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牛志培,中共党员,教育学博士,副教授。1996年毕业于原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体育系,现为北京体育大学休闲体育教研室书记。1996年毕业分配到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校任教,2003年就读于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2009年就读于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2012年获得博士学位。2014年其教授的《户外运动基础》被认定为国家级视频精品课程,2015年获得北京体育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从一名专科毕业生开始,到中学的体育教师,再到中国第一体育高等学府北京体育大学户外运动教学的中坚力量,他用自己坚定的信心和踏实脚步成功的实现了身份的转变。

寄语:志存高远,厚积薄发,坚持信念,笃定前行。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让我们养成了在艰苦的条件下不断进取的品格,愿母校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再塑新的历史辉煌!
1996年的夏天,牛志培接到了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校的报到通知,就此展开了他的教师生涯。
一 爱岗敬业 踏实工作
我们任何一个人,一旦步入社会走上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成了我们工作生涯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无论你是何等职位;无论你的收入高低都是如此。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就像雄鹰向往蓝天,蜜蜂热爱鲜花!爱岗敬业就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立足本职,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时间抓牢。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万丈高楼,起于垒土”、“不善小事,何以成大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当下做起,从上班的第一天起,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考虑好每一堂课的内容,撰写好每一次的教案,制定好每一次的教学方法,安排好每一堂课的运动负荷,监控好每一堂课教学效果,记好每一次的课后小结,听好每一次课后学生的反馈。他深知,学习是提高认识的手段,是实践的前提和基础。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体现,而总结则是提升学习与积累经验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经验的积累,需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反复磨练的过程。认真分析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是非得失成败;梳理工作中的亲身感受、体会、感悟、启发,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方向,掌握和运用工作规律,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人民的教育事业,只有靠辛勤工作,才会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而平凡的生命也只有在爱岗敬业的实践中才能得到升华和完善。无数个平凡而踏实的日子创造出绚烂的人生;无数次坚持再坚持的工作,绽放出绚烂的鲜花,爱岗敬业,使平凡的事业变得更加伟大!
授课之余,在领导的支持下他在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组建了跳跃部业余训练队,利用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特长展开了他的业余训练工作。训练条件艰苦,没有训练场地,他就因地制宜在教学楼的拐角处训练;缺少训练器材的情况下,他就因陋就简,让木工师傅帮忙做了一个撑杆跳高的穴斗,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靠着个人的真诚在加上学生的喜爱,经过四年的努力他指导的学生成功获得哈尔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撑杆跳高的第一名和跳高项目的冠军,也正是这些成绩的取得,为他之后的路打开一条通路。
二 心思进取 机遇闪现
虽然在学校工作几年之后,得到当时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他还一直有个想法,这个想法就是:如何能让训练更有科学性和实效性,如何能让成绩提高得更快!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中国田径国家队的教练们来黑龙江讲学,他在听完北京体育学院的张英波教授分享的铁饼的投掷远度与旋转动量和旋转矢量的关系时,受到了巨大的震动,深刻意识到基层的深蹲杠铃练力量等落后的手段已经远不能适应现代田径运动的快速发展。那么,有什么办法去向这些科学家学习呢?能不能也到所有体育人心中的圣殿北京体育学院去向那些科学家请教呢?他知道不能等待机会,要自己创造机会。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一边努力学习训练学知识一边寻找去北京体育学院学习的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机会来了,校长破天荒同意他到北京去进修学习。人生本是一场奇异的旅行,遇见谁都是一个美丽的意外。有愿才会有缘,如果无愿,即使有缘的人,也会擦身而过。缘是天意,份在人为。怀着激动和梦想,他踏上了北上的火车,到了北京体院他开始了如饥似渴的求学,图书馆里他是常客,教授的工作室他的身影经常闪现,虽然知识的储备在短时间里有了迅速的增长,但是又有一件事情让他倍感惆怅,那就是北京体院的教授们告诉他要了解最前沿的理论就要看外文的文献,从那里获得最先进的知识。十几年没有碰过外语的他当即决定,报名新东方----学外语!人生,没有了进取,就如停滞不前的时钟,永远也不能找到正确的钟点。若只留恋过去的美景,或只陶醉于现实的风光,就永远不可以到达彼岸的天堂。假如一直停留在山脚下而不肯攀爬,那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激荡豪情从何而来?他知道人的一生犹如登一座山,只有不断地向上向前,才有可能是第一个看到日出,或是第一个成为比山峰还高的人。他废寝忘食的投入到了英文的学习之中,早上起来背单词,晚上去新东方上课,回到住处立即整理学习笔记,记不住怎么办?记不住他就一遍遍的在纸上默写强化记忆。经过几个月的学习,英语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正在意犹未尽的时候,学期结束了。还有很多知识想要继续学习的他无奈只好回到工作单位继续工作,可是他觉得自己运用英语的能力还是存在差距,他就利用暑假返回北京继续学习,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正是这段经历为他之后的考取博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生如戏,不努力就没有机会,努力进取就有希望。为了梦想,不停进取,去抓住成功的门环,就有可能叩响成功之门!命运全靠自己掌握!
