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符合社会和食品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具备食品科学、食品分析检测、食品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实验技能,能在食品工业生产、食品卫生和监督管理等部门从事食品分析检测、质量管理、执法监督、安全评价、企业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后五年左右预期:具备独立开展食品生产、流通及消费领域的分析检测、安全评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及企业管理的能力,具备制定食品企业相关标准、法律法规的能力。
上述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食品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掌握食品科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分析化学、微生物学以及公共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掌握食品分析检测的原理与技术;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悉国际国内食品标准与法规。
(2)具有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评价、控制、溯源预警、标准和法规制定、认证、监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3)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承担并解决食品质量与安全及其相关领域的产品开发、工艺设计、设备选型、生产管理和品质控制等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4)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与文化素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5)具有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备有效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执行能力,具有宽阔视野,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毕业要求
(一)毕业要求及其指标分解点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20版,试行)》和《MK体育,MK(中国)关于修订2020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并结合本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办学特色,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制定了明确的、公开的、可衡量的毕业要求,通过专业课程、实习和实践等环节,使毕业生能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具体毕业要求及其指标分解点见表2-1。
表2-1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毕业要求及其指标分解点
毕业要求 | 指标分解点 |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化学分析与检测和高分子材料方面的工程问题。 | 1.1掌握高等数学与大学物理方面知识、思想和学习方法;掌握化工原理、物理化学等专业核心基础知识。 |
1.2具有数学建模和求解能力;具有处理化学工程问题的基本工程能力。 |
1.3能够将工程和专业知识用于物料分析检测、前处理过程的方法设计、控制和改进中,能够解决化学分析检测与高分子材料加工领域中的工程问题。 |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 能够应用数理科学、化学分析与检测和高分子材料的基本原理,结合文献,分析、判断复杂化学实验问题。 | 2.1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复杂的化学问题。 |
2.2能够通过查阅、分析文献认识到解决问题的多途径并找到关键问题。 |
2.3能运用化学基本原理分析化学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能够分析识别和判断复杂化学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以获得有效结论。 |
毕业要求3:设计解决方案 能够提出解决复杂检测问题的方案,设计满足需求的检测方法与流程,并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环境、社会、健康、安全等因素。 | 3.1掌握化学分析检测与高分子材料加工监管领域的相关技术规范、标准以及管理条例。 |
3.2具备依照标准与规范设计解决实验方案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具备论证解决方案的可行性的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的能力。 |
3.3能够应用化学分析与检测、高分子材料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基于相关背景评价方案对经济、安全、健康、法律的影响设计合理解决方案。 |
毕业要求4:科学研究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化学分析与检测和高分子材料加工领域的复杂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结果。 | 4.1掌握化学分析与检测和高分子材料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化学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
