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体育,MK(中国)工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认定与管理实施细则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14日 14:09

课程

类别

代码

实践课程名称

性质

学分

学时

周数

备 注

A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必修

1

18

9

第7或

第8学期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必修

1

18

9

B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必修

1

18

9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必修

1

18

9

第7或

第8学期

C

科技学术成果

任选

4

C1学科竞赛类

C2发表论文、作品、编著类

C3科技成果类

1-8学期

D

社会调查与公益劳动

D1青年志愿服务

D2公益劳动

D3社会调研

D4勤工助学

E

读书

E1阅读

F

职业资格与技能培训

F1职业资格

F2技能培训

F3行业培训

G

社团活动与社会工

G1社团活动

G2社会工作

H

文化艺术与身心发

H1讲座

H2文化艺术和素质拓展竞赛

I

思想政治与道德素

I1思想政治主体教育

I2道德修养

学分数

8

MK体育,MK(中国)工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实践课程学分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扎实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实施以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为重点,以特色活动为依托,以素质拓展学分认证为载体,以促进学生成人成才为着眼点的素质拓展计划,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学习评价机制。根据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结合我校实际,将大学生素质拓展要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特制定本办法。

素质拓展学分是指我校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结合专业理论学习、实践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要求,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独立或在教师指导下参与思想政治活动、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技术开发、学科竞赛、文学艺术创作、职业培训及其他社会实践,通过记录过程或者获得奖励、取得学术研究成果,经所在学院审核、认定,学校审批确认的学分。这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校大学生必修学分。

学校成立大学生素质拓展实践课程学分认证委员会,由教务处、宣传部、团委、学生处、科研处、思政部等部门和各学院组成,负责对学生素质拓展实践课程学分认证工作。各学院成立大学生素质拓展实践课程学分认证分委员会,组织素质拓展学分评定认证,并负责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素质拓展模块要求的课程类别,如实将学生获得的素质拓展学分计入学生成绩档案。

凡弄虚作假获得素质拓展学分者,一经发现,取消该项目的素质拓展学分,并根据《MK体育,MK(中国)学生管理规定(试行)》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二章 素质拓展实践课程学分计算标准

素质拓展实践课程学分认定范围主要是指人才培养方案中除专业课程学分之外的内容,涵盖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职业生涯规划、科技学术成果、社会调查与公益劳动、读书、职业资格与技能培训、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等九个方面。

A、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1. 创业基础课程(A1001),必修课,第七或第八学期开设,18学时1学分。

2. 创新创业训练课程(A1002),必修课,第八学期开设,18学时1学分。

3.学生获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A2001),素质拓展学分计算标准详见《MK体育,MK(中国)素质拓展实践课程学分认证项目学分分布表》。

B、职业生涯规划

1.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B1001),必修课,第1学年上学期开设,18学时1学分。

2. 《就业指导》(B2001),必修课,第七或第八学期开设,18学时1学分,由任课教师在教学系统中录入认定。

C、科技学术成果

1.学科竞赛类

(1)“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国家级奖(C1001)3-6学分、省部级奖(C1002)2-3学分、学校奖(C1003)1-2学分。以文件或获奖证书正式颁布所在学年为认定依据。由校团委依照相关文件,进行具体赛事的认定。

(2)由政府或全国性行业协会主办的各类大赛(含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音体美专业竞赛等):国家级奖(C1101)2-4学分、省部级奖(C1102)1-2学分、学校奖(C1103)0.5-1学分。以文件或获奖证书正式颁布所在学年为认定依据,由教务处进行具体赛事的认定。

2.论文、作品编著类

(1)论文(C2001):学生以独立或第一作者并署名MK体育,MK(中国),在正式刊物上全文发表的学术论文(含译文或作品),不少于3500字,按以下标准计算素质拓展学分,学生以第二、三作者署名的,素质拓展学分减半认定,其余位次不计。

①.被SCI、EI、ISTP收录的论文,每项计8学分;在《CSSCI源期刊指南》、《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CD源期刊指南》收录的期刊上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的译文或作品,每项计6学分;

②.在以上刊物之外的本科院校学报、省级或相当等级的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译文或作品,每篇计4学分。

(2)出版著作(C2002)按参编字数3万字以上、2万字以上、2万字以下分成三个等级,1-4学分。由学院评定小组进行具体认定。

(3)创造性成果(C2003):学生设计的产品、软件等创造性成果得到实际应用并与有关单位签订技术成果转让合同、获得转让经费并打入学校账户,由学校进行二次分配者。素质拓展学分计算标准详见《MK体育,MK(中国)素质拓展实践课程学分认证项目分布表》。

