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学院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学科专业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党建工作  学生工作  学校首页 
人才培养
培养方案
教学大纲
教学管理制度
课程建设
教材建设
实验教学
实践教学
教学成果
培养方案
当前位置: 首页>>人才培养>>培养方案>>正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2701)
2024-10-28 13:19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21世纪食品工业和社会发展需要,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工程职业认知、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掌握食品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分析、研究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在食品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运行、工程设计、品质控制、产品开发及生产一线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后五年左右预期:能够成为优秀的食品加工、食品质量控制、产品开发、及企业管理与产品营销人员。

培养目标归纳为以下几点:

(1)掌握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等食品科学基础理论知识。

(2)了解食品储运、加工、保藏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工艺设计、设备选用、食品生产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具有食品分析和检测的能力;熟悉食品工艺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够承担并解决食品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产品开发、工艺设计、设备选型、生产管理和品质控制等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4)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执行能力,能在团队中充分发挥作用。

(5)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体、艺、劳等较高的综合素质、宽阔视野、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毕业要求

(一)毕业要求及其指标分解点

依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解读及使用指南(2020版,试行)》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补充标准》、《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MK体育,MK(中国)关于修订2020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制定了明确的、公开的、可衡量的毕业要求,通过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实习实践和校企协同培养等环节,使毕业生能够达到本专业工程认证的基本要求,具体毕业要求及其指标分节点见表2-1。

二、毕业要求

(一)毕业要求及其指标分解点

依据MK体育,MK(中国)化学专业的培养特色及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了明确的、公开的、可衡量的毕业要求,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课程、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等教学环节,毕业生能够达到如下基本要求,具体毕业要求及其指标分解点见表2-1。

表2-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毕业要求及其指标分解点

毕业要求

指标分解点

毕业要求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工程基础和食品科学与工程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工具,以设计产品为载体,解决从食品原料筛选-产品配方设计-加工工艺设计-加工生产、到包装-产品检测全过程中的食品加工及相关领域中生产工艺、设备选型和物料衡算等复杂工程问题。

1.1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应用分析与论证等方法,开展食品相关问题分析和解决的实践。

1.2能够将食品专业知识结合自然科学基础知识,针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复杂问题,通过计算、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统计分析,开展食品配方和加工工艺改进等生产实践。

1.3能够应用自然科学、专业知识和工程基础知识,通过配方计算、食品加工、工艺设计、物料衡算和设备选型等方法和手段,开展食品产品的工厂设计与实施,并可对不同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和修正。

毕业要求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在食品原料、配方设计或产品工艺设计阶段,通过文献研究、实验设计、数理分析、工程推理等方法,用于加工、储运和检验等过程中问题的发现、评估和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2.1通过文献研究、实验试验、数理分析、工程推理等方法,评估数据和问题的表象,分析各种偏差源,把握总体目标,分清问题的主次,制定食品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思路与方法。

2.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模拟食品工艺系统和环境,选择并应用概念、实验等方法,识别和判断复杂食品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

2.3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知识,通过提取不完整和不清晰的信息,应用概率统计模型,分析影响复杂食品工程问题的因素,并综合考量食品工程成本效益和风险评估,在讨论决策分析和合理性评判的基础上,解释理论和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分析与判断解决问题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

能够针对食品加工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充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前提下,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操作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3.1掌握食品加工过程的系统特性、单元操作过程及工艺流程的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影响因素。

3.2能够针对特定需求,完成食品操作单元的选择,通过三大平衡计算,能够进行满足食品工程要求的工程设计和产品开发、工艺流程的基本设计

3.3了解国内外最新工艺,在设计中能够考虑社会安全、健康、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制约因素,根据食品工程原理和食品加工开发的基本理论,能够对食品加工的配方、工艺流程、设备选型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论证,设计出符合要求的食品生产方案并体现创新性。

