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1下午15:20,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五号教学楼国学堂举办了2017年考研经验汇报交流会,参加此次交流会的有专业主任周晓燕博士、现当代文学教研室胡亭亭教授,古代文学教研室郑晓峰博士,2013级考研成功的同学代表,以及有志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低年级同学。




郑晓峰老师首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求学及工作经历,他结合真实感受总结了考研的几个要点:第一,一定要有清晰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知识。第二,要有恒心有毅力,只有坚持,才能够换来脱胎换骨的改变。
在汇报环节,八位同学分别介绍了各自的考研经验。
考取杭州师范大学现代文学专业的王振峰同学为大家介绍了选择学校、自我评估等的考研策略,他认为考研要目标专一,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和魄力,更要注意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崔凤昕同学主要向我们介绍了自己学习政治的方法,她认为持续做选择题,在刷题的过程中,也要看真题中的大题,学习参考答案中的采分点和答题技巧,不要把考研想的太可怕,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成功了一半。

跨专业考取贵州师范大学书法学专业刘黔同学回顾了他大学四年练习书法的心路历程,跨专业考研,知识学习与能力锻炼兼顾、实习与考研兼得,他付出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心血,但他依然谦虚地认为这一切都是幸运使然,在他身上,我们看见了坚持的力量。他用自身经历诠释了爱好在考研中的重要性。同时他也指出,适当锻炼身体、合理分配时间、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主动联系有用的资源也是非常必要的。

薛欣同学就考研择校择专业这个问题讲述了自己的经验,告诉我们要了解各校出题风格,找到适合自己的考试题,不要盲目从众。
杨庆聪、毕嫦珊、豁娟、梁欣然同学也就学校选取、专业选择、备考心态、课程复习经验及调剂录取等热门问题进行了介绍。




最后,胡亭亭老师和周晓燕老师分别对此次交流会做了总结。
胡亭亭老师概括出考研的三个要素:1.自知。要明白自己的优势劣势,能够准确定位。2.自觉。考研是一条艰苦的道路,要有超常的意志力和专注力。3.自信。无论我们天资如何,拼搏过努力过,没理由不相信自己。除此之外,还要提高情商,在与师哥师姐或老师交流沟通时,要注意方式方法。
周晓燕主任总结了2013级同学的成长与进步过程,表达了对他们的深切祝福,并对在场的低年级同学提出了殷切希望。

我们一生之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有四年时间是在大学度过的,相比高中阶段有更多的自我选择和自我设计,是悲观彷徨,还是积极进取全由我们自己来决定,我们在进行人生规划时,可能更多考虑的是我们的个人发展和家长的期盼,但“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的中国强。”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个好前程,那么我们的专业就会有个好势头,专业有了好势头,人文学科得到长足的发展,社会的文明程度就会得到提升,人民的知识素养就会得以提高,这对于国家而言不就是一种进步和发展吗?所以,我们也一定要通过刻苦学习,让自己的小宇宙爆发出来,为专业发展、学科发展、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我们所有同学胸怀大志,勇往直前,乘风破浪,造就新的辉煌。考研是成长的过程,只有经历过,才明白拼搏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