教育研究所,任所长,坐班工作。2003年至2008年夏、秋两季无偿为中国佛教协会海口市孝廉文化图书馆讲国学。2007年到2009年无偿每周一次为哈师大附中文科老师讲国学。并写书有:读《四书》探讨孔子教育教学思想《大学讲义》一部、指导高考辅导书《古文法》一部、指导中学教师自修《先秦至六朝文体流变图解》一部。2006年高教出版社指定他主编修订《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教程》两套教材(全国普通高校研究生与本科生用书),并于2009年秋季出版。现在正在为哈师大附中讲授《礼记·中庸》。
于非老人就是这样一个用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孜孜不倦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毕生精力奉献教育事业的人。于非老人用他无私的精神和高尚的情怀,证明了老一代教育工作者的崇高的信仰与不懈的追求。(文/老干部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