毕业要求

能够基于食品相关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食品原料成分、食品原辅料及成品检测、食品加工等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和解释数据等科学方法,并通过条件假设、数据提炼、信息综合等方法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根据食品科学的基本原理,对食品原辅料、成品以及加工过程中物料的物理学特征、化学特征、功能特性和食品安全性进行研究,选择正确分析方法应用于实验方案的设计并验证。

4.2能够根据正确的实验方案和技术路线,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构建实验体系,安全地开展实验,科学地采集对复杂食品工程问题进行研究的有效实验数据。

4.3能够综合运用食品学科的专业知识对所设计的方案或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

能够针对食品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该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模拟与评价,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常用的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和模拟软件原理的使用和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

5.2能够合理开发或选用满足特定需求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食品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复杂的工程问题进行模拟与预测,并能够理解其与具体工程问题的差异性和局限性。

毕业要求工程与社会

能够基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背景知识,评价本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能够对解决方案进行合理分析,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了解食品工程领域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体系和技术规范等知识;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食品工程活动的影响。

6.2对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理解在解决食品工程问题中应承担的责任。

6.3能够掌握和运用食品加工新技术和新设备,开发食品加工新工艺和新产品,开展食品工程的评价及工艺优化,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毕业要求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本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关注科研动态,了解本专业的生产、设计、研究、开发等环节,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

7.2能够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食品工程实践与环境的关系,能够分析环境和食品安全之间的联系,能够分析和评价食品原料的利用、加工生产中环保措施及有效性,判断食品的生产环节、加工阶段、流通阶段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和隐患,以及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毕业要求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食品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8.1能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8.2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以及个人在中国可持续发展中的社会责任。

8.3理解良心食品的概念,具备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品行。理解食品工程师的职业性质与责任,在食品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肩负解决食品工程领域复杂问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履行对公众食品安全与健康的责任。

毕业要求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人、团体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能够与化学、生物、工程设计、经济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多学科背景下的成员有效沟通,清晰地表达信息的内涵,及时修正信息的传递,合作共事。

9.2能够在团队中做好自己的工作,具有团队精神,能够在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注重沟通与协调,树立团队意识、全局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能够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实施团队过程管理,承担相应责任,具有服务意识。

毕业要求

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专业问题,借助讲座,实习实践等方式,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观点,回应质疑,与食品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10.2了解食品及其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热点、发展趋势,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10.3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就专业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

理解并掌握食品工程项目设计与管理的原理及经济决策的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在实验、实习、实践和工厂设计中,理解和掌握食品工程项目设计、管理和经济决策方法;

11.2在实验、实习、实践和工厂设计中,能够组织和管理食品工程项目,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工程管理原则与经济决策方法。

毕业要求

具有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需要的终身学习的意识,有持续学习的精神。

12.1能够认识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主动了解拓展知识和能力的途径;主动了解食品工程领域的最新理论、技术和国际前沿动态,适应个人或职业发展的要求。

12.2具有终身学习、持续学习的能力,具备整合知识、归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创新发展。

(二)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矩阵

表2-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支撑的矩阵图

毕业要求

培养

目标

1

培养

目标

2

培养

目标

3

培养

目标

4

培养

目标

5

1.工程知识



2.问题分析



3.设计解决方案



4.研究




5.使用现代工具



6.工程与社会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8.职业规范




9.个人和团体




10.沟通




11.项目管理




12.终身学习




三、专业核心课程及特色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农产品加工工艺学、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食品安全与卫生学、畜产品加工工艺学、食品企业管理、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营养学、食品分析、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学、食品机械与设备等课程。

专业特色课程:食品科技英语、食品企业管理、食品标准法规、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综合设计研究实验、食品仪器分析检测技术、粮油品质检验与分析等课程。

四、修业说明及授予学位

(一)学制

本专业基本学制四年,学习年限4-8年。包含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等环节,以及认知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

(二)毕业学分与学位授予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178学分方准毕业。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9学分,占比27.5%;专业教育课程76学分,占比42.7%;实践教学课程53学分,占比29.8%。符合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根据《MK体育,MK(中国)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表5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分配

