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顾彬,MK体育,MK(中国)200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现就职于哈尔滨市巴彦县第三高级中学,任职政治教师兼任班主任工作,备课组组长。2015年在哈尔滨市教育系统“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荣获“身边好老师”的荣誉称号。2015年哈尔滨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我身边的好老师》“名优教师、校长展播”专访人物。2016年在哈尔滨市教育系统“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荣获“最美班主任”称号。
寄语: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这是一种怎样的胸襟和气度,这样的老师有怎样的学识和人格,当自己的学生英才辈出的时候,将是何等的幸福和快乐呢!带着这种憧憬和向往他踏上了人生的征程――三尺讲台。
心系家国,甘于奉献
2005年时,团中央正大规模的积极组织“西部计划”青年志愿者活动。鼓励广大的有志青年到西部去、到基层去。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踊跃报名,在学校深入细致地遴选下,最终被派往巴彦县参与“黑龙江省远程教育活动”。志愿服务期间,他兼任乡政府的团委副书记、组织干事、综治干事,参与了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的一系列活动。八月恰逢洪涝灾害,他在乡党委、乡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积极投入一线抗灾救助活动;同年又参与组织了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基层工作表现优异,获得了服务地、县团委以及县组织部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业务精湛、硕果累累、桃李芬芳
2007年7月,他参加了巴彦县高中教师选拔活动,并以综合成绩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县教育局聘用,从此开始了他的教育工作生涯。
参加教育工作以来他一直以育人为根本,以对教育事业无比的热爱与真诚,默默地奋斗着。进入巴彦县第三高级中学后,他不断进取、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经过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他心中牢记一个原则:“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都精心设计。平日里潜心钻研教材,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还广泛涉猎各学科知识,提高知识的存储量,以便更好地用于教学,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同时还继续钻研教学教育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等业务水平。他教学风格灵活多变、诙谐幽默,极具亲和力,引经据典、结合时政深受学生爱戴。经过努力所教学科成绩优异,所带学生名列前茅,在2011年、2014年高考中所教授学科平均分位列第一名。在他的辛勤努力下多次获得市县级优质课、引领课一等奖;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教学论文以及科研论文一等奖……。
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教师工作方法日新月异地创新着,让教师工作成为了一门实实在在的艺术。幼苗需要雨露的呵护,学生需要爱的相助,“爱”在创新的年代里仍然是一面旗帜。于是,他一直努力营造并让所有的学生都感受到,学校就是他们的家,老师们就是他们的父母。尽量用爱心从理解的角度去和学生交流沟通,给予学生更多的是鼓励、支持、帮助,让学生在“爱”中得到满足和教育。
2009年他第一次担任班主任工作,而且是从高二开始接手一个重新组建的文科班班主任,面对70人的班集体,管理是个大问题。他心中一直坚信严师出高徒,于是对学生进行严加管理、严防死守。同时,他全身心地关注、关心、关爱学生,用“爱”赢得了学生的理解与支持。他注重团结,着力打造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学习方面强调团队协作,鼓励说服学生以优带劣。他面向全体学生展开教育,打造了一个团结勇敢、积极乐观、勇于开拓、勇于进取、“向学、向上、向善”的极具凝聚力的班集体。
初次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他本就经验不足,需要多付出更多心血。初为人父,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让他疲惫不堪。但是,他没有因此而放松过一时一刻。他每天的工作都可以用披星戴月来形容,即使再累他都要最大限度的挤出时间深入班级,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与学生沟通解决。积极地参与每一项能够与学生建立起良好关系的活动,班会上、团活里、劳动中、运动场上……,每个夜晚当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时,还担心自己的学生能不能够安心的学习,甚至多次在途中折返。“路遥知马力”,学生们被他的敬业精神所感动,被他无私的爱所感化。学生们不是简单的把他看成是班主任,而是把他看成是自己的亲人,他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熔铸在了学生的生命里。在校刊发表的一篇文章《彬哥,我们心中的一首歌!》中曾这样描述着:
高中三载,几许尘埃,谁年轻活力的双鬓因我们而先衰!
日日课堂,题题精讲,谁用白色的粉笔描绘出我们多彩的梦想!
一模落地,满眼惆怅,谁充满鼓励的话语在我们耳中飘荡!
四节晚课,早以无车,谁毫无怨言的冒着寒风往家独自的走着!
骨肉生病,不及照料,谁忍痛割爱一无反顾的来到学校!