4.2具备设计多种实验方案和分析筛选能力。能够根据所选课题,独立完成实验方案的初步设计和实验研究。 |
4.3能够基于相关实验,准确获取、分析实验数据,并将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及处理。 |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 能够针对化学分析与检测和高分子材料加工领域的复杂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互联网资源、现代测试技术。 | 5.1掌握计算机语言、各种化学软件等现代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前沿实验仪器设备和先进的分析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 |
5.2具有检测材料、食品、药品等的专业能力,具有开发与使用恰当的技术工具合成分析计算高分子材料的能力,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
5.3能够采用正确的试验方法并选择合适的现代工具,检测、分析物质特性或合成、鉴定相关产品。 |
毕业要求6: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检测方法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6.1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熟悉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 |
6.2能针对实际的分析检测项目、实验项目提出污染物处理方案和安全防范措施评价。 |
6.3能够判断项目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损害的隐患。 |
毕业要求7:职业规范 具有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履行相关责任。 | 7.1具有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化学实验、实践过程中理解并遵守化学科学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
7.2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国家利益,具有社会进步的责任感。 |
7.3理解科学实验工作的核心理念,了解化学科研人员的职业性质和责任,自觉遵守职业规范,具有法律意识。 |
毕业要求8:个人和团队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 8.1能与其他学科的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 |
8.2能够在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 |
8.3能够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 |
毕业要求9:沟通 能够就化学分析与检测和高分子材料加工领域的复杂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 9.1能就专业问题,以口头、文稿、图表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回应质疑,理解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
9.2了解专业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
9.3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就专业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
毕业要求10:终生学习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10.1认同终身教育和持续教育理念,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 |
10.2掌握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与方法途径,适应现代技术的发展,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分析检测领域新技术发展的能力。 |
10.3能够针对个人资质特点和职业发展需求,采用合适的方法,自主学习。 |
(二)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矩阵
表2-2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支撑的矩阵图
毕业要求 | 培养 目标 1 | 培养 目标 2 | 培养 目标 3 | 培养 目标 4 | 培养 目标 5 |
1.工程知识 | √ |
| √ | √ |
|
2.问题分析 | √ | √ |
|
|
|
3.设计解决方案 |
|
| √ |
|
|
4.研究 | √ |
|
| √ |
|
5.使用现代工具 | √ | √ | √ |
|
|
6.工程与社会 |
|
| √ | √ | √ |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
| √ |
|
|
|
8.职业规范 |
|
|
|
| √ |
9.个人和团体 |
|
|
| √ | √ |
10.沟通 |
|
|
| √ | √ |
11.项目管理 |
| √ |
| √ | √ |
12.终身学习 | √ |
|
|
| √ |
