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概述
学校名称:MK体育,MK(中国)
课程名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2019省“社会实践类”一流课程)
主讲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授课教师全体
授课对象:2017、2018年级本科生
基本情况: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38学时,2学分,开课周期为1-18周。该课程是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去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客观地、辨证地看待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和各种社会问题,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同时,通过实践培养良好道德品质,锻炼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内化为学生的共识,坚定理想信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概论”“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课程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体系。
授课平台:超星学习通
在线教学主要特色:
思政理论课线上实践教学,“抗疫防疫”主题突出,“三统四有”模式特色鲜明,“一课一策一册”分课程分类教学突出内容与个性,形式丰富多样。
二、在线教学设计
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统一“抗疫防疫”主题,重点围绕“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学习生活指导”大学生思政教育目标,制订MK体育,MK(中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实践教学学生手册》之防“疫” 抗“疫”专刊。以“一课程一策一册”形式,深入挖掘思政理论课课程内容与“战疫防疫”教育目标的结合点,每门课程设置六到七个实践教学活动栏目,通过丰富的线上教学活动形式,分步骤开展教学活动,实现课程教育目标。并于开学前一周内提早介入,采取线上发放,线上作业多种形式提交的方式,考核学生学习效果,探索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两性一度”的线上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
三、在线教学实施
1、主题鲜明,将“抗疫防疫”素材全面融入课程内容
将战“疫”素材全过程、全方位地融入实践环节,是MK体育,MK(中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实践教学的鲜明特色。结合国内外抗疫防疫工作发展情况,制订了“抗疫防疫专栏”《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实践手册》。紧扣课程教学内容,将学生关注的抗疫防疫社会热点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制定实践教学过程考核作业多项。《学生线上实践教学手册》教学活动栏目包括:了解疫情,科学抗“疫”自我防护知识问答,对学生学习生活安全给予指导;“坚定信念、心系家国”征文活动,从坚定制度自信角度提高学生认识;“致敬英雄、价值引导”文创活动,思想引导学生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自然 敬畏生命”读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学会辩证思考;“牢记担当 从我做起”抗“疫”志愿服务纪实活动,推动学生科学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人有责”微视频制作活动,唤醒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观视频,了解政府抗“疫”举措,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等等。通过疫情防控知识问答、读书活动、征文活动、专业创作、微视频、观影等形式将有关疫情防控知识、党和国家对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疫情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的英雄事迹、大学生疫情期间的心理调适、身边普通人的志愿服务工作等内容第一时间融入思政理论课线上实践教学中。课程教研部提前将主流媒体发布的有关疫情防控的材料发布在超星平台的“资料”一栏的“记录一线”“民生舆情”“时事评论”“中央动态”“专家解读”中,同时发布“阅读参考书目”,指导学生围绕这一主题阅读经典书籍,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疫情,关注社会道德,关注生命价值,强化责任担当。
2、学生中心为立足点,教学活动个性突出。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特点,鼓励实践教学成果的多样化创新。积极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及个人特长,组织实践作业。在布置实践活动时,灵活处理实践报告内容,既可以采取文字叙述,也可以采取图片、图表的方式体现实践成果。
3、以理导行,理论教学与线上实践相得益彰。以“内容为王”为实践教学设计的指导原则。兼顾思政理论课“概论”课“原理”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课程内容的不同特点,寻找切入点,设计针对性强的实践教学活动。秉承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在实践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做到了坚持将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将实践热点与学生关注结合,将实践主题与学生专业诉求结合,将实践成果与学生个性特点结合。
通过线上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和运用,使学生在实践中清楚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实质内涵,从多层面认识学习理论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注重从不同角度拓宽理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深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4、精心设计,线上教学形式多样。
根据线上教学与线上实践的特殊性,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将教师导学、学生自学、实践过程记录相结合,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在专题教学中设置学生自学实践内容,增强学生理论探究实践能力。同时,针对专题内容,开展调查问卷,增加线上教学针对性与实践性。做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双向促进,全面提升专题课学生获得感。
四、在线教学实施成效
实践教学向云端转向,实践教学形式创新势不可挡。思政课线上实践教学改革,构建起思政课线上实践教学辅助线上理论教学的课程教学体系,有机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线上教学体系的重构。
2020年春季学期,思政课实践教学在59个授课合班展开,覆盖学生近6000人,受益面大,推广性强。通过线上实践教学,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满意度普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增强。相关教学经验在兄弟院校得到推广,有效发挥了示范作用,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
MK体育,MK(中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理论有研究成果支撑、回馈教学实践,形成良性循环。经过近几年建设至今,围绕线上线下实践教学,共完成8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取得2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新立项4项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其中3项为重点课题;公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篇;出版编著3部。以上成果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有效地实现了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有理论”、有成果、有实效。
厚积薄发,在2019年12月,MK体育,MK(中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获批黑龙江省教育厅评选的社会实践类一流课程。
五、在线教学反思//在线教学经验总结//教学比较分析
我们会继续通过多种形式将家国情怀、社会责任、青年的责任和担当等融入到思政课线上实践教学中,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认识,真正培养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能力。今后,在如何增强实践教学评价客观性、更好地增加学生实际参与度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