欢声笑语,打成一片,谁兄弟式的感情一天未变!
爱班爱生,无怨无悔,谁为我们着急伤心而留下泪水!
他,就是我们的彬哥,我们心中的一首歌!
那些年他带的班级学生情况极其复杂,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现不尽如人意,学习成绩差,即所谓的“后进生”。他认为,作为人民教师,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都会让他难过一辈子,一辈子都将会受到良心上的谴责。对于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关爱“后进生”,不抛弃、不放弃。
2009级一位男学生,叛逆、个性,好说笑打闹,经常缺勤逃课,成绩比较差,成为了所有老师以及学生头痛的人。为了转化这名学生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个学生软硬不吃,而且极富抵触情绪,经过一段时间的说教以及与家长的协作都没能收到成效。家长很无奈,初为班任的他也有些束手无策。后来经过细心观察,他发现这个学生比较聪明,爱与同学辩论、谈天说地,知识掌握比较杂。于是,他投其所好深入研究这名学生关注的一些东西,经常找机会与其探讨,不谈学习、纪律。同时,也做好其他学生的工作,团结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生经常有事没事主动找他探讨,那种叛逆感逐渐消失,开始认同他的一些观点,经过他们共同的努力该生进步显著,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班级排名也由最初的六十多名提至第六名,远远的高出了本科线,远远超出了大家的预期。
在对学生的教育中他始终用欣赏的目光看待他们,尽力去发现他们身上可贵的东西。2011级一位男学生,入学成绩不高,但是军训中给老师和全体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极其富有管理能力,被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推选为班长,他也给这名同学提供了充分锻炼的机会。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该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管理能力不断得到提升,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很多同学都在这个班级里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他与同学们的感情也逐步加深,在班级管理中死看死守的方式已经被他淡化了。
2011级有位女生,入学成绩相当优异。可是,高一期末这个学生开始显得烦躁、易怒,经常走神,渐渐地远离了老师和同学,成绩也一落千丈。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多次与这名学生谈话。后来得知,是因为父母闹离婚影响了她。刚刚谈过,学生有所转变。可是,在其他课堂上与老师发生了口角,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拾。处于叛逆期的学生谁也无法猜测他们的想法,无法推测他们的行为。这给他的工作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挑战,太柔和了不管用,太刚直了又适得其反 ……。但是,他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她。就在大家认为她无药可救的时候,他用持之以恒的精神、坚定的信念与关爱唤醒了她。他把学生叫出来聊天,聊了许多自己的经历,她开始把他当作可以信赖的人。他在她犯错误的时候不是责罚而是支持与帮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了他的良苦用心,重拾自信,在高二下学期的时候奋起直追。最终,以优异地成绩考取了重庆师范大学。
正是孜孜不倦的努力,他所带的班级在各方面活动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受到学校的表彰和奖励。2014级所带班级还获得了2015~2016学年度县级先进班集体的光荣称号。在2011年高考中取得了骄人的战绩,状元、探花收至囊下,高考平均分由最初的最后一名提升至第二名,升学率达90%以上。在2014年高考中总平均第一名,勇夺前四名的桂冠。这些成绩和荣誉就是学生对他的爱的回报,这些成绩就是各级领导和社会对他工作的肯定。现在2014级的高三备考中更是包揽学年前十名的硕果。
辛勤耕耘,再接再厉
十年如一日地辛勤耕耘铸就了他,十年如一日地艰辛努力锻造了他。学生在成长,他也在进步。2015年4月6日新晚报记者杨茉以《哈尔滨一“80后”教师用爱让叛逆学生重拾阳光》为题,讲述了他的故事;同年5月末接受了由哈尔滨市教育局和哈尔滨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联合推出的《我身边的好老师》“名优教师、校长展播”记者的专访。2015年6月5日,《哈尔滨新闻》(新闻:我身边的好老师)播出《顾彬:80后班主任,以平凡演绎精彩》;同年6月他给最美教师张丽莉写了信,并得到了对方的亲笔祝福;9月他在哈尔滨市教育系统“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荣获“身边好老师”荣誉称号。2016年11月在哈尔滨市教育系统“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荣获“最美班主任”称号。
无论做哪一项工作他都脚踏实地、尽心尽责,都是高标准、严要求,每一项工作都是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他十年如一日,默默地耕耘着、无私地奉献着、孜孜地追求着,用自己的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