三、专业核心课程及特色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分析、食品营养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安全与卫生学、食品添加剂、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食品工艺学、食品机械与设备等。
专业特色课程:食品仪器分析检测技术、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机械与设备、绿色食品管理与生产技术等。
四、修业说明及授予学位
(一)学制
本专业基本学制四年,学习年限4-8年。包含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等环节,以及认知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
(二)毕业学分与学位授予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177学分方准毕业。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9学分,占比27.7%;专业教育课程75学分,占比42.4%;实践教学课程53学分,占比29.9%。符合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根据《MK体育,MK(中国)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表5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分配 | 学分 | 备注 |
实验学时 | 实践周数 |
课内实践教学 | 食品加工实训 |
| 3 | 3 |
|
食品掺伪检验实训 |
| 1 | 1 |
食品安全检测综合实训 |
| 2 | 2 |
食品质量分析综合实训 |
| 3 | 3 |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Ⅱ | 18 |
| 1 |
课外实践教学 | 集中实践 | 军事训练 |
| 2 | 2 |
专业感知 |
| 1 | 1 |
专业调研 |
| 1 | 1 |
学年论文 |
| 1 | 1 |
专业实习 |
| 16 | 16 |
食品工厂设计 |
| 1 | 1 |
金工实习 |
| 1 | 1 |
毕业论文(设计) |
| 12 | 8 |
第二课堂育人实践 (创新创业实践) | 详见《MK体育,MK(中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 | 8 |
|
合 计 | 18 | 44 | 53 |
|
六、课程体系
(一)各类课程学分、学时比例
表6-1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
课程类别 | 学时学分及比例 |
学时 | 占总学时比例 | 小计 | 学分 | 占总学分比例 | 小计 |
通识教育课程模块 | 通识教育必修课 | 824 | 35.1% | 952学时 占比40.6% | 41 | 23.2% | 49学分 占比27.7% |
通识教育选修课 | 128 | 5.5% | 8 | 4.5% |
专业教育课程模块 | 专业基础课程 | 800 | 34.1% | 1376学时 占比58.6% | 44.5 | 25.1% | 75学分 占比42.4% |
专业核心课程 | 392 | 16.7% | 21.5 | 12.2% |
专业方向课程 | 184 | 7.8% | 9 | 5.1% |
专业拓展课程 | 不计入总学时学分 |
实践教育模块 | 课内实践课程 | 18学时+9周 | 18学时 占比0.8% /44周 | 10 | 5.6% | 53学分 占比29.9% |
集中实践课程 | 35周 | 35 | 19.8% |
第二课堂育人实践 (创新创业实践) | 不计入总学时 | 8 | 4.5% |
合 计 | 2346 | 100% | 177 | 100% |
说明 | 1.专业核心课(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和本学科基础课程)共28门。 2.专业选修课共25门,其中专业方向课程14门,分2个系列(方向);专业拓展课程11门。 3.实验课程共26门,其中独立开设的实验课2门,既有理论又有实验的课程24门,含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24门,占实验课程总数的100%。 |
(二)学时学分分配表
表6-2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表
| 各学期学时与学分(周数) | 应修学时(周)/学分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 14周 | 16周 | 15周 | 15周 | 15周 | 15周 | 16周 | 14周 |
|
通识 教育 课程 | 必修课程 | 235/ 11.5 | 183/ 9.5 | 135/ 7 | 187/ 9.5 | 60/ 3 | 24/ 0.5 |
|
| 824学时/ 41学分 |
| 选修课程 | 根据自主选择的课程决定 | 128学时/ 8学分 |
专业课程 | 学科基础课程 | 112/ 6.5 | 176/ 10 | 220/ 12 | 132/ 7.5 | 160/ 8.5 |
|
|
| 800学时/ 44.5学分 |
| 专业核心课程 |
|
|
| 76/ 4 | 140/ 7 | 176/ 10.5 |
|
| 392学时/ 21.5学分 |
| 专业方向课程 |
|
| 24/ 1.5 | 24/ 1 | 24/ 1 | 112/ 5.5 |
|
| 184学时/ 9学分 |
| 专业拓展课程 | 不计入总学时学分 |
总计 | 347/ 18 | 359/ 19.5 | 379/ 20.5 | 419/ 21.5 | 384/ 18.5 | 312/ 17 |
|
| 2328学时/ 124学分 |
实践 教育 | 课内实践 | 详见《实践教学体系设计表》 | 18学时+9周/10学分 |
| 集中实践 |
| 35周/ 35学分 |
| 第二课堂育人实践(创新创业实践) |
| 8学分 |
理论教学应修学时/学分数 | 实践教学应修学时/学分数 | 毕业总学时/学分 |
2328学时/124学分 | 18学时+44周/53学分 | 2346学时/177学分 |
七、课程拓扑结构图
