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培训的第二天,上午聆听了盖笑松教授的讲座《儿童认知发展与小学数学教育》。盖教授的讲座真精彩,收获颇多。真令人羡慕,盖教授作为一个比我大不了几岁的70后,在学术上有这样高的造诣。
他讲座的形式比较新颖,从我们一线教师最关注的自身教学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引到他所研究的专业上,引导他所讲的课题,并能与我们进行互动,紧紧抓住了我们。在讲课时,盖教授从不看讲稿,只是依据简洁概要的提纲,就能条理清楚、生动讲解。可见他对自己所授的专业是多么熟悉,我想这就是人们所说、人人所追求得专业吧!他还有一种能把厚讲薄,把艰深晦涩的理论讲的 特别透彻明白的能力。所引用的例子都特别贴切,让人有一种顿悟般的感受。
从盖老师的讲授中我知道了数学的本质,数学是思维训练的学科,数学是人思维训练的体操,尤其是盖教授所讲授的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对我的数学很有意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我的数学教学很有指导意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让我了解了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关键期:懂得了学生学习时,我们当老师的要在他们将会不会时教,太早了是拔苗助长,太晚了学生已经学会了,就不用教了,最好的数学教学应该从经验——知识——技能。
从盖老师的讲授中,我懂得了培养学生反思,反省的习惯的重要性;知道了任何数学知识点的教学都要让学生经历由浅到深的过程。并且要有足够的变式,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到掌握所学的知识。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所经历的不同阶段:知道——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维果茨基德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我的触动很大。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上搭配好支架,让学生踩着这些支架达到发展的最高度,这将是我自己在今后数学课堂教学所要思索解决的问题。
下午,杨瑞松老师又为我们做了怎样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讲座。他所讲授的东西,我并不陌生。曾经在学校的校本培训上有过大致的了解,但通过杨老师的举例讲解,自己学会了怎样读懂教材,怎样去整合教学资源,不过由于时间限制,杨老师没有把这一讲座中的问题完全讲完,实在比较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