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力推进师德建设,全面提高师德水平,引导广大教师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师德师风建设意见。
一、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强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教师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是大力推进以德治校的重要举措。
2、加强师德建设是创建高水平有特色地方本科大学,加快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要完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任务,就必须拥有一支具备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这也是我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根本保证。
3、加强师德建设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高尚师德风范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学校教育和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挑战,因此,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加强师德建设是促进教风、带动学风,形成良好校风和育人环境的需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要以教师良好的教风带动学生的学风,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加强师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2、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才强校的观念,为广大教师工作、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环境,努力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
3、坚持从实际出发,关心、理解、体贴教师,将思想道德教育寓于做实事、办好事的实际工作中,在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中增强师德建设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4、坚持将师德规范落实到教师日常管理之中。将师德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三、教师师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1、坚定信念,乐于奉献。广大教师应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奉献来报效祖国。
2、爱岗敬业,忠于职守。高校教师要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关心国家、社会、学校的发展,热爱教育事业,把本职工作、个人理想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担当起传播知识,发展学术,代表社会良知的使命。
3、厚德励志,诚信和善。高校教师要有厚德载物的情怀,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善施教,谦和待人,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去感染学生,以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培养学生。
4、关爱学生,公正严明。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把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统一起来,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
5、为人师表,作风正派。广大教师应仪态端庄、举止大方、言行一致、服饰整洁,作风端正,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
6、遵纪守法,严谨治学。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在教学、科研及学术交流中,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严谨求实、精益求精。在科研工作中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在教学工作各环节反对敷衍马虎、降低标准、徇私舞弊等行为。
四、加强师德建设的途径
1、坚持理论学习。要求教师认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高等教育法》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规范。
2、强化师德教育。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等德育工作者师德教育专题培训,建立和完善新教师岗前师德教育制度。
3、加强师德宣传。定期开展师德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广泛宣传师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展现优秀教师的精神风貌。
4、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制度,建立师德考评制度,建立师德监督机制,完善师德奖励和惩处机制,严格考核管理。
五、加强师德建设的组织保障
1、要将教师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全校都要关心和支持师德工作,坚持团结鼓励、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大力宣传教师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事迹,为师德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要形成师德建设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调整、充实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组织部、宣传部、纪检监察处、学工部、人事处、教务处、评估督导处、科研处、工会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总体布署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检查、督促、指导工作。各二级学院(思政部)也要成立必要的工作机构,党政负责人要亲自抓师德建设,共同承担师德建设的工作责任。
3、要切实把师德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不定期开展以师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轮训,在此基础上,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学校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学校教代会和群团组织紧密配合,学生、家长和社会积极参与,形成加强和推进师德建设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