表7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课程与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矩阵图
课程类别 | 课程 名称 | 毕业要求1 | 毕业要求2 | 毕业要求3 | 毕业要求4 | 毕业要求5 | 毕业要求6 | 毕业要求 7 | 毕业要求 8 | 毕业要求 9 | 毕业要求10 | 毕业要求11 | 毕业要求12 |
通识 必修 类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
|
|
|
|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
|
|
|
|
|
| √ |
| √ |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
|
|
|
| √ | √ |
|
|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
|
|
|
| √ | √ |
|
|
| √ |
形势与政策 |
|
|
|
|
|
| √ | √ |
|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
|
|
|
|
|
| √ |
|
|
|
|
大学英语Ⅰ(基础上) |
|
|
|
|
|
|
|
|
| √ |
| √ |
大学英语Ⅰ(基础下) |
|
|
|
|
|
|
|
|
| √ |
| √ |
大学英语Ⅱ(中级) |
|
|
|
|
|
|
|
|
| √ |
| √ |
大学英语Ⅲ(高级) |
|
|
|
|
|
|
|
|
| √ |
| √ |
大学俄语Ⅰ(基础上) |
|
|
|
|
|
|
|
|
| √ |
| √ |
大学俄语Ⅰ(基础下) |
|
|
|
|
|
|
|
|
| √ |
| √ |
大学俄语Ⅱ(中级) |
|
|
|
|
|
|
|
|
| √ |
| √ |
大学俄语Ⅲ(高级) |
|
|
|
|
|
|
|
|
| √ |
| √ |
大学日语Ⅰ(基础上) |
|
|
|
|
|
|
|
|
| √ |
| √ |
大学日语Ⅰ(基础下) |
|
|
|
|
|
|
|
|
| √ |
| √ |
大学日语Ⅱ(中级) |
|
|
|
|
|
|
|
|
| √ |
| √ |
大学日语Ⅲ(高级) |
|
|
|
|
|
|
|
|
| √ |
| √ |
国学精粹 |
|
|
|
|
|
|
| √ |
|
|
| √ |
大学体育Ⅰ—大学体育VI |
|
|
|
|
|
|
|
| √ |
|
|
|
军事理论 |
|
|
|
|
|
|
| √ |
|
|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
|
|
|
|
|
| √ |
|
|
|
|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
|
|
|
| √ |
|
|
|
|
| √ |
|
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 |
|
|
|
|
|
|
|
| √ | √ |
|
|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Ⅰ |
|
|
|
|
|
|
| √ |
|
|
|
|
学科 (专业) 基础 类 | 高等数学A4Ⅰ | √ | √ |
|
|
|
|
|
|
|
|
|
|
高等数学A4Ⅱ | √ | √ |
|
|
|
|
|
|
|
|
|
|
线性代数A2 | √ | √ |
|
|
|
|
|
|
|
|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3 | √ | √ |
|
|
|
|
|
|
|
|
|
|
大学物理III | √ | √ |
| √ |
|
|
|
|
|
|
|
|
大学物理实验B | √ |
|
| √ |
|
|
|
|
|
|
|
|
无机化学 | √ | √ |
|
|
|
|
|
|
|
|
|
|
分析化学 | √ | √ |
| √ |
|
|
|
|
|
|
|
|
有机化学 | √ | √ |
| √ |
|
|
|
|
|
|
|
|
物理化学 | √ |
| √ |
|
|
|
|
|
|
|
|
|
食品生物化学 | √ | √ |
| √ |
|
|
|
|
|
|
|
|
食品微生物学 | √ | √ |
| √ |
|
|
|
|
|
|
| √ |
工程制图及机械设计基础 | √ |
|
|
| √ |
|
| √ |
|
|
|
|
食品毒理学 |
|
|
|
|
| √ | √ |
|
|
| √ |
|
食品工程原理 | √ |
|
| √ | √ |
|
|
|
|
|
|
|
食品化学 | √ | √ |
| √ |
|
|
|
|
|
|
|
|
专业 核心 类 | 食品工艺学 | √ |
| √ |
| √ |
|
|
|
|
|
| √ |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 |
|
|
|
|
| √ |
| √ |
|
|
|
|
食品添加剂 |
|
| √ | √ |
|
|
|
|
|
|
|
|
食品仪器分析检测技术 |
|
|
|
| √ |
|
|
| √ |
|
|
|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 |
|
| √ | √ |
|
|
|
|
|
| √ |
|
食品标准与法规 |
|
|
|
|
| √ |
| √ |
|
|
|
|
食品营养学 | √ |
| √ | √ |
|
|
|
|
|
|
|
|
食品微生物检验 |
| √ |
| √ |
|
|
|
|
| √ |
|
|
食品分析 |
| √ |
| √ |
|
|
|
| √ |
|
|
|
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学 |
|
| √ |
|
|
| √ |
|
|
| √ |
|
食品机械与设备 | √ | √ |
|
|
|
|
|
|
|
|
|
|
食品科技英语 |
|
|
|
|
|
|
|
|
| √ |
| √ |
专业 方向 (选修) 类 | 食品原料学 |
|
|
|
|
| √ | √ |
|
|
|
|
|
食品生物技术 |
|
|
|
|
| √ | √ |
|
| √ |
|
