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与旅游学院学风建设方案

22-10-24 11:14 吴文雪 点击:


为持续深入开展我院学风建设工作,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规范学习秩序,进一步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改善学风不正、学风不浓现象,形成人人好学的优良学风,根据学校学风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我院各学科专业的特点,制定地理与旅游学院学风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良好的院风、学风为目标,以宣传教育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以强化管理为突破口,坚持管理与教育相结合;以教风带学风,以学风促院风,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建设目标

紧紧围绕学院发展建设,使学生做到身心发展健康、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自觉刻苦、理论联系实际、继承创新并重,形成“三无两好一高”的学风建设目标。(即:学生无旷课、无违纪、无挂科;学生学习风气好、思想品德好;学生综合素质高。)

三、组织领导

(一)成立学院学风建设领导小组

1、学风建设领导小组成员:

 长:郭红(院长)、方永秋(书记)

副组长:梁梦阳(副处级辅导员)

 员:董隽(地理系主任)、王朝晖(旅游系主任)、孟博(环境工程系主任)、邱红(教学秘书)、刘彤(学工办主任)、任立尧(辅导员)、王欣媛(辅导员)

2、学风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制定学风建设的总体方案和实施细则

2)对我院的学风建设进行指导和督察

3)组织班级学风建设评比工作

4)定期向学院汇报学风建设情况

(二)成立班级学风建设督导小组

1、班级学风建设督导小组成员:

 长:邱红、梁梦阳、刘彤

副组长:院学生会干部

 员:各班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

2、班级学风建设督导小组主要职责:

1)制定班级学风建设方案并负责实施

2)对本班学生的学风进行督查和处理

3)定期向学院汇报班级学风建设情况

四、主要措施

1、党政齐抓共管,加强学风建设。成立以院长、书记为组长,副处级辅导员为副组长,辅导员、教学秘书、系主任及学生代表组成的学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和协调全院的学风建设工作。督促和协调全院教师积极参与学风建设,以教风带动学风,以管理促进学风,以氛围培育学风,形成齐抓共管,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

2、建立学风建设三级责任人制度,明确责任,注重实效。学院党政一把手为学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学风建设负有宣传教育和管理的责任。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为直接责任人,对学风建设的各项制度、措施负直接责任。各系主任、辅导员、教学秘书为具体责任人,负责学风建设各项工作的布置、落实、考核和奖惩等。学生骨干,特别是学生党员要带头抓好学风,发挥表率作用。

3、转变教师观念,加大学生上课管理力度,整顿教学秩序,教师成为课堂纪律的第一负责人。定期召开教师大会全员宣讲学风建设的重要性,使老师认识到学风建设人人有责,切实抓好师德建设。要求每位教师对上课班级进行考勤,由学委认真填写迟到、旷课和事假学生的姓名。学院每星期进行统计,对缺课多的同学及时由辅导员进行批评教育。

4、积极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加强教师教风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强化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大学生评教力度,促使教师用心治学治教,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5、加强日常教育管理,形成以学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格局。在教育层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着力解决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等深层次问题,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强化学习内在动力。在管理层面,建立健全适应新形势下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按照一定的行为标准来进行,分层次、分阶段地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学风指导和管理。

6、建立反馈机制,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采取多种途径与学生家长建立沟通联系,通过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和定期沟通,把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现实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并做好学生的引导和监督工作,配合学校商讨具体的改进措施。

7、充分利用学生社团、教师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风建设。进一步挖掘现有做法,继续打造学生社团的影响力,努力将书本外鲜活的知识和教师科研内容融入学风建设,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二年十月二十四日

上一条:《MK体育,MK(中国)学生社团管理办法》 下一条:地理与旅游学院学生请假制度(试行)

关闭

Copyright ? MK体育,MK(中国)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

邮编:15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