学分

备注

实验

学时

实践

周数

课内实践教学

农产品加工综合实训


3

3

工程认证要求毕业论文12周以上

畜产品加工综合实训


2

2

酿造产品加工综合实训(科学方向)


1

1

粮食产品加工综合实训(粮油方向)


1

1

食品加工综合提高实训(科学方向)


3

3

粮食加工综合提高实训(粮油方向)


3

3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Ⅱ

18


1

课外实践教学

集中实践

军事训练


2

2

专业感知


1

1

专业调研


1

1

学年论文


1

1

专业实习


16

16

食品工厂设计


1

1

金工实习


1

1

毕业论文(设计)


12

12

第二课堂育人实践

(创新创业实践)

详见《MK体育,MK(中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

8


合 计

18

44

53


六、课程体系

(一)各类课程学分、学时比例

表6-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

课程类别

学时学分及比例

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小计

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小计

通识教育课程模块

通识教育必修课

824

35.3%

952学时

占比40.8%

41

23.0%

49学分

占比27.5%

通识教育选修课

128

5.5%

8

4.5%

专业教育课程模块

专业基础课程

816

35.0%

1364学时

占比58.4%

45.5

25.6%

76学分

占比42.7%

专业核心课程

360

15.4%

20.5

11.5%

专业方向课程

188

8.0%

10

5.6%

专业拓展课程

不计入总学时学分

实践教育模块

课内实践课程

9周

18学时占比0.8%

/45周

10

5.6%

53学分

占比29.8%

集中实践课程

35周

35

19.7%

第二课堂育人实践

(创新创业实践)

不计入总学时

8

4.5%

合 计

2334

100%

178

100%

说明

1.专业核心课(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和本学科基础课程)共26门。

2.专业选修课共25门,其中专业方向课程14门,分2个系列(方向);专业拓展课程11门。

3.实验课程共20门,其中独立开设的实验课1门,既有理论又有实验的课程19门,含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20门,占实验课程总数的100%。

(二)学时学分分配表

表6-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表


各学期学时与学分周数

应修学时学分

14周

16周

15周

15周

15周

15周

16周

14周

通识

教育

课程

必修课程

235/

11.5

183/

9.5

135/

7

187/

9.5

60/

3

24/

0.5



824学时/

41学分

选修课程

根据自主选择的课程决定

128学时/

8学分

专业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

112/

6.5

176/

10

220/

12

148/

8.5

112/

6

48/

2.5



816学时/

45.5学分

专业核心课程




64/

3.5

144/

8

152/

9



360学时/

20.5学分

专业方向课程



24/

1.5


60/

3

104/

5.5



188学时/

10学分

专业拓展课程

不计入总学时学分

总计

347/

18

359/

19.5

379/

20.5

399/

21.5

376/

20

328/

17.5



2316学时/

125学分

实践

教育

课内实践

详见《实践教学体系设计表》

18学时+9周/

10学分

集中实践

35周/

35学分

第二课堂育人实践(创新创业实践)

8学分

理论教学应修学时/学分数

实践教学应修学时/学分数

毕业总学时/学分

2316学时/125学分

18学时+44周/53学分

2334学时/

178学分

七、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关系

表7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课程与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矩阵图

课程

类别

课程

名称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毕业要求4

毕业要求5

毕业要求6

毕业要求

7

毕业要求

8

毕业要求

9

毕业要求10

毕业要求11

毕业要求12

通识

必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形势与政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大学英语Ⅰ(基础上)











大学英语Ⅰ(基础下)











大学英语Ⅱ(中级)











大学英语Ⅲ(高级)











大学俄语Ⅰ(基础上)











大学俄语Ⅰ(基础下)











大学俄语Ⅱ(中级)











大学俄语Ⅲ(高级)











大学日语Ⅰ(基础上)











