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疫情防疫号召,鼓励学生为家乡疫情防控工作贡献青春力量,食品工程学院与1月5日-2月20日组织开展“绘制家乡,勇担青春使命”主题活动。
我院青年学子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就近就便到乡村、社区报到,在有需要志愿者岗位的地方,助力当地相关部门开展防疫工作,做好疫情防控、科普宣传、心理辅导等服务类活动。除此之外,同学们积极为家乡建设建言献策,用青春谱写壮丽诗篇。
21级食科1班蔡思怡:
今年寒假我通过社区公益性招募,成为了一名公益性的社区工作者,因而有幸参上许多社区工作,服务社区,为社区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虽然我在社区工作的实践只有短短的四周时间,可是这段经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成为了我生命中极其重要的回忆,对此我也有许多心得体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参加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希望我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参与这次社区服务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假期时间有限,因此我格外珍惜这次工作的机会。
在社区实践的第一周,我主要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熟悉社区工作环境及工作内容。这一周社区的主要工作是进行疫情防控最新情况的宣传工作及继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我们需要进行社区宣传墙报的绘制和纸质宣传资料的制定,我负责墙报文字的书写及找文字资料,纸质宣传资料的辅助设计,文字的校对和内容的归纳整理,起初我做这些工作都十分的生疏,我几乎开始那几天每天回家都要自己去学习很多东西,并思考如何把所学用于实践。志愿时间,我也积极向工作的哥哥姐姐请教,认真学习,终于我有所收获,在工作上也能够做得更好了。
接下来几周的工作中,我秉持着“谁若只做了一半,就等于没有做”的信念,继续工作。在这几周里,由于疫情加重,我们社区加强了疫情防控工作,我们要对最近返回社区的人员进行登记,让从中高风险地区回来的人员积极主动去做核酸检测并让他们居家隔离。疫情的加重,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了打新冠疫苗对于现在的我们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近来能打疫苗的人员范围有所扩大,16 岁以上的健康青少年均可接种疫苗,60 岁以上的老人无疾病的也可接种疫苗,因此我们社区这一段时间的任务就是让没有接种新冠疫苗的居民尽快进行疫苗接种。我们的工作就是对居民进行线下线上的询问疫苗接种情况并积极呼吁他们去接种疫苗,在线下我们一般早上进行挨家挨户询问对接种疫苗情况和外地返回社区的居民登记,下午回工作地把这些数据进行录入与整理,以便疫情防控更好的开展,更好的保护社区居民的健康。在这几周里我参加了社区开展的关爱老人的活动,去陪老人聊天,帮助他们打扰卫生,给他们讲一些科学的健康知识等:我也参与了社区为小学生搭建的一个寒假学习班,小朋友可以在这里分享读书心得,进行图书交换阅读,学习一些课外知识。
四周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比如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同时搞好和同事之间的关系,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而对于大学生而已,敢干接受挑战是一种最基本的素质。虽然四周的实践活动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这些是我在大学课本上不能学来的。它让我明白什么是工作,让我懂得了要将理论与行动结合在一起,让我知道了自己是否拥有好的交流技能和理解沟通能力。而交流和理解将会是任何工作的基础,好的沟通将会事半功倍。
在这为期四周的实践活动中,我也深刻的认识到了当今社会只做“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大学生是不行的。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光有理论知识而不能与实际相联系也是绝对不行的,因此,必须要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有创新精神和奋斗精神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作者。同时,在这四周的工作中我也深刻的认识到社会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舞台,在那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通过社会实践,锻炼了我的能力,为以后走入社会提供了经验也让我们认识到了自身所欠缺的地方,激励我在今后的大学时光了认真学习弥补不足,让我们更好的走入社会。
以上就是我的寒假的经历和感受,希望用我绵薄的力量温暖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21级化学2班柴恒: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尽我所能去帮助他人。在政府的号召下,我毅然决然加入大学生志愿者团队,为自己的家乡贡献一份力量。虽然每天都只是从事维持秩序、录入信息以及卡点防控这些琐碎的事情,但是一想到自己可以站在防疫一线保护家乡,被家乡群众所需要,内心就无比自豪。
“您好,请佩戴好口罩,再测量一下体温,出示一下行程卡和健康码……谢谢您的配合。”在防疫的“第一扇大门”,我几乎每天都在对进出人员逐一进行查询健康码和体温测量。每天值班时不停地重复着这些话语,用乏味换取疫情防控的安全指数,虽苦犹甜。
我时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大会上对青年一代的教诲:“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从前疫情对我来说只是不断变动的数字和呆在家里的生活,现在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防疫工作者的不容易。在这次活动中,从彼此的不相识到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结识的不只是一群伙伴,更是心与心之间的相连。虽然我们仍然稚气未脱,但我们愿意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请缨参加到防疫志愿者工作中,为家乡的防疫工作贡献一份微薄力量,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
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如果再有召唤,我会继续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做好志愿服务工作,时刻绷紧思想之弦,坚决筑牢责任之堤,始终以最饱满的工作热情,最坚定的工作担当,面对每一次志愿服务活动。
通过这些天的志愿服务工作, 我深深感受到,哪有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回到学校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将来更好的服务社会。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22级食安1班唐喆:
2月2日,我参加了本地湿地公园管理局和生态环境共同组织的“保护湿地”活动,其后参与了“河长卫,保护湘江水”活动。志愿期间我参与布置湿地活动场所,分发道具,向路人分发传单,宣传保卫湿地,并参与了沿河捡垃圾的“低头行动”。活动结束之后,对于保护环境和青春少年担当,有了更深的看法。
我国湿地类型多样,面积大,生境独特,决定了其生物多样性富集的特点。湿地的功能:天然蓄水池、调蓄洪水、补充地下水……湿地面临的威胁:面积和服务功能损失巨大、水污染、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基因多样性)持续下降、物种入侵、洪涝灾害。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生态的重要性。也参与到保护湿地、保护环境的活动中来。
而青年,正处于正午的时候,仿佛有用不完的活力和魔力,来使人们对这件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践行青春担当,不仅仅是口头的口号或者想法,应该走入现实,走入国家所引导的方向上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就是我们保卫环境践行的准则。党的指导让国家和社会走向一条正确的,发展的道路,而又能走多远,则取决于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志愿服务中,我深记李顺秀会长所说的话“保护湿地,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对于自己对于国家对于未来,对于青年的责任”,我真正意识到这是一份责任,我将用青春践行担当,拿起属于我的接力棒,在奉献中快乐的成长!



食品学子用青春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充分展示出我院学生无私奉献,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学们不畏困难,不辞辛苦,在志愿服务中学习成长,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用行动谱写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