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介绍   |   党建工作   |   专业设置   |   教职风采   |   教学工作   |   科学研究   |   学生工作   |   下载专区   |   学校首页 
课程考核及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实施——汉语言文学专业集体备课纪实(二)
2022/06/15  点击: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6月2日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第二次集体教研活动如期开展。本次教研活动由毕丹丹老师主持,周晓燕院长、孙胜杰主任及专业全体教师参会。本次教研活动以“课程考核及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实施”为主题,邀请到各个教研室的四位老师为大家做了分享汇报。                          

    凌天松老师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以平时成绩设计为例”为汇报主题题,首先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的设计依据,然后以平时成绩设计为例,详细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核与评价的实施过程。凌老师在实践中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统计方法的多样以及学生能力的多维度发展,得到与会老师的一致认可与赞扬。                                                          

    张伟民老师聚焦“课程考核与评价建设中的平衡性“问题,他认为课程考核及评价体系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课程建设效果的重要手段。新文科建设强调综合性、跨越性,与之配套的课程考核及评价体系建设也需要相应加以调整。对待传统课程考核方式不宜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任何学科的发展和创新都要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记忆之上。与此同时,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创造活力的目标要求课程考核及评价要顺时而动,积极求变。新的考核及评价体系建设需要兼顾知识积累与创新精神的平衡,综合考量学生德、智、体的发展情况。                                                    

    李丽老师作为入职不久的新教师,从新文科视角下现代文学课程的思考谈起,她总结了《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特殊性质,认为我们在教学中要关注如何建构现代文学教学的“质感”。并根据目前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指出新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困惑与思考。  

    周晓燕院长介绍了省级一流课程——《古代汉语》在课程建设中有关评价体系构建的经验。《古代汉语》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包含过程评价及终结性考核两大方面。她强调,在过程评价的实施过程中,要做到考核目标力求一致,考核过程力求全面,考核形式力求多样,评价标准力求明确,评价反馈力求有效,评价主体力求多元。而终结性考核则要努力尝试高阶目标的引领。周晓燕院长的分享站位高、做法实,不仅阐述了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的顶层设计原理,而且为与会老师展示了详尽的实操步骤。  

    活动最后,孙胜杰主任对此次集体教研活动做了总结。她肯定了各位老师在课程考核与评价方面的努力与经验,称赞了大家对课程建设的钻研精神与无私付出。她强调,课程考核与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鉴定,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判,是建设一流课程的重要工作。而课程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日积月累的投入与合作,希望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再接再厉,一流课程建设有新的成果和突破。  

上一条:选择+努力+方法——邵波老师为我院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做2023年考研院校、专业课、英政复习讲座 下一条:文法学院2021届毕业论文开题工作圆满结束

关闭

通讯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 MK体育,MK(中国) 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