3.科技成果类

(1)成果奖(C3001):参与并承担研究任务,成果署名前3位且已结题或获奖的国家、省部级、市厅级成果,素质拓展学分计算标准为:

(一)国家级成果署名为第一、二、三位,分别计8、4、2学分;

(二)省部级成果署名为第一、二、三位,分别计4、2、1学分;

(三)市厅级成果署名为第一、二、三位,分别计2、1、0.5学分。

(四)上述成果的其他位次及参与者,分别计1、0.5、0.25学分

(2)学生取得专利者(C3002),素质拓展学分计算标准为:

①.发明专利署名为一、二、三位者,分别计8、6、4学分;

②.实用新型专利署名为一、二、三位者,分别计6、4、2学分;

③.外观设计专利署名为一、二、三位者,分别计4、2、1学分;

D、社会调查与公益劳动

1.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

该项目包括:学校志愿服务岗(D1001)、其它志愿服务(D1002)。

学校志愿服务岗,不少于20学时,1学分;其它志愿服务,不少于20学时,1学分。以参加学年相关证明为认定依据,由校团委参照《关于深入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意见》认定。以一天8个学时为计算标准。

2.公益劳动

劳动周(D2001),累计学时2周1学分。该项目采用毕业评定方式,由辅导员根据劳动相关记录在教学系统中录入认定。

3.社会调研实践活动

该项目包括:假期社会实践(D3001)、学习兼职实践(D3002)。

以参加学年相关组织证明为认定依据。由学院统一组织安排并备案的社会及学习兼职实践。假期社会实践,不少于20学时,1学分;学习兼职实践,不少于20学时,1学分。实践活动需填写登记表、联系表和调研报告等作为证明,由各系部评定小组进行具体认定。

4.勤工助学活动(D4001)

勤工助学活动是指学生在学院批准下,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的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服务及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和自立精神的各种活动。勤工助学素质拓展学分计算标准如下:

(1) 助理实验员:每学期30学时以上,获得1学分。优秀者可获得1.5学分。

(2) 技术服务超过50小时/学期,每学期可申请0.5学分,4年最多不超过1学分;

E读书(E1001)

从各系部提供的书录中,每学期至少阅读3本书籍,并手写读书笔记或读书心得等6篇以上,获得0.5学分,最高不超过3学分。每学期期末统一认定一次,不可夸学期累计。由个系部具体认定。见附件3

F职业资格与技能培训

1. 职业资格

学生取得与所学专业或就业密切相关的执业资格证书(F1001)、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F1002)等。素质拓展学分计算标准为:获执业资格证书者,计5学分,每获取一单科合格证记1学分;获高、中、初级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者,分别计3、2、1学分。认证标准见附件4。

2. 技能培训

该项目包括:外语(F2001)、计算机(F2002)。

学生获大学生英语四级、六级合格分数以上者分别计1、2学分。计算机国家二级及以上证书计1分。以获奖证书或证明颁发学年为认定依据,由教务办公室认定。

3. 行业培训

该项目包括:职业准入证书(F3001),行业培训(F3002)。

职业准入证书(教师资格证除外)、行业培训要有一周以上并取得证书,需提供相关证明(书)。职业准入证书,1学分;行业培训,1学分。由系部具体认定。

G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

1. 社团活动

该项目包括:学生工作(G1001)、社团工作(G1002)。

团学工作需提供聘书或相关证明,1学分;社团工作由校、院两级团组织及相关职能部门出具合格证明,1学分。由学生处、团委及各学院评定小组参照《MK体育,MK(中国)学分制社团一览表》进行具体认定。

2. 社会工作(G2001)

利用课余时间积极主动地参与各学院基础教学、教务管理、实验准备、学生工作及行政办公等实践活动,自觉遵守相关科室的管理规范,每30学时可获得1学分;表现优秀者,可获得1.5学分。每学期最多不超过1.5学分。服务活动需填写工学院社会工作服务卡、由各服务部门签字或名章为证明,具体考核内容由服务各部门认定。

E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

1.学术讲座(H1001)

学术讲座,1学分。参照《关于在校学生听“专家论坛”、“博士论坛”获取学分的规定》执行。班级出具证明,由学院评定小组进行具体认定。学生听取学术报告或讲座,一般情况下按每听取6场报告或讲座计1学分,听取报告或讲座学分认定,以工学院学术讲座记录卡为准。

