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简介 | 理论园地 | 文明导航 | 社会宣传 | 制度建设 | 校报专栏 | 常用表格 | 校史馆 | 联系我们 | 学校首页 
 
冰城之光│哈院十大特色点亮学子成才路
2024-07-02 14:56   (点击率:)

(文/邢珺)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办一流应用大学、建一流应用专业、育一流应用人才、搞一流应用科研为牵动,切实提升主干学科专业贡献力、增强优势学科专业竞争力、加快急需学科专业发展力,深入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科研管理改革、内控体制机制改革等措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为教育强国建设、省市高质量发展作出哈院贡献。

1.找准发展定位,聚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

学校作为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是一所突出理工科,以艺术设计和教师教育为特色,理、工、管、文、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城市大学。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定位和“三三五”发展战略,立足哈尔滨、面向龙江、辐射全国,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创意设计、城市建设、基础教育等行业领域培养了大批骨干教师、应用型技术人才,在黑龙江省素有“时尚创意设计研究重镇”“城市地下工程师培育基地”之称,享有“小学教师摇篮”的美誉。今年3月,学校已通过黑龙江省学位委员会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公示推荐,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

undefined

2.推动内涵发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同向发力

学校坚持“校城血脉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理工科突出,以艺术设计和教师教育为主要优势的学科专业布局。围绕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培育文化创意设计、建筑智能、教师教育、信息数据等7大专业集群,设置49个本科专业,涵盖8个学科、27个专业类。现有小学教育、地下城市空间工程、地理信息科学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数学与应用数学、音乐学、小学教育等3个专业教育部师范类二级专业认证。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小学教育专业获批国家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学校突出学生中心地位,坚持“课程是学校教学产品”的理念,积极推动课程内涵式建设,拥有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 44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项。

3.引才聚才育才,培养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

学校用好用活省市人才政策,创新教育评价机制,推动师资队伍内涵发展。现有专任教师735人,教授、副教授占比49.25%,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88.16%,其中博士占比27.35%。兼职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58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省教学名师、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人,国家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省级教育科学研究团队、市领军人才梯队13个。专任教师中“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52.5%,企事业兼职教师占比达到30.6%。涌现出87版《红楼梦》“夏金桂”扮演者杨晓玲,国家一流课程、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省教学名师安慧玉,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小学教育领域的“工程师”周淑红,省第十三届劳动模范、省科技进步奖获得者江守恒,国家一流课程、省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省教学名师王克朝,省美术协会副主席、冰雪人物画家王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高子清、王淑梅,省重点实验室负责人陶成云等一批又一批敬业爱生、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


4.科研实力跃升,创新性研究成果丰硕

学校着力提升应用型科学研究水平,持续产出高水平原创科研成果。学校有“地下工程技术实验室”“智能感知和智能软件实验室”和“寒区湿地生态与环境研究实验室”等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5个。近5年,学校获批省部级及厅局级项目300余项,在研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10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近1000篇,其中SCI、SSCI、CSSCI、北大核心等高水平论文6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4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250余部。科研成果获得梁希林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中国CCF科学技术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省文艺大奖等各类奖励近400项。学校是首批省级创新创造发展方向支持单位和省级专利快速预审受理备案主体单位。

5.深化产教融合,巩固创新创业教育优势

学校积极探索和构建新型校地、校院、校企合作关系和产教融合发展体系,与东软教育科技集团、红博商业集团、哈尔滨地铁集团等多家单位,形成了“企业订单班”“双培双促育才引智计划”“校企共育2+1+1”“校企合作定向委培”“培养高水平人才与产学研平台”等多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牵头成立黑龙江省教育法治学会依法促进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哈尔滨地铁(运营教育)产业学院联盟、哈尔滨绿色经济人才培养联盟等合作平台。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入选黑龙江省首批高等学校创意设计和双创融合示范基地,获批“黑龙江省创意设计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拟扶持项目”。近年来,学校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省级奖项227项,其中国家级铜奖9项,省级金奖21项,连续5年获黑龙江省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赛优秀组织奖。

6.入口旺、出口畅,“五育并举”培育时代新人

学校面向28个省市、自治区进行招生,2023年黑龙江省理科招生录取位次提升近6000名,生源质量逐年提高。学校坚持“五育并举”,构建“五育融合、五度驱动”育人体系,着力培养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高,有知识视野、有创新精神,专业能力强、应用能力强、就业能力强的“一高·两有·三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三年,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2222项,其中,国家级学科竞赛获奖369项,省级学科竞赛获奖1853项。学校冰球队获得“犀旺杯”第4届全国大学生冰球联赛甲B组冠军。学校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打造“全员抓、抓全员”就业工作格局,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开展“生涯体验周”“就业体验周”等就业指导活动,毕业生去向落实率逐年提高。2022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0.79%,位列我省本科高校第四位;2023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0.17%,位列我省本科高校第三位。信息工程学院毕业生刘彦阳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