大学日语Ⅰ(基础下)











大学日语Ⅱ(中级)











大学日语Ⅲ(高级)











国学精粹











大学体育Ⅰ—大学体育VI












军事理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Ⅰ












学科

(专业)

基础

高等数学A4Ⅰ











高等数学A4Ⅱ











线性代数A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3











大学物理III










大学物理实验B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有机化学










食品微生物学










食品生物化学










机械设计基础









食品工程原理










食品化学










工程制图及CAD辅助设计










专业

核心

农产品加工工艺学










畜产品加工工艺学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











食品企业管理











食品科技英语











食品标准与法规











食品营养学











食品分析










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学










食品机械与设备











专业

方向

(选修)

食品原料学











食品仪器分析检测技术











酿造工艺学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食品包装学










食品保藏原理










食品综合设计研究实验










粮食油脂化学











粮油品质检验与分析











粮油加工学











粮油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










粮油仓储工艺与设备










粮食储藏学










粮食综合设计研究实验










实践教育类

农产品加工综合实训










畜产品加工综合实训










酿造产品加工综合实训

(科学方向)










粮食产品加工综合实训

(粮油方向)










食品加工综合提高实训

(科学方向)











粮食加工综合提高实训

(粮油方向)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Ⅱ












军事训练












专业感知








专业调研






学年论文






食品工厂设计








专业实习






金工实习










毕业论文(设计)




第二课堂育人实践(创新创业实践)

社会实践








学术论文









听报告讲座










创新创业








发明创造








学科竞赛








社会公益







文体活动










八、课程拓扑结构图

九、教学计划进程表

(一)通识教育模块(49学分)

1.通识教育必修课(41学分)

表9-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通识教育课程必修课程教学进程表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学时分配

总学分

考核

方式

理论

学时

实验

总学时

7380T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

28

26

54

2.5

考试

7380T0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

36

18

54

2.5

考试

7380T00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32

22

54

2.5

考试

7380T0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64

26

90

4.5

考试

7380T00501-

7380T00504

形势与政策

1-4

32

4

36

2

考查

7380T00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5

32

4

36

2

考试

7400T001

大学英语Ⅰ(基础上)

1

56


56

3

考试

7400T002

大学英语Ⅰ(基础下)

2

64


64

4

7400T003

大学英语Ⅱ(中级)

3

32


32

2

考试

7400T004

大学英语Ⅲ(高级)

4

32


32

2

考试

7400T005

大学俄语Ⅰ(基础上)

1

56


56

3

考试

7400T006

大学俄语Ⅰ(基础下)

2

64


64

4

7400T007

大学俄语Ⅱ(中级)

3

32


32

2

考试

7400T008

大学俄语Ⅲ(高级)

4

32


32

2

考试

7400T009

大学日语Ⅰ(基础上)

1

56


56

3

考试

7400T010

大学日语Ⅰ(基础下)

2

64


64

4

7400T011

大学日语Ⅱ(中级)

3

32


32

2

考试

7400T012

大学日语Ⅲ(高级)

4

32


32

2

考试

7370T001

国学精粹

2

32


32

2

考试

7390T001-

7390T006

大学体育Ⅰ-

大学体育VI

1-6

24

120

144

4

测试

7080T001

军事理论

1

36


36

2

考查

7080T00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

16


16

1

考查

7330T001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1

12

26

38

2

考试

7100T001

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

4

32


32

2

考查

7110T001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Ⅰ

1

16

2

18

1

考试

小 计


576

248

824

41


2.通识教育选修课(8学分)

学生至少选修非本学科门类的4个系列、8学分课程。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须选修艺术审美与经典传唱课程2学分,选择教师职业的学生须修读教育情怀与教师素养课程系列8学分。

(二)专业教育模块(76学分)

1.学科(专业)基础课程(45.5学分)

表9-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进程表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时分配

