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教”,全新的教学方式在云端逐步展开。这意味着,作为一个“技术菜鸟”和“直播新手”的专业课教师,对线上教学的准备,需要比平时付出更多。
文法学院法学专业的王卫老师,家有二个孩子上网课,对线上教学的忙乱焦灼已经深有体会。各种设备要不断调试,各大平台软件要不断熟悉,课程需要重新设计,再多的课前准备,依旧可预见前方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在等着我们。但是忙碌使人充实,困境让人进步,相信教师的努力会通过冰冷的屏幕,会使学生们感觉到温暖的传递。

初期建课,设计多元化教学预案
在疫情通知的早期就提前着手准备网络教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线上教学培训,加入学习交流群,认真浏览各个自主学习平台,摸索适合的直播教学方式,探索并落实更有效、更符合学生需求的“一课一案”。最终决定运用超星学习通和中国大学慕课作为学习资源平台,腾讯会议作为直播授课平台。为预防网络拥堵和卡顿,借助EV录屏软件,事先录制上课视频。
课前评估,完善课程教学设计
面向授课的3个年级4个专业的200多名学生,做疫情期间自主学习的问卷调查,及时总结和调整教学方案。建立课程微信群和QQ群,随时解答学生疑问并予以指导。沟通慕课资源和调整授课平台,筹备网课的前期测试,发布《自主学习任务书》,录制速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线上一堂课,线下一天功。虽然过程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但在学校、学院、平台技术人员等多方支持和同学们的理解下,课程的线上教学得以顺利开展,授课效果得到学生的高度认可。

跨越山河,教学传递给学生的,不是冰冷的屏幕和无所适从,而是更加用心打磨之后的学识和思想。面对危机,把握机遇,化危为机,也许我们一小步的尝试,就是多样化教学的一大步。疫情期间,有着太多太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的家国情怀,作为一线教师,能做到的就是守住教育的初心和本分,和学生一起不断进步。
寒冬总会过去,当我们历经了慈悲与感恩,真实与真诚,理性与边界,专业与常识,终将在春暖花开处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