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党委《关于在全校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胡锦涛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讲话为内容重点,以师德师风、当代大学生荣辱观、道德观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加强师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在全校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不断增强师生的道德意识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提升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层次和水平,达到振奋精神、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推动工作的目的,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以迎接2007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重点的各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二、活动安排
本次宣传教育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1.学习宣传阶段(3月20日?4月10日)
总的任务是:深入学习,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
(1)深入学习,把握精髓。一是深刻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让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和深刻内涵。二是深刻认识和正确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本质要求及对于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提升道德水平、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现实指导意义。三是要把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同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关于加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文件精神及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思想道德、作风建设的讲话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准确把握党中央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要求的实质。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一是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阵地和形式,如校报、校园网络、广播、电视、文化长廊以及板报等,广泛进行宣传,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二是用二周的时间,开展集中宣传活动,通过各单位的宣传栏、板报、壁报以及组织宣讲等形式,全面启动、广造声势,营造浓厚的舆论和宣传氛围。
2.教育提高阶段(4月11日?5月31日)
总的任务是: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开展扎实的教育活动。
(1)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为重点,开展师德师风、职业道德大讨论活动(4月11日?4月30日)。在讨论中,要围绕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探讨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深入探讨新时期大学教育工作者如何按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重要论述要求,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的是非、善恶、美丑界限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探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从政廉德、勤俭节约及治理纠正不良师德师风和社会不正之风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学习讨论活动,明辨是非,自觉地坚持正确的,摈弃丑恶的,争做新时期德才兼备的教育者。
(2)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目标,开展师德师风、职业道德自我教育和提高活动(5月8日?5月31日)。紧密联系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对象和实际,通过学习对比提高认识,查找本单位、本部门以及个人师德师风、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以及工作作风、教风、学风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主要问题,自觉对照“八荣八耻”加以改正。领导干部要带头并引导广大教职工,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把“八荣八耻”转化为自觉行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3)以“八荣八耻”重要论述为导向,在学生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基本道德教育活动(4月11日?5月31日)。一是要发挥各级党团组织的领导作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育活动。针对大学生存在的法律意识不足、道德意识滑坡、信仰意识缺失等现象,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目标,开展是非、善恶、美丑界限的大讨论活动,自觉弘扬真善美,抵制假丑恶。通过大讨论、自查等形式,找出当前大学生树立荣辱观和基本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的共性问题和差距,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两个突破口,集中进行教育和提高。二是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功能,进行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教育,把自律和他律有机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广泛开展适合学生特点、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之既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又富有针对性、教育性。三是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结合起来,通过“两课”这个主阵地、主渠道,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四是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贯彻中央、省委加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和“学雷锋”等专项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精神文明建设和建立良好的学风、校风结合起来。形成统一部署,抓住重点,全面推进,有所突破的工作局面,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3.交流研讨阶段(6月1日?10月下旬)
总的任务是:总结经验、深入交流,研究、探索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的道德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1)总结交流(6月1日?6月20日)。前两个阶段结束后,利用一段时间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进行总结,树立典型。通过汇报会、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相互学习,共同借鉴,进一步形成完善教育机制。要在全校大力宣传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的典型事迹,以此推动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的精神文明建设。
(2)理论研讨(10月下旬)。通过调研,在初步摸清、查准问题的基础上,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理论研讨活动。要求各党总支、支部认真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者和专家学者撰写高质量的论文,集中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和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人生观、价值观问题进行理论研究,探索新时期荣辱观、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和途径。这项活动要求各党总支至少提交3篇以上论文,机关每个联合支部至少提交两篇以上论文,并于6月30日前送交党委宣传部。拟定下学期举办“社会主义荣辱观论坛”。
三、工作要求
总的要求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教育活动落到实处
在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中,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领导,切实摆上重要工作日程,认真贯彻党委“大事抓思路,落实抓细节”的工作原则,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1.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团委、工会等部门,按照职能分工负有以下工作责任:宣传部负责全校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的方案制定和宏观指导,对外和学校媒体的宣传报道工作,负责教职员工宣传教育活动计划落实和实施,负责师德师风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检查、指导工作;学生处、团委负责组织学生方面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计划制定和组织实施,负责组织全校性的教育活动,检查、指导各二级学院学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工会结合“三育人”工作,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纳入考核评比年度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活动之中;文明办和有关部门要把本次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作为校文明单位考核、评比的主要内容之一,重点考核。对不按党委要求组织实施和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单位、部门,视情况取消学校文明单位标兵或学校文明单位的评比资格。
2.各二级学院、图书馆党总支书记、机关各党支部书记为本次活动的第一责任人。按照党委通知精神和统一部署,负责制定本单位的宣传教育活动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行政领导对本次教育活动负有重要领导责任,要配合、支持党总支、支部书记共同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3.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师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要贯穿到教育教学管理的各项工作中。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要紧紧围绕着教学这个中心,围绕着2007教学水平评估这项重点工作来进行。通过宣传教育,达到振奋全校精神、提供思想保证、提升师生素质、促进各项工作的目的。各单位、各部门要重实效、抓落实,扎实推进,切忌搞形式主义,避免教育活动与教学、行政工作两层皮的现象,使本次宣传教育活动取得预期的效果。
党委宣传部
文 明 办
2006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