学分

考核方式

讲授学时

实验学时

实践学时

7330X007

高等数学A4Ⅰ

1

48



48

3

考试

7321X001

无机化学

1

48

16


64

3.5

考试

7330X008

高等数学A4Ⅱ

2

64



64

4

考试

7321X002

分析化学

2

32

16


48

2.5

考试

7321X003

有机化学

2

48

16


64

3.5

考试

7330X015

线性代数A2

3

32



32

2

考试

7310X003

大学物理III

3

48



48

3

考试

7310X005

大学物理实验B

3


18


18

0.5

考查

7321X004

物理化学

3

32

6


38

2

考试

7321X005

食品生物化学

3

60

24


84

4.5

考试

7330X02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3

4

32



32

2

考试

7321X006

机械设计基础

4

32



32

2

考试

7321X007

食品微生物学

4

60

24


84

4.5

考试

7321X008

食品化学

5

32

16


48

2.5

考试

7321X009

食品工程原理

5

48

16


64

3.5

考试

7321X010

工程制图及CAD辅助设计

6

32

16


48

2.5

考试

小 计:共16门


648

168


816

45.5


2.专业核心课程(20.5学分)

表9-3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进程表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时分配

学分

考核方式

讲授学时

实验学时

实践学时

7321Z001

农产品加工工艺学

4

48

16


64

3.5

考试

7321Z002

畜产品加工工艺学

5

48

16


64

3.5

考试

7321Z003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

5

16

16


32

1.5

考试

7321Z004

食品企业管理

5

24



24

1.5

考试

7321Z005

食品标准与法规

5

24



24

1.5

考试

7321Z006

食品科技英语

6

24



24

1.5

考试

7321Z007

食品营养学

6

24



24

1.5

考试

7321Z008

食品分析

6

24

16


40

2

考试

7321Z009

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学

6

32



32

2

考试

7321Z010

食品机械与设备

6

32



32

2

考试

小 计:共10门


296

64


360

20.5


3.专业方向课程(10学分)

表9-4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专业方向课程教学进程表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时分配

学分

考核方式

讲授学时

实验学时

实践学时

食品科学系列方向课程

7321F001

食品原料学

3

24



24

1.5

考查

7321F002

食品仪器分析检测技术

5

4

24


28

1

考查

7321F003

酿造工艺学

5

32



32

2

考试

7321F004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6

24



24

1.5

考查

7321F005

食品包装学

6

24



24

1.5

考查

7321F006

食品保藏原理

6

24



24

1.5

考查

7321F007

食品综合设计研究实验

6


32


32

1

考查

小 计:共7门


132

56


188

10


粮油加工系列方向课程

7321F008

粮食油脂化学

3

24



24

1.5

考查

7321F009

粮油品质检验与分析

5

4

24


28

1

考查

7321F010

粮油加工学

5

32



32

2

考试

7321F011

粮油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

6

24



24

1.5

考查

7321F012

粮油仓储工艺与设备

6

24



24

1.5

考查

7321F013

粮食储藏学

6

24



24

1.5

考查

7321F014

粮食综合设计研究实验

6


32


32

1

考查

小 计:共7门


132

56


188

10


4.专业拓展课程(10学分)

表9-5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专业拓展课程教学进程表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时分配

学分

考核方式

讲授学时

实验学时

实践学时

创新系列方向课程

7321G001

健康管理

3

32



32

2

考查

7321G002

天然产物研究

4

26

6


32

2

考查

7321G003

科技竞赛辅导

5

32



32

2

考查

7321G004

创意食品加工

6


32


32

1

考查

7321G005

专业前沿知识拓展

7

32



32

2

考查

7321G006

科技写作

7

16



16

1

考查

小 计:共6门


138

38


176

10


提升系列方向课程

7321G007

数学基础提升辅导

6

32



32

2

考查

7321G008

化学基础提升辅导

7

32



32

2

考查

7321G009

专业基础提升辅导

7

32



32

2

考查

7321G010

专业知识提升辅导Ⅰ

7

32



32

2

考查

7321G011

专业知识提升辅导Ⅱ

7

32



32

2

考查

小 计:共5门


160



160

10


(三)实践教学模块(53学分)