|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 √ | √ | √ |
|
|
|
|
|
|
|
|
动植物检验检疫 |
|
|
|
|
| √ |
| √ |
|
|
|
|
食品包装学 |
|
| √ |
|
| √ |
|
| √ |
|
|
|
食品免疫学 |
| √ |
| √ |
|
|
|
|
|
|
|
|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
|
| √ |
|
|
|
|
|
| √ |
|
|
食品企业管理 |
|
|
|
|
| √ |
|
|
|
| √ |
|
绿色食品管理与生产技术 |
|
|
|
|
| √ |
| √ |
| √ |
|
|
食品物流管理 |
| √ | √ | √ |
|
|
|
|
|
|
|
|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
|
|
|
|
| √ | √ |
|
|
|
|
|
功能性食品 |
|
| √ |
|
| √ |
|
| √ |
|
|
|
食品安全管理与预警 |
| √ |
| √ |
|
|
|
|
|
|
|
|
食品安全管理技术 |
|
| √ |
|
|
| √ |
|
| √ |
|
|
实践教育类 | 课 内 实 践 | 食品加工实训 |
|
| √ | √ |
|
|
|
| √ |
|
|
|
食品安全检测综合实训 |
|
|
|
| √ | √ |
|
|
| √ |
|
|
食品掺伪检验实训 |
|
|
| √ |
|
|
|
| √ |
| √ |
|
食品质量分析综合实训 |
|
|
| √ | √ |
|
|
| √ |
|
|
|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Ⅱ |
|
|
|
|
|
|
| √ |
|
|
|
|
集 中 实 践 | 军事训练 |
|
|
|
|
|
|
|
| √ |
|
|
|
专业感知 |
|
| √ |
| √ | √ | √ |
|
| √ |
|
|
专业调研 |
|
| √ |
| √ | √ | √ |
|
| √ | √ | √ |
学年论文 |
|
| √ |
| √ | √ | √ |
|
| √ | √ | √ |
食品工厂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专业实习 | √ |
| √ |
| √ |
|
| √ | √ |
| √ | √ |
金工实习 | √ |
|
|
|
|
|
|
| √ |
| √ |
|
毕业论文(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课堂育人实践 | 社会实践 |
| √ | √ |
| √ | √ |
|
|
| √ |
|
|
学术论文 |
|
| √ | √ |
|
|
| √ |
|
|
| √ |
听报告讲座 |
|
|
|
|
| √ | √ |
|
|
|
| √ |
创新创业 |
| √ | √ | √ | √ |
|
|
|
|
| √ |
|
发明创造 |
| √ | √ | √ | √ |
|
|
| √ |
|
|
|
学科竞赛 |
| √ | √ | √ | √ |
|
|
| √ |
|
|
|
社会公益 | √ |
| √ | √ | √ | √ |
|
|
| √ |
|
|
文体活动 |
|
|
|
|
|
|
|
|
| √ | √ | √ |
八、课程拓扑结构图

九、教学计划进程表
(一)通识教育模块(49学分)
1.通识教育必修课(41学分)
表9-1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通识教育课程必修课程教学进程表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开课 学期 | 学时分配 | 总学分 | 考核 方式 |
理论 学时 | 实验/实践学时 | 总学时 |
7380T00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1 | 28 | 26 | 54 | 2.5 | 考试 |
7380T002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2 | 36 | 18 | 54 | 2.5 | 考试 |
7380T00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32 | 22 | 54 | 2.5 | 考试 |
7380T00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64 | 26 | 90 | 4.5 | 考试 |
7380T00501- 7380T00504 | 形势与政策 | 1-4 | 32 | 4 | 36 | 2 | 考查 |
7380T006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5 | 32 | 4 | 36 | 2 | 考试 |
7400T001 | 大学英语Ⅰ(基础上) | 1 | 56 |
| 56 | 3 | 考试 |
7400T002 | 大学英语Ⅰ(基础下) | 2 | 64 |
| 64 | 4 |
7400T003 | 大学英语Ⅱ(中级) | 3 | 32 |
| 32 | 2 | 考试 |
7400T004 | 大学英语Ⅲ(高级) | 4 | 32 |
| 32 | 2 | 考试 |
7400T005 | 大学俄语Ⅰ(基础上) | 1 | 56 |
| 56 | 3 | 考试 |
7400T006 | 大学俄语Ⅰ(基础下) | 2 | 64 |
| 64 | 4 |
7400T007 | 大学俄语Ⅱ(中级) | 3 | 32 |
| 32 | 2 | 考试 |
7400T008 | 大学俄语Ⅲ(高级) | 4 | 32 |
| 32 | 2 | 考试 |
7400T009 | 大学日语Ⅰ(基础上) | 1 | 56 |
| 56 | 3 | 考试 |
7400T010 | 大学日语Ⅰ(基础下) | 2 | 64 |
| 64 | 4 |
7400T011 | 大学日语Ⅱ(中级) | 3 | 32 |
| 32 | 2 | 考试 |
7400T012 | 大学日语Ⅲ(高级) | 4 | 32 |
| 32 | 2 | 考试 |
7370T001 | 国学精粹 | 2 | 32 |
| 32 | 2 | 考试 |