2.代表学校参加政府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省级以上(含省级)的基本功比赛、文娱比赛、艺术设计作品评选、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及针对大学生的各类文学、艺术作品(影视作品)竞赛、多媒体课件比赛、社会实践报告评选,获得一、二、三等奖者,素质拓展学分计算标准为:

(1)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4、3、2学分(H2001);

(2)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3、2、1学分(H2002)。

(3)已经上报但未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参与者,分别计0.5学分(H2003)。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型艺术活动(如汇报演出、技能比赛等)(H2004),(参与者,0.5分/学年)承担组织、策划、领导工作且成绩突出者,每学年可获1学分;参加艺术活动,态度认真,较好完成相应任务者,每学年可获0.5学分。参加学分制艺术社团(话剧社、舞蹈团、合唱团等)(H2005),完成相应任务,(0.5分/学年)表现优秀者,每学年可获学分1分;参加学分制艺术社团,完成相应训练任务,成绩合格者,每学年可获学分0.5分。

F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

1.发表有关文章(I1001),参照“论文、作品编著类”素质拓展学分计算标准评定学分,但与其它不重复累加计算。

2.积极参加校、院、班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包括党、团组织活动、寝室公寓净化、美化等)(I1002),每学年0.5学分。由各学院学分认定分委员会认定。

3.见义勇为或从事社会救助工作受到表彰(I2001),需提供相关证明(书),由各学院学分认定分委员会具体认定。

4.学生个人评优评先(I2002)

该项目包括:国家级、省级、校级以及院级先进个人奖励。

依据学年中获得学生个人评优评先情况,国家级,4学分;省级,3学分;校级,1-2学分;院级,0.5学分。不同奖励可以累加计算,学生本人提供先进个人奖励证明(以文件为主),由各学院评定小组予以评定。

获奖等级以证书或文件原件为准,学术论文、译文或作品发表以正式刊物原件为准,专利以证书原件为准。在已记载素质拓展学分后再次获奖的项目,学分不重复计算。

学生参加多项学科竞赛或正式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有多项专利发明,所得素质拓展学分可以累计;同一竞赛项目、同一成果获多项奖励的,按获得的最高学分计算,不重复计分。

第三章 素质拓展实践课程学分的申报和管理

申报程序为:学生个人申报,学院审核、评定、公示、确认。主要环节包括:

1.学生个人申报:凡符合条件者,由学生本人填写《MK体育,MK(中国)学生素质拓展学分认定申请表》与有关证书原件和相关证明材料一起交所在学院。

2.班级预审:各个班级在学院素质拓展学分评定工作小组的指导下,做好预审、结果公示等工作。学生可通过网上素质拓展学分系统随时查询素质拓展学分信息。

3.申诉更正:对预审结果有异议的,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向学院素质拓展学分评定分委会提出申诉;由学院素质拓展学分评定分委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重新认定,并负责向学生做出必要的解释说明。

4.最终确认:学院素质拓展学分评定工作小组对学生的素质拓展学分进行最终评定。

各学院每学期第十周开始组织开展学生素质拓展学分的申报、认定工作。以学院为单位,将认定结果报教务处实践科汇总后,由学校素质拓展实践课程学分认证委员会统一核准。

学生毕业前,各学院按照专业、班级将学生素质拓展学分认定结果报教务处统一录入系统。

本办法自2013级学生开始实施。

本办法由工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实践课程学分认证委员会负责解释。

附件1

MK体育,MK(中国)素质拓展学分认证项目分布表

项目

项目

编号

内容

学分值

考核内容标准

评定方式

认定部门

备注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A1创

A1001

创业基础课程

1

第七或第八学期开设,18学时1学分(必修)

授课

A1002

创新创业训练课程

1

第七或第八学期开设,18学时1学分(必修)

以证书为准

A2创

A2001

大学生创新

创业训练

计划项目

1-4

国家级项目署名为第一、二、三位、参与者分别计4、3、2、1学分

以项目结项验收结果为准

0.5-3

省级项目署名为第一、二、三位、参与者分别计3、2、1、0.5学分

0.5-2

校级项目署名为第一、二、三位、参与者分别计2、1、0.5、0.5学分

职业生涯规划

B1职业

生涯

教育

B1001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1

第一学期上学期开设,18学1学分(必修)

授课

任课

教师

认定

录入

B2就业

教育

B2001

就业指导课程

1

第七或第八学期开设,18学时1学分(必修)

授课

科技学术成果

科技学术成果

C1

C1001

国家级

6

特等奖

以文件或获奖证书为准,同一获奖项目按最高标准享受,不同获奖项目可以累加计算

5

一等奖(金奖)

