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日13:30,著名诗人、译者、批评家桑克受文法学院之邀来到我校,为文法学院的学生带来了一场关于诗歌的视听盛宴,带领同学们走进诗歌的丛林。
讲座伊始桑克老师首先做了个关于有多少同学写过诗歌,又有多少同学从未写过诗歌的现场小调查,现场掀起一阵小高潮,这个调查既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又吊足了大家对于诗歌创作的胃口。讲座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向大家介绍诗歌创作的原始方法就是从模仿开始。虽然模仿的东西不是原创,但是拙劣的原创不及高明的模仿。我们可以从模仿起步,注意诗歌的节奏。模仿过后要想在诗歌上有所作为,还是应该努力创作自己的东西,写出自己的风格。关于诗歌的内容,他淡到要写你最想说的话,最真实的内心深处的话,表达自己就是最好的内容。同时介绍了诗歌创作的一些技巧,并且以张爱玲的散文《公寓生活记趣》片段为例加以讲解,细致入微,浅显易懂,令大家印象深刻。
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好诗的标准。提出好诗的标准分为私人性标准和公共性标准。私人性标准即个人的喜好,即“我喜欢这首诗”。公共性标准则有文学史标准和其它标准,并重点介绍了奥登标准:一种被许多诗人认可的更高标准。结合国内外著名诗人的诗歌片段,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什么是奥登标准,如何使诗歌达到奥登标准。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我们如何鉴赏一首好诗,并提出了标准。以莱耳的作品《谈话》为例,与大家一起鉴赏好诗。还与大家分享了写作的四个戒律和写作的四个习惯。他谈到了每天创作练笔的重要性,同时对于题材和内容方面还应广泛涉猎。还强调了写作技巧的重要性,告诫诗歌创作者应具有不断地加强训练,不断创作,日日精进的诗歌精神。
讲座过后,文法学院龚宏院长首先代表文法学院对桑克老师的到来表示感谢。并表示桑克老师走进写作课堂为同学们带来了对诗歌创作与鉴赏的深层体会,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龚院长还深情地朗诵了一首桑克老师的新作,赢得了阵阵喝彩。
最后桑克老师与学生进行了互动。学生们带着对诗歌的喜爱与创作的渴望,提出了许多问题。桑克老师则热情、耐心地为听众解疑答惑。随后,几位同学饱含深情地朗诵了桑克老师的诗歌。此次讲座在与桑克老师的合影留念后圆满结束。




文法学院
2019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