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自2016年9月成立以来,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开展相关活动,具体总结如下:
一、依托科研机构,开展理论研究与宣讲,服务地方社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汇集全校资源及相关科研力量基础上成立的“一中心、两基地”稳步开展相关理论研究与对外合作工作,服务地方社会发展。
2016年12月21日,市纪委监察局主办,MK体育,MK(中国)纪检监察室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哈尔滨市党风廉洁建设理论研究基地”正式成立。2017年4月14日,哈尔滨市委统战部、哈尔滨市民宗局主办,MK体育,MK(中国)党委宣传统战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哈尔滨市民族宗教工作研究培训基地”正式成立。依托以上两个“基地”,充分发挥市属本科高校智库作用,切实加快工作研究步伐,为哈尔滨市党风廉洁建设理论研究、民族宗教工作理论研究与教育培训,提供智力支持,为哈尔滨市振兴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17年11月10日,“MK体育,MK(中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正式成立,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理论宣讲等工作,推出一批高质量、有深度、有分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及时将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和政府决策参考,做好“三进”工作,强化咨政育人作用,不断开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以上“一中心两基地”均获批MK体育,MK(中国)校重点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学院大力支持各科研机构积极推进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共建工作,以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成果服务地方社会发展。
一是依托“哈尔滨市党风廉政建设理论研究基地”积极开展理论研究与社会服务工作。一方面,努力推进“黑龙江省廉政文化学术交流基地”申报工作;另一方面,于2018年10月与哈尔滨市纪委监委合作立项《哈尔滨市政治生态建设研究》横向课题研究,为其设计哈尔滨市政治生态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并将于2019年初编写印发哈尔滨市政治生态建设情况白皮书。
二是依托“哈尔滨市民族宗教工作研究培训基地”积极开展理论研究与培训工作。从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共举办了三次“哈尔滨市宗教教职人员理论培训暨十九大精神和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培训”,年底还将进行两次;与哈尔滨市委统战部合作立项《哈尔滨市宗教情况调查与研究》横向课题研究,组织相关科研人员与市委统战部人员共赴下级区县进行社会调研,为课题研究搜集资料,整理形成研究成果,发表理论文章1篇,获省艺术规划一等奖1项。
二、依托学生社团,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学院附小德育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学院附小进行以“传承红色基因,强化学风建设”为主题的合作调研活动,形成了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服务附小德育工作的意向,。
一方面,为学院附小教师进行师德师风专题讲座和交流研讨,加强附小教师德育工作水平。2018年11月20日下午,MK体育,MK(中国)附属小学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师德讲堂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宋阔副院长为附小教师做了题为《以爱读心,潜心育人》的师德师风教育专题讲座。由此,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附小共同举办的“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服务附小德育工作”系列合作共建教育活动悄然开展。此次讲座同时作为附小师德师风大讨论系列活动,由附小主管德育工作的张学民校长主持,全体附小教师参加。
另一方面,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爱微益”学生社团公益活动,与附小主管德育工作校领导确立了“送红色经典故事进附小”的主题系列德育实践活动。2018年12月26日,学院党总支书记姜秀英教授、爱微益社团负责人王彩霞老师带领9名爱微益社团志愿者送宣讲进复旦路小学,复旦路小学4年级共190多名小学生接受了红色教育的思想洗礼,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此次活动由15级同学任晓雨主讲,以“伟人毛泽东”为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出发点,根据小学生的成长特点,立足实际,结合党史、国史、爱国主义等核心内容,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近毛泽东,深入而全面的了解毛泽东的历史功绩,积极引导广大学生传承革命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三、加强与教育实习基地的联系,推进深入的产教融合
学院领导定期进行教育实习基地考察与联系,实地深入了解与督查,教育实习有条不紊进行,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实见习能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师范人才培养方面的扎实基础,从实见习学校需求出发,针对中学思政课教师职业要求培养本专业学生。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9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