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持续深化“党课开讲啦”活动,7月1日下午,MK体育,MK(中国)第二届“党课开讲啦”微党课大赛决赛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智慧思政实践教学基地顺利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李娜,市党员教育中心党员教育处处长刘霏,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纪委办公室、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校团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代表出席本次比赛。

校党委副书记李娜致辞
党委副书记李娜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党委向本次微党课大赛的举办表示祝贺,向全体师生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
她指出,党课教育是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党组织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微党课是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见微知著,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转化为个人的实际行动。开展微党课大赛,就是要通过“小切口、大格局、正能量、易传播”的微党课形式,让广大师生党员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理想信念,能够在深入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上示范带头,引领全校广大师生切实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推动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为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李娜强调,要在提高微党课立意、形式、技巧上下功夫。要注重“以小见大”、与时俱进,善于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新视角回应新需求。要善于结合重大历史事件、重要时间节点,选择能引发党员共鸣的党课主题,以师生关心、关注、关切的新时代问题和现实需要为切入点,让微党课真正实现“既叫好又叫座”,产生余音绕梁的效果,引发党员师生的思想共鸣和情感共鸣。要善于通过小故事、小案例将高深厚重的大政策、大方针、大道理讲通讲透讲薄,要善于挖掘身边事、身边人,不断增强党课的形象性、生动性,真正让校园里每天发生的“小事件”成为师生理解党的创新理论这一“大道理”的现实注脚。要积极探索开放、综合、生动的党课教育方式,善于从优秀传统历史文化中、从党员日常工作中挖掘素材,打破职务、岗位、资历限制,推动形成“人人当老师、个个做学员、相互为听众”的生动局面,切实以入脑入心的实际效果,让微党课发挥出大作用来。要不断加强自身思想政治建设,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的重要环节,只有自身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引领学生,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通过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把握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导向,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希望参赛教师通过大赛学习、交流、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本次大赛经各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组织初赛、复赛评审,共有12名党员教师脱颖而出晋级决赛。



比赛现场,参赛教师结合自身学习和各学院工作实际,从“小切口”引出“大主题”,用“小故事”讲明“大道理”,以“微视角”展现“大情怀”,充分运用PPT、视频等形式,回顾百年党史,讲述身边榜样,阐释红色精神,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为大家带来了一场见“微”知著、寓理于情的党课“盛宴”,引发在场党员的强烈共鸣和阵阵掌声。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孙芳点评

党委组织部副处级专职组织员陈晨主持
比赛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孙芳对本次微党课进行精彩点评,在充分肯定参赛教师们良好表现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并结合党课内容、选题、形式等,分享了如何上好党课的经验。

一等奖获得者潘昊鑫、顾博

二等奖获得者高晶、董佳欣、王笑悦、金玉宝

三等奖获得者黄莹、王樱凝、谢家斌、王永红、马娜、路遥
经过激烈角逐和严格评审,体育学院潘昊鑫、马克思主义学院顾博获得一等奖,经济管理学院高晶、教师教育学院董佳欣、外国语学院王笑悦、食品工程学院金玉宝获得二等奖,文法学院黄莹、地理与旅游学院王樱凝、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谢家斌、信息工程学院王永红、音乐与舞蹈学院马娜、艺术与设计学院路遥获得三等奖。
此次微党课比赛,旨在引领全校党员师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巩固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学校党委将进一步用好现有优秀党课资源,通过以赛促学、以讲促学、以学促行、以行践学,进一步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持续深化“党课开讲啦”活动,推动各级党组织把讲党课、上党课融入日常,激发广大党员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奋力书写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