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 指标 |
二级指标 |
分值 |
A |
C |
试题质量 50分 |
命题依据 |
10 |
依据课程考核大纲命题,很好地体现大纲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
依据大纲和教材出题,基本反映了大纲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
题型、题量、覆盖面 |
10 |
题型多样,主、客观题比例合理,各单元的题型、题量比例适当 ,覆盖大纲90%以上,知识点分布合理 |
题型符合要求,但比例不太合理,知识点分布基本合理 |
试题容量 |
5 |
中等水平学生用80%考试时间答完试题 |
过多或过少 |
试题的难度 |
10 |
平均分在65-75分之间 |
平均分在50分以下或85分以上 |
试题的区分度 |
10 |
卷面成绩近似于正态分布,85分以上和60分以下在20%以内 |
卷面成绩80分以上和60分以下占60%以上,区分度不好 |
试题的认知性 |
5 |
记忆性试题<50%,解决问题类试题20%-40% |
记忆性试题过多,解决问题类试题过少 |
卷面质量 15 分 |
版式 |
2 |
试卷题意表述清楚、准确、严密,文字、标点、符号正确,图表公式规范标准,无政治性、科学性错误 |
出现错误≤1个 |
标准答案 |
3 |
标准答案准确、全面、简洁,简答题或论述题有答案要点。评分标准合理,对答题中的每一步骤或每一个要点均标明分值 |
差错率 |
10 |
试卷无错字、白字、漏字;题分设计无错误,各题应得分累加与总分相等 |
试卷评阅 20分 |
方式 |
5 |
密封、集体批卷;复核认真。 |
密封、个人阅卷;阅卷、复核为同一人。 |
质量 |
10 |
评卷符合标准答案,评分准确,无误判、漏判,核分错误<1% |
出现≤3%的误判、漏判、核分错误。 |
规范 |
5 |
阅卷标记、记分方法、评分要求、分数变动、签字等均符合学校要求≥95% |
符合要求的≥85% |
试卷分析 7分 |
内容 |
3 |
通过数据分析,进行知识掌握、能力培养等教学效果分析,得出定量或定性结果的教学反馈 |
仅进行基本分析 |
问题措施 |
4 |
通过分析、全面准确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
仅能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平时成绩 8分 |
过程考核 |
4 |
过程考核细目明确,操作性强 |
无过程考核细目,成绩给定较随意 |
平时成绩 |
4 |
平时成绩与期末试卷成绩大体成比例 |
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反差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