7390T001- 7390T006 | 大学体育Ⅰ- 大学体育VI | 1-6 | 24 | 120 | 144 | 4 | 测试 |
7080T001 | 军事理论 | 1 | 36 |
| 36 | 2 | 考查 |
7080T003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3 | 16 |
| 16 | 1 | 考查 |
7330T001 |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 1 | 12 | 26 | 38 | 2 | 考试 |
7100T001 | 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 | 4 | 32 |
| 32 | 2 | 考查 |
7110T001 |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Ⅰ | 1 | 16 | 2 | 18 | 1 | 考试 |
小 计 |
| 576 | 248 | 824 | 41 |
|
2.通识教育选修课(8学分)
学生至少选修非本学科门类的4个系列、8学分课程。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须选修艺术审美与经典传唱课程2学分,选择教师职业的学生须修读教育情怀与教师素养课程系列8学分。
(二)专业教育模块(75学分)
1.学科(专业)基础课程(44.5学分)
表9-2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进程表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学时分配 | 总 学 时 | 学分 | 考核方式 |
讲授学时 | 实验学时 | 实践学时 |
7330X007 | 高等数学A4Ⅰ | 1 | 48 |
|
| 48 | 3 | 考试 |
7321X001 | 无机化学 | 1 | 48 | 16 |
| 64 | 3.5 | 考试 |
7330X008 | 高等数学A4Ⅱ | 2 | 64 |
|
| 64 | 4 | 考试 |
7321X002 | 分析化学 | 2 | 32 | 16 |
| 48 | 2.5 | 考试 |
7321X003 | 有机化学 | 2 | 48 | 16 |
| 64 | 3.5 | 考试 |
7330X015 | 线性代数A2 | 3 | 32 |
|
| 32 | 2 | 考试 |
7310X003 | 大学物理Ⅲ | 3 | 48 |
|
| 48 | 3 | 考试 |
7310X005 | 大学物理实验B | 3 |
| 18 |
| 18 | 0.5 | 考查 |
7321X004 | 物理化学 | 3 | 32 | 6 |
| 38 | 2 | 考试 |
7321X005 | 食品生物化学 | 3 | 60 | 24 |
| 84 | 4.5 | 考试 |
7330X020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3 | 4 | 32 |
|
| 32 | 2 | 考试 |
7323X001 | 食品微生物学 | 4 | 44 | 24 |
| 68 | 3.5 | 考试 |
7323X002 | 工程制图及机械设计基础 | 4 | 32 |
|
| 32 | 2 | 考试 |
7323X003 | 食品毒理学 | 5 | 32 | 16 |
| 48 | 2.5 | 考试 |
7321X008 | 食品化学 | 5 | 32 | 16 |
| 48 | 2.5 | 考试 |
7321X009 | 食品工程原理 | 5 | 48 | 16 |
| 64 | 3.5 | 考试 |
小 计:共16门 |
| 632 | 168 |
| 800 | 44.5 |
|
2.专业核心课程(21.5学分)
表9-3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进程表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学时分配 | 总 学 时 | 学分 | 考核方式 |
讲授学时 | 实验学时 | 实践学时 |
7323Z001 | 食品工艺学 | 4 | 52 | 24 |
| 76 | 4 | 考试 |
7323Z002 | 食品微生物检验 | 5 | 16 | 16 |
| 32 | 1.5 | 考试 |
7321Z003 |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 | 5 | 16 | 16 |
| 32 | 1.5 | 考试 |
7323Z003 | 食品添加剂 | 5 | 24 |
|
| 24 | 1.5 | 考试 |
7321F002 | 食品仪器分析检测技术 | 5 | 4 | 24 |
| 28 | 1 | 考查 |
7321Z005 | 食品标准与法规 | 5 | 24 |
|
| 24 | 1.5 | 考试 |
7321Z006 | 食品科技英语 | 6 | 24 |
|
| 24 | 1.5 | 考试 |
7321Z007 | 食品营养学 | 6 | 24 |
|
| 24 | 1.5 | 考试 |
7321Z008 | 食品分析 | 6 | 24 | 16 |
| 40 | 2 | 考试 |
7323Z004 |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 | 6 | 24 |
|
| 24 | 1.5 | 考试 |
7321Z009 | 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学 | 6 | 32 |
|
| 32 | 2 | 考试 |
7321Z010 | 食品机械与设备 | 6 | 32 |
|
| 32 | 2 | 考试 |
小 计:共12门 |
| 296 | 96 |
| 392 | 21.5 |
|
3.专业方向课程(9学分)
表9-4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专业方向课程教学进程表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学时分配 | 总 学 时 | 学分 | 考核方式 |
讲授学时 | 实验学时 | 实践学时 |
食品安全检测系列(方向)课程 |
7321F001 | 食品原料学 | 3 | 24 |
|
| 24 | 1.5 | 考查 |