4

二等奖(银奖)

3

三等奖(铜奖)

C1002

省部级

3

特等奖、一等奖

2

二、三等奖

C1003

校级

2

一等奖

1

二、三等奖

C1101

国家级

4

一等奖

以文件或获奖证书为准(含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ACM、音体美专业竞赛等)。不同的奖项可以累加计算,音体美专业等同。

3

二等奖

2

三等奖

C1102

省部级

2

一等奖

1

二、三等奖

C1103

校级

1

一等奖

0.5

二、三等奖

C2论

C2001

发表论文/作品

8

被SCI、EI、ISTP收录

按照相应的评定标准认定刊物级别

6

在《CSSCI源期刊指南》、《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CD源期刊指南》收录的期刊上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的译文或作品.

4

本科院校学报、省级或相当等级的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译文或作品。

C2002

出版专著

4

独立或主编

按字数分成三个等级

1-3

参编

C2003

创造性成果

8

转让费30000元及以上

以学校专用账户到款为准

6

转让费10000元及以上

2

转让费5000元及以上

1

转让费2000元及以上

C3科

C3001

成果奖

8、4、2

国家级成果署名为一、二、三位

以证书为准

4、2、1

省部级成果署名为第一、二、三位

2、1、0.5

市厅级成果署名为第一、二、三位

1、0.5、0.25

上述成果的其他位次及参与者

C3002

专利申请

8、6、4

发明专利署名为一、二、三位者

以专利证书为准

6、4、2

实用新型专利署名为一、二、三位者

4、2、1

外观设计专利署名为一、二、三位者

社会调查与公益劳动

D1青

D1001

学校志愿服务岗

1

不少于20学时1学分

需提供班级或其他部门出具的证明

8

/

D1002

其它志愿服务

1

不少于20学时1学分

D2公益

劳动

D2001

劳动周

1

学时2周1学分

采用毕业评定,在教学系统中录入认定

D3社会调研

实践

活动

D3001

假期社会实践

1

不少于20学时1学分

实践活动需填写登记表、联系表和调研报告等作为证明

D3002

学习兼职实践

1

不少于20学时

D4勤

D4001

勤工助学

1-

1.5

助理实验师:每学期30学时以上,1学分,优秀者获1.5学分。

各学院提供勤工助学活动备案及动态管理材料

0.5

技术服务超过50小时/学期,每学期可申请0.5学分,4年做多不超过1学分

读书

E1001

阅读

2-4

从各系部提供的书录中,每学期至少阅读3本书籍,并手写读书笔记或读书心得等6篇以上,获得0.5学分,最高不超过3学分。

读书心得等书面材料

职业资格与技能培训

F1职业

资格

F1001

执业资格证书

5

每获取单科合格证计1学分

出具证书原件

F1002

职业资格/技能证书

3、2、1

获高、中、初级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者,分别记3、2、1学分

F2技

F2001

外语

1

获得大学生英语四级合格分数(其它语种参照执行)

以证书或成绩单为依据

2

获得大学生英语六级合格分数(非专业)(其它语种参照执行)

F2002

计算机

1

获得计算机国家二级考试合格

F3行

F3001

职业准入证书

1

职业准入证书(教师资格证除外)、行业培训要有一周以上并取得证书

F3002

行业培训

1

参加行业培训一周以上取得证书

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

G1社团

活动

G1001

学生工作

1

担任校、院、班级主要学生干部一年以上且考核合格

提供聘书或相关证明

学生处、团委及各学院评定小组

G1002

社团工作

1

参加社团活动不少于20小时(主要指:学校备案的学分制社团活动)

社团工作由校、院团组织及相关职能部门出具合格证明

G2社会

工作

G2001

社会工作

1-1.5

利用课余时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院基础教学事务、教务事务、实验事务、学生工作事务、办公事务等,优秀者得1.5学分

工工学院社会工作服务卡

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

H1学术

讲座

H1001

听讲座

1

按每听取6场报告或讲座记1学分。

工工学院讲座记录卡

H2文

H2001

国家级

4、3、2

一、二、三等奖

以文件或获奖证书为准,同一获奖项目按最高标准享受,不同获奖项目可以累加计算

H2002

省级

3、2、1

一、二、三等奖

H2003

校级

0.5

已经上报但未获奖的参与者

H2004

学校组织的大型艺术活动(如汇报演出、技能比赛等)