表9-6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进程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学时分配

学分

考试

方式

实验

学时

实践

周数

课内实践

7321S005

农产品加工综合实训

4


3

3

考查

7321S006

畜产品加工综合实训

5


2

2

考查

7321S007

酿造产品加工综合实训(科学方向)

5


1

1

考查

7321S008

粮食产品加工综合实训

(粮油方向)

5


1

1

考查

7321S009

食品加工综合提高实训

(科学方向)

6


3

3

考查

7321S010

粮食加工综合提高实训

(粮油方向)

6


3

3

考查

7110T002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Ⅱ

6

18


1

考查

课外实践

集中

实践

7321S001

军事训练

1


2

2

考查

7321S002

专业感知

3


1

1

考查

7321S003

专业调研

3(寒假)


1

1

考查

7321S004

学年论文

4(暑假)


1

1

考查

7321S011

专业实习

7


16

16

考查

7321S012

食品工厂设计

8


1

1

考查

7321S013

金工实习

8


1

1

考查

7321S014

毕业论文(设计)

8


12

12

考查

第二课堂育人实践

(创新创业实践)

详见《MK体育,MK(中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

8

考查

小 计

18

44

53

(四)教学计划周进程表

表9-7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教学周进程表

周数

学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6

R/M

M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K

K

H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K

K

H

J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K

K

H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S

S

S

K

K

H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S

S

S

K

K

H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S

S

S

K

K

H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T

T

H

S

Z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T

=



符号:L—理论 S—实践(课程设计) B—毕业论文(设计)

Z—专业实习(艺术采风) D—调查 X—学年论文

J—见习(专业感知) K—考试(考查) M—军训

H—寒暑假 R—入学教育 T—机动

V—教育实习 =—毕业教育   532—毕业

十、学校与行业企业协同培养阶段实施方案

(一)协同培养的目标及要求

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适应企事业单位环境的能力,将企事业单位入职教育及适应时间缩短,使教学为企业服务,企业需求与教学课程无缝衔接。

要求:

(1)部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聘请企业专业人员负责讲授,可以按企业导师的要求在学时规定范围内设定授课时间,如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企业管理等,如企业无法长时间派出导师,也可由相应专业导师与企业导师协同授课;

(2)在适合的情况下,各门工艺课程中由企业派遣具有相应知识和能力的企业导师为学生做专题报告;

(3)专业拓展课程可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协同授课;

(4)在专业实习中,企业指派相应人员作为企业导师负责学生在企业内的实习实践环节,与校内导师共同配合培养及评价学生的实习实践;

(5)毕业论文阶段,毕业生确定签约的企业可指派相应人员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企业实验实践部分,校内导师负责学生的校内环节培养。

(二)协同培养的教学内容

表10-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在企业开展的教学内容

序号

实施学期

周数

教学内容

属性

备注

1

第三学期开始

1周

专业感知

必修

参观相关企事业单位及实验室

2

第五学期期末

1周

食品/粮食产品加工综合实训

必修

企业人员相关报告、综合实验指导

3

第六学期期末

3周

食品/粮食加工综合提高实训

必修

企业人员相关报告、综合实验指导

4

第七学期

16周

专业实习

必修

工厂、相关企事业单位实习

表10-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校企联合课程

序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课程

属性

学分

学时

备注

总学时

企业导师

授课学时

在企业

授课学时

1

7321Z004

食品企业管理

必修

1.5

24

4



2

7321Z005

食品标准与法规

必修

1.5

24

4



3

7321Z009

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学

必修

2

32

4



4

7321F009

粮油品质检验与分析

选修

1

32

32

32


小 计:共4门

6

112

44

32


(三)协同培养的考核方式

(1)授课课程环节

企业导师打分评定占总60%,导师打分评定占40%;