7323F001 | 食品生物技术 | 4 | 16 | 8 |
| 24 | 1 | 考查 |
7323F002 | 动植物检验检疫 | 5 | 16 | 8 |
| 24 | 1 | 考查 |
7321F004 |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6 | 24 |
|
| 24 | 1.5 | 考查 |
7321F005 | 食品包装学 | 6 | 24 |
|
| 24 | 1.5 | 考查 |
7323F003 | 食品免疫学 | 6 | 24 | 8 |
| 32 | 1.5 | 考试 |
7323F004 |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 6 |
| 32 |
| 32 | 1 | 考查 |
小 计:共7门 |
| 128 | 56 |
| 184 | 9 |
|
食品安全管理系列(方向)课程 |
7321Z004 | 食品企业管理 | 3 | 24 |
|
| 24 | 1.5 | 考试 |
7323F005 | 绿色食品管理与生产技术 | 4 | 16 | 8 |
| 24 | 1 | 考查 |
7323F006 |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 5 | 24 |
|
| 24 | 1.5 | 考试 |
7323F007 | 食品物流管理 | 6 | 24 |
|
| 24 | 1.5 | 考查 |
7323F008 | 功能性食品 | 6 | 16 | 8 |
| 24 | 1 | 考查 |
7323F009 | 食品安全管理与预警 | 6 | 24 | 8 |
| 32 | 1.5 | 考试 |
7323F010 | 食品安全管理技术 | 6 |
| 32 |
| 32 | 1 | 考查 |
小 计:共7门 |
| 128 | 56 |
| 184 | 9 |
|
4.专业拓展课程(10学分)
表9-5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专业拓展课程教学进程表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学时分配 | 总 学 时 | 学分 | 考核方式 |
讲授学时 | 实验学时 | 实践学时 |
创新系列(方向)课程 |
7321G001 | 健康管理 | 3 | 32 |
|
| 32 | 2 | 考查 |
7323G001 | Auto CAD | 4 | 28 | 8 |
| 36 | 2 | 考查 |
7321G003 | 科技竞赛辅导 | 5 | 32 |
|
| 32 | 2 | 考查 |
7321G004 | 创意食品加工 | 6 |
| 32 |
| 32 | 1 | 考查 |
7321G005 | 专业前沿知识拓展 | 7 | 32 |
|
| 32 | 2 | 考查 |
7321G006 | 科技写作 | 7 | 16 |
|
| 16 | 1 | 考查 |
小 计:共6门 |
| 140 | 40 |
| 180 | 10 |
|
提升系列(方向)课程 |
7321G007 | 数学基础提升辅导 | 6 | 32 |
|
| 32 | 2 | 考查 |
7321G008 | 化学基础提升辅导 | 7 | 32 |
|
| 32 | 2 | 考查 |
7321G009 | 专业基础提升辅导 | 7 | 32 |
|
| 32 | 2 | 考查 |
7321G010 | 专业知识提升辅导Ⅰ | 7 | 32 |
|
| 32 | 2 | 考查 |
7321G011 | 专业知识提升辅导Ⅱ | 7 | 32 |
|
| 32 | 2 | 考查 |
小 计:共5门 |
| 160 |
|
| 160 | 10 |
|
(三)实践教学模块(53学分)
表9-6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实践教学进程表
课程类别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开课 学期 | 学时分配 | 学分 | 考试 方式 |
实验 学时 | 实践 周数 |
课内实践 | 7323S005 | 食品加工实训 | 4 |
| 3 | 3 | 考查 |
7323S006 | 食品掺伪检验实训 | 5 |
| 1 | 1 | 考查 |
7323S007 | 食品安全检测综合实训 | 5 |
| 2 | 2 | 考查 |
7323S008 | 食品质量分析综合实训 | 6 |
| 3 | 3 | 考查 |
7110T002 |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Ⅱ | 6 | 18 |
| 1 | 考查 |
课外实践 | 集中 实践 | 7323S001 | 军事训练 | 1 |
| 2 | 2 | 考查 |
7323S002 | 专业感知 | 3 |
| 1 | 1 | 考查 |
7323S003 | 专业调研 | 3(寒假) |
| 1 | 1 | 考查 |
7323S004 | 学年论文 | 4(暑假) |
| 1 | 1 | 考查 |
7323S009 | 专业实习 | 7 |
| 16 | 16 | 考查 |
7323S010 | 食品工厂设计 | 8 |
| 1 | 1 | 考查 |
7323S011 | 金工实习 | 8 |
| 1 | 1 | 考查 |
7323S012 | 毕业论文(设计) | 8 |
| 12 | 12 | 考查 |
第二课堂育人实践 (创新创业实践) | 详见《MK体育,MK(中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 | 8 | 考查 |
小 计 |
| 18 | 44 | 53 |
(四)教学计划周进程表
表9-7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教学周进程表
周数 学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26 |
一 | R/M | M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K | K | H |
二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K | K | H |
三 | J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K | K | H |
