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下午,在MK体育,MK(中国)90周年校庆的欢乐气氛中,马克思主义学院隆重举行校友交流座谈会,欢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历届校友回家。座谈会在一号楼三中中厅举行,由孙芳书记主持,李景瞳副院长致欢迎辞。
本次交流座谈会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了庆祝学校90周年校庆而精心设计、长期准备并认真组织的一场活动。为了办好这次活动,李德刚副院长带队组织完成了校友名单梳理工作,多次往返学校档案馆,查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从1974年开办以来的历届毕业生的毕业信息表和录取三联单,将历届校友名单整理出来,并根据名单努力在各届毕业生中寻找联系方式,争取每届毕业生都能收到学校90周年校庆和学院邀请校友回家的信息。在认真梳理校友信息的基础上,为了办好这场座谈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广泛收集办学历史和校友资料,发动退休老教师和老领导,多方联系历届校友,老师们承担了各项具体的接待任务,分别对接联系各届校友,还组织在校学生参与到接待工作中来,营造了浓厚的校庆氛围。
一切准备就绪。13日下午,激动人心的团聚时刻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年近九旬的荣休老教师刘英民教授、李幼怀教授,1977届在哈尔滨生活的6位老校友,以及其他多届校友陆续前来,党委副书记李娜来到马克思主义学院问候校友和师生,原政法学院院长和党总支书记、科技处处长李惠男专程赶来参加座谈会,三楼中厅能容纳80人的空间里高朋满座,欢声笑语不断。校友们彼此寻找着自己的老师、同学、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互送衷肠,倾诉着自己的问候和祝福。
座谈会开始后,李景瞳副院长向校友和老领导们介绍了学院的办学发展历程和总体情况,随后在校学生为校友和老教师们敬献鲜花和佩戴校庆纪念章。接着,刘英民教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一位主任讲话,他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历史沿革开始,讲到了专业的师资情况、学生情况、办学条件,以及期间发生的一些插曲故事,李幼怀老师对政治专业初期的办学信息做了补充。校友代表温明远、王晓东、张馨元、张铁成、韩雪霜、朱征询、李鸿嘉、王志会、李成运、张婷、赵栩冰依次发言,他们回忆了自己的校园生活,感念在校期间打下扎实专业基础为他们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充分表达了对母校的眷恋和对老师的感恩之情,还表达了回馈母校的愿望。远在外地的校友代表也发来视频,表达了自己的激动和感恩心情。这些校友跨越了上个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新世纪的20多年,从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届校友,到2021届毕业生,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他们的发言饱含深情,真挚热烈,充满了对母校的关心眷恋和美好期待,让在场所有人都深受触动。倪嘉波老师、陈晓利教授分别代表辅导员和学院现任教师发言,表达了老师对校友的问候和祝福。最后,学院的在校学生代表现场为校友们献歌一曲,座谈会在歌声中落幕。座谈会加深了校友和母校之间的感情,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也加强了彼此的联系。校友们用“回家看看”的行动印证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办学历史,也激励着在校的教师和学生们。
通过这次校庆,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切感受到50多年来我们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校友,有学术上造诣深厚的著名学者和大学教师,有扎根基础教育的出色管理者和众多优秀教师,有一批从政的优秀公务员,有创业成功的企业家。他们是学校最宝贵的社会资源,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骄傲。我们将以校庆为契机,不断加强与历届校友的联系,继续做好校友工作,让马克思主义学院永远成为校友们温暖的家。我们更加有信心有决心办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校友们的期待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