0.5-1

承担组织、策划、领导工作且成绩突出者可获1学分;参加艺术活动,态度认真,较好完成相应任务者,每学年可获0.5学分。

相关奖励证书或证明

H2005

学分制

艺术社团

0.5-1

完成相应任务者,每学年获0.5学分,表现优秀者每学年获1学分,四年累计不超过2学分。

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

I1思想

政治

主题

教育

I1001

发表文章

参照“论文、作品编著类”素质拓展学分计算标准给定学分。

I1002

集体活动

0.5

党团组织活动,教室、寝室净化、美化等

由学院认定并提供签到或其他记录证明。

I2道

I2001

见义勇为

1

见义勇为或从事社会救助工作受到表彰

需提供相关证明(书)

I2002

评优评先

4

国家级

不同奖励可以累加计算。学生本人提供奖励证明(以文件为主)

3

省级

1-2

校级

0.5

院级

附件2

MK体育,MK(中国)学分制社团一览表

序号

学分制社团名称

社团活动课程内容

依托专业

备注

1

儿童文学社

儿童文学名著赏析与研读

小学教育、学前教育

2

青葱剧社

戏剧实践与理论

汉语言文学

整合现有“慕友表演社团”、“人文学院话剧社”

3

学生环境保护协会

环境保护知识与理念教育

生物科学、地理科学

4

快乐学会

心理辅导课设计与实践、朋辈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

心理学、社会工作

整合现有“灵犀心理学社”

5

游走天下协会

旅游基本知识与实践

旅游管理

6

武术协会

武术与健身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7

推普协会

汉语普遍话口语训练

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

8

网友协会

网上冲浪与竞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

ACM协会

问题求解与程序设计

软件工程

10

诚中城规划协会

城市规划创意与理念

土木工程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11

数学建模研究会

数学建模

数学与应用数学

12

红楼梦研究学会

红学研究方法与现状

汉语言文学

13

走遍美国俱乐部

英语情景设计与对话

英语

整合现有“e时代外语俱乐部”、“动感英语沙龙社团”

14

现代教育技术协会

教学设计及

多媒体课件制作

综合

15

艺术团舞蹈队

舞蹈基础训练

音乐学、音乐表演

整合现有“街舞社团”

16

大学生合唱团

合唱

音乐学、音乐表演

17

美术协会

绘画实践与创作(油画、国画)

美术学

18

演讲辩论协会

演讲与辩论、朗诵艺术

综合

整合现有“校辩论协会”

19

金石印社

篆刻艺术

美术学

20

艺术团礼仪队

大学生礼仪

综合

21

电子协会

电子线路设计

电子信息工程

22

创美手工社

幼儿手工制作

学前教育

23

校科协

研究性学习

综合

24

书法协会

书法

汉语言文学、美术学

25

棋牌风云协会

围棋、象棋、桥牌

综合

26

百读不厌协会

经典阅读与欣赏

综合

27

大学生校园广播电视新闻中心

电视摄像技术与艺术、数字视频设计与制作、DV影像、影音作品鉴赏

综合

依托现有“校园广播台”、“无线调频广播台”、“大学生教育电视台”资源,由教务处、团委组建并管理运行

28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与研究

综合

整合现有“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协会”

29

漫雪动漫社团

动漫创作与表演

动画

30

爱心义教社团

教师教育爱心实践

教师教育类专业

原归属于小学教育专业

一寸免冠

照片

工学院社会工作服务卡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1

7

13

19

25

2

8

14

20

26

3

9

15

21

27

4

10

16

22

28

5

11

17

23

29

6

12

18

24

30

一寸免冠

照片

工学院学术讲座记录卡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序号

讲座题目

主讲人

组织部

门认定

日期

1

2

3

4

5

6

附件3

MK体育,MK(中国)工学院读书目录

序号

专业

书籍名称

出版社

备注

附件4

MK体育,MK(中国)工学院资格证书认证标准

序号

专业

证书名称

等级

认定学分

1

土木工程专业、城市地下空间专业

施工员

初级

1

2

土木工程专业、城市地下空间专业

安全员

初级

1

3

土木工程专业、城市地下空间专业

造价员

初级

1

4

土木工程专业、城市地下空间专业

材料员

初级

1

5

土木工程专业、城市地下空间专业

质检员

初级

1

6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助理电气工程师

初级

1

7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电气工程师

中级

2

8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助理电子工程师

初级

1

9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电子工程师

中级

2

10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ISO内审员

初级

1

1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

程序员

初级

1

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

网络管理员

初级

1

1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

多媒体应用技术员

初级

1

1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

软件测评师

中级

2

1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

软件设计师

中级

2

1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

网络工程师

中级

2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

多媒体应用设计师

中级

2

1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

中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