四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S | S | S | K | K | H |
五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S | S | S | K | K | H |
六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S | S | S | K | K | H |
七 | Z | Z | Z | Z | Z | Z | Z | Z | Z | Z | Z | Z | Z | Z | Z | Z | T | T | H |
八 | S | Z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T | = |
 
|
|
|
符号:L—理论 S—实践(课程设计) B—毕业论文(设计)
Z—专业实习(艺术采风) D—调查 X—学年论文
J—见习(专业感知) K—考试(考查) M—军训
H—寒暑假 R—入学教育 T—机动
V—教育实习 =—毕业教育
—毕业
十、学校与行业企业协同培养阶段实施方案
(一)协同培养的目标及要求
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适应企事业单位环境的能力,将企事业单位入职教育及适应时间缩短,使教学为企业服务,企业需求与教学课程无缝衔接。
要求:
(1)部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聘请企业专业人员负责讲授,可以按企业导师的要求在学时规定范围内设定授课时间,某些课程(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企业管理等)如企业无法长时间派出导师,也可由相应专业导师与企业导师协同授课;
(2)在适合的情况下,食品工艺加工等课程可由企业派遣具有相应实践经验的导师为学生做专题报告;
(3)专业拓展课程可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协同授课;
(4)在专业实习中,企业指派相应人员作为企业导师负责学生在企业内的实习实践环节,与校内导师共同配合培养及评价学生的实习实践;
(5)毕业论文阶段,毕业生确定签约的企业可指派相应人员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企业实验实践部分,校内导师负责学生的校内环节培养。
(二)协同培养的教学内容
表10-1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在企业开展的教学内容
序号 | 实施学期 | 周数 | 教学内容 | 属性 | 备注 |
1 | 第三学期 | 1周 | 专业感知 | 必修 | 参观相关企事业单位及实验室 |
2 | 第六学期 | 3周 | 食品质量分析综合实训 | 必修 | 企业人员相关报告、综合实验指导 |
3 | 第七学期 | 18周 | 专业实习 | 必修 | 工厂、相关企事业单位实习 |
4 | 第八学期 | 10周 | 毕业论文 (企业部分) | 必修 | 与相关企业有就业意向的学生 |
表10-2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校企联合课程
序号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课程 属性 | 学分 | 学时 | 备注 |
总学时 | 企业导师 授课学时 | 在企业 授课学时 |
1 | 7321Z004 | 食品企业管理 | 选修 | 1.5 | 24 | 4 |
|
|
2 | 7321Z005 | 食品标准与法规 | 必修 | 1.5 | 24 | 4 |
|
|
3 | 7321Z009 | 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学 | 必修 | 2 | 32 | 4 |
|
|
4 | 7323F004 |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 选修 | 1 | 32 | 32 | 32 |
|
小 计:共4门 |
| 6 | 112 | 44 | 32 |
|
(三)协同培养的考核方式
(1)授课课程环节
企业导师打分评定占总成绩的60%,学校导师打分评定占总成绩的40%。
(2)实习实践环节
企业导师授课部分可以论文方式考核,由企业导师和课内导师合计按比例评分。
(3)毕业论文在企业进行部分
企业导师评分占40%,校内导师评分占20%,毕业论文答辩小组评分占40%(聘请企业专家为答辩组成员)。
(4)专题部分
按企业导师授课学时比例分配评分,以论文或答辩方式考核。
(四)实施企业
表10-3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实施企业的实践教学组织
序号 | 企业名称 | 培养环节 | 具备条件 | 备注 |
1 | 黑龙江省质检院 | 方向课程(部分) | 专业检测机构,具备师资,设备和场地 |
|
2 | 黑龙江省进出口检验检疫中心 | 实习实践等 | 专业检测机构,具备师资,设备和场地 |
|
3 | 黑龙江省粮油卫生检验监测中心 | 课程(部分)实习实践等 | 专业检测机构,具备师资,设备和场地 |
|
4 | 九三粮油集团 | 课程(部分)实习实践等 | 国内知名大型企业(粮油深加工),具备师资,设备和场地 |
|
5 | 百威英博哈尔滨啤酒有限公司 | 课程(部分)讲授; 实习实践等 | 知名啤酒生产商,具备师资,设备和场地 |
|
6 | 哈尔滨大众肉联集团有限公司 | 课程(部分)讲授; 实习实践等 | 省内最大的肉制品企业(肉制品),具备师资,设备和场地 |
|
7 | 黑龙江省农投食品有限公司 | 课程(部分)讲授 | 粮油副产品加工企业(粮油副产品),具备师资,设备和场地 |
|
8 | 黑龙江省轻工设计研究院 | 课程(部分)讲授 | 专业工程设计单位,具备师资,设备和场地 |
|
9 | 完达山阳光乳业有限公司 | 课程(部分)讲授 | 乳制品加工知名企业,具备师资,设备和场地 |
|
10 | 五常大羅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课程(部分)讲授 | 省内知名食品企业,具备师资,设备和场地 |
|
小 计:共10个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