三 坚持梦想 笃定前行
梦想,它会让你执着追求。梦想,它会让你勇敢面对。梦想,它会让你的坎坷化险为夷。梦想,它会激发你的潜力。梦想,它会让你走向成功的彼岸。梦想,它会让你播下希望的种子。梦想,它不会让你折断坚强的翅膀,它会在天空之中任你翱翔!
2003年的盛夏,他终于依靠自己的努力,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入学通知书。天更高了,海更宽了,这一切为他汲取知识的营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阅读国外文献的时候,看到欧美国家人们业余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凭着超前的意识和敏锐的思维,他成功地预见到在不久的将来户外运动的发展将会有无限广阔的空间。于是他又将主攻目标瞄准了户外运动,主动投身于户外运动的行列,亲身体验。那个时候很多人都说,户外运动这个活又苦又累,没有什么发展前景劝他不要再继续了。可是,他认定的事情就一定不会轻易的放弃,一个人在户外运动行业独自前行。机缘巧合,他有幸认识了中国横渡第一人张健先生,与张健先生交谈之后,更加坚定了他搞户外运动的决心。虽然户外运动十分辛苦,但是他却乐此不疲。似乎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也总是在考验着他的坚强。2006年硕士毕业了,那时候还没有几所学校认识到户外运动将会蓬勃发展,找工作十分不容易。怎么办?读个了硕士面临着马上就没有工作了,还坚持么?他告诫自己,决不能放弃,一定坚持到底!凭借自己的信心和不谢的努力,2006年底终于在北京体育大学建校50多年的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户外运动的字样,机会再一次眷顾了这个不言放弃的人。从学校的选修课开始,到户外运动专业课的开设,他都辛勤的工作着。事业蒸蒸日上之时,他又发现自己的知识还是不够用,还要继续学,又一个更大胆的想法产生了,考博继续深造。2009年终于又考取了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这就意味着他要一边工作一边读书,付出多于常人几倍的努力。“没有关系,人没有吃不了的苦,自己选择的方式自己就要坚持到底”他时常这样鼓励自己。2012年学校依托户外运动专项建立社会体育系,户外运动从一个专项变成了学科方向,大展拳脚的机会这回真的来了!经过了近十年的户外运动磨练,诸如:2011年历时10小时横渡新疆喀纳斯湖,2012年历时27小时皮划艇成功护航中苏界湖兴凯湖,2014年历时5天4夜97小时成功护游人类首次横渡台湾海峡等经验,为他的户外运动经历夯实了雄厚的基础,更增添了将户外运动进行到底的决心。多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让他迅速成长起来,2014年他讲授的《户外运动基础》一举被评定为国家级视频精品公开课程,这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户外运动已经进入的国家教育的层面,同时也标志着牛志培十几年的坚持终于结出了硕果。经过不断的积累,他现在已经出版专著一本,主编中国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训练大纲,参加编写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两部,参与省部级课题共计5项,发表各级各类文章20余篇,被中国青少年铁人三项青年集训队聘任为科研教练和北京广播电台聘为嘉宾主持,讲授安全户外,科学健身。为国家冬季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中国国家花样滑冰队、中国国家短道速滑队、中国国家冰壶队、中国国家U型池滑雪队、中国国家空中技巧队及中国棋牌中心国家队的世界冠军们进行团队智能的心理训练。这些成绩无一不是他坚定信念,努力进取的结果。
为自己选择的跑道去冲刺,也许很漫长,也许有阻碍,也许会跌倒;但是,坚定的信念会一直陪伴着你努力地飞快地奔跑。即使非常的辛苦,只要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再大的山、再阔的海都可以跨越,努力的奔跑,天空的那一边就不再遥远!
让我们扬起奋斗的风帆,吹响奋斗的号角,奏响奋斗的乐章,向前吧!去改写自己的命运,去创造自己的奇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