7.强化教育赋能,全面服务区域地方发展

学校坚持“城市大学贡献城市,地方大学贡献地方”发展方略,不断提高教育服务支撑龙江、哈尔滨高质量发展能力,在冰雪艺术研创、龙江湿地生态建设、寒区工程技术服务等领域承担科研项目200余项。研编“固废制砂”系列地方标准项目,为我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牵头成立黑龙江省教育法治学会依法促进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哈尔滨市职业教育协会、哈尔滨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建立黑龙江湿地培训中心、黑龙江省旅游文化时尚产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黑龙江省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哈尔滨湿地研究院、哈尔滨绿色金融研究中心,与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共建哈尔滨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中心,与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龙广电快手融媒研修院,与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作共建哈尔滨地方经济发展法治建设研究中心。积极挖掘龙江文化、冰雪文化内涵,研创冰花瓷、冰雪陶等艺术产品,举办首届“中国冰雪•民俗文化与产业发展大会”、全国大学生冰版画大赛等多项冰雪文化活动,为哈尔滨地铁珠江路站、哈尔滨西站、进乡街站创作凸显北大荒精神、城市精神、老工业基地历史的大型主题壁画,学校黑龙江优秀精神文创展览馆获批“黑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学校组织承办亚冬会骨干教师通用知识培训班、亚冬会宾馆酒店行业英语培训班等多项亚冬会培训活动,遴选600余名师生志愿者,全力支持哈尔滨市办好2025年亚冬会。

8.加强国际交流,持续加大开放办学力度

学校围绕打造“向北开放之都”,积极推进跨文化学习互动,培育优秀国际化人才。增强对俄教育文化交流,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等10余所国外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合作开展语言实习实践项目。获批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汉语桥”团组线上交流项目,开展线上汉语教学、中华文化推广等冬令营项目,俄方青少年参与人数100人。学校举办黑龙江省首届中俄地方文化活动季——“俄罗斯功勋艺术家油画作品展”,选派师生广泛参与中俄文化嘉年华活动、中俄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节等活动。学校与韩国世明大学举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采取“4+0”或“3+1”两种培养模式每年招生100人,建有联合办学专属实验室和自习研讨室,定制化开展中韩师生文化沙龙、韩语晨读、社团活动等,学生通过韩语Topic4级即可获得推免韩国世明大学硕士研究生资格。

9.弘扬“三牛”精神,特色文化浸润师生心灵

在90年建设发展中,学校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一代代师生员工践行“崇德砺志、博学笃行”的校训,自强不息、砥砺奋进。广大教师弘扬传承“学高身正 严谨至善”的优良教风,学校完善教师师德师风工作体系建设,通过师德集中教育培训、典型人物事迹宣传教育、教师沙龙等,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激励教师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近三年,学校教师获评省级师德先进个人3人,市级“四有”好老师39人。学校着力培育“知行统一 勤奋求真”的优良学风,注重以思想启迪、规范管理、学业帮辅等激发学生持续学习动力,开展特色晚自习、学风建设“一院一品”活动和“优良学风标兵班”“文化学风双优良寝室”评选活动等,选树宣传省级“三好学生”、校级“三好学生”“丁香校园之星——学习之星”等先进典型,持续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10.校园环境优美,丰富完善教育教学资源

学校位于哈尔滨市西部核心区,占地面积 67万平方米,其中有32万平方米城市中心绿地,校园内有耕梦园、桃李园等多处文化景观,学校获评省级花园式单位和省级文明校园标兵。学校设施条件充足,现有180多个教学实验室和科研机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27亿元,生均经费3.31万元,图书文献、数据库和校园网络等公共服务体系完备。学校建设完善“一站式”学生社区,优化学生学习生活服务。学校教学实践基地丰富,有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学术交流基地,建有10多个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校企工作室等科研平台。学校拥有全省高校中最大及设施最先进的综合场馆——丁香剧场,可以满足哈尔滨芭蕾舞团日常训练,开展全校性艺术教学、社团活动、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专业技能竞赛、对外学术交流等大型活动。今年,具有游泳、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健身等功能的综合体育馆将投入使用。

金秋九月,我们在MK体育,MK(中国)等你!


编辑:李晓欢   审核:朱明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MK体育,MK(中国) 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 邮编: 15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