(2)实习实践环节

企业导师授课部分可以论文方式考核,由企业导师和课内导师合计按比例评分。

(3)毕业论文在企进行部分

企业导师评分占40%,校内导师评分占20%,毕业论文答辩小组评分占,毕业论文答辩小组评分占40%(聘请企业专家为答辩组成员)。

(4)专题部分

按企业导师授课学时比例分配评,以论文或答辩方式考核。

(四)实施企业

表10-3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实施企业的实践教学组织

序号

企业名称

培养环节

具备条件

备注

1

黑龙江省质检院

方向课程(部分);实习实践等

专业检测机构,具备师资,设备和场地


2

黑龙江省进出口检验检疫中心

实习实践等

专业检测机构,具备师资,设备和场地


3

黑龙江省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中心

课程(部分)

实习实践等

专业检测机构,具备师资,设备和场地


4

九三粮油集团

课程(部分)

实习实践等

国内知名大型企业(粮油深加工),具备师资,设备和场地


5

百威英博哈尔滨啤酒有限公司

课程(部分)讲授;实习实践等

知名啤酒生产商,具备师资,设备和场地


6

哈尔滨大众肉联集团有限公司

课程(部分)讲授;实习实践等

省内最大的肉制品企业(肉制品),具备师资,设备和场地


7

黑龙江省农投食品有限公司

课程(部分)讲授

粮油副产品加工企业(粮油副产品),具备师资,设备和场地


8

黑龙江省轻工设计研究院

课程(部分)讲授

专业工程设计单位,具备师资,设备和场地


9

完达山阳光乳业有限公司

课程(部分)讲授

乳制品加工知名企业,具备师资,设备和场地


10

五常大羅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课程(部分)讲授

省内知名食品企业,具备师资,设备和场地


小 计:共10个




十一、辅修专业(学位)计划与要求

修读辅修专业的学生,需修读9门,25学分课程,及所有的实践环节,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设计)》,免修《无机化学》、《食品化学》和《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

修读辅修学位的学生,需要修读全部的18门,46学分课程。

表1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辅修专业(学位)课程教学进程表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学时分配

考核

方式

辅修

课程类别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实践

学时/周数

基础课程

7322Z00201

无机化学(一)

1

40



48

2.5

考试

专业

7322Z00202

无机化学(二)

2

56



48

3.5

考试

专业

7322Z00301

有机化学(一)

3

48



48

3

考试

专业

7322Z00302

有机化学(二)

4

48



48

3

考试

专业

7322Z004

分析化学

3

64



64

4

考试

专业

小 计:共3门


256



256

16



主干课程

7322Z005

仪器分析

4

48



48

3

考试

学位

7322Z006

结构化学

5

48



48

3

考试

学位

7322Z00701

物理化学(一)

5

48



48

3

考试

专业

7322Z00702

物理化学(二)

6

48



48

3

考试

专业

7322Z009

化工原理及实验

6

60

16


76

4+0.5

考试

学位

7322F001

现代分离技术

4

28



28

1.5

考查

学位

7322F002

药物分析及实验

5

32

16


48

2+0.5

考查

专业

7322F003

食品分析及实验

5

32

16


48

2+0.5

考查

专业

7322F006

环境分析及实验

6

32

16


48

2+0.5

考查

学位

小 计:共8门


376

64


440

25.5



实践环节

7322S00101

无机化学实验(一)

1


32


32

1

考试

学位

7322S00102

无机化学实验(二)

2


48


48

1.5

考试

学位

7322S00201

有机化学实验(一)

3


48


48

1.5

考试

学位

7322S00202

有机化学实验(二)

4


32


32

1

考试

学位

7322S003

分析化学实验

3


60


60

2

考试

学位

7322S011

毕业论文(设计)

8



6周


6

考查

学位

小 计:共4门



220

6周

222

13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MK体育,MK(中国) 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 邮编: 15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