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指导202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5月8日下午文法学院来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家一流课程实践基地学习实践教学课程的设计与建设经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黑龙江省教学名师、黑龙江省思政课教指委安慧玉教授为文法学院教师代表介绍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推广情况,并做题为《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思考与交流》专题讲座,周晓燕副院长主持交流会。
首先,安慧玉教授带领老师们参观了“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智慧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名师工作室及录播室、书法教室、实践档案室。安教授重点分享了学生课程实践档案建设与利用的经验,阐述了学生实践手册的在课程教学及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培养学生的的实践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教师们在观摩过程中赞叹课程团队的精心设计与高质量落实,纷纷表示深受启发、深受鼓舞,将在下一步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及课程形成性评价内容和形式上做出改进和提升。
接下来,安慧玉教授做题为《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思考与交流》的专题讲座。安教授从“国家一流课程”评审情况回顾、马院实践教学课程建设情况分享、未来课程建设的思考三方面进行了分享交流。安教授对2019年以来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情况进行介绍,强调了持续进行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分享了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课实践课程在课程设置、课程考核、内容优化、教学手段、组织管理、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在未来课程建设的思考中,安教授强调,实践课程设置要体现龙江区域特色,更要注重理论支撑。
交流分享会得到了与会教师们的热烈响应,大家不仅拓宽了老师们持续进行教学教育改革视野和思路,而且被安慧玉教授身上所传递的天道酬勤、厚积薄发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力量所深深鼓舞。

最后,周晓燕副院长做了总结发言。她表示,本次学习活动为文法学院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希望文法学院以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厘清实践教学课程建设诸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群策群力、久久为功,深化各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一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