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巡礼

评估巡礼

  当前位置: 评建专题网 -> 评估巡礼 -> 评估巡礼 -> 正文

经济管理学院——守正创新,思政引领:经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信息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30日 16:12

近三年来,经济管理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根本任务,围绕学校“三三五”发展战略,在守正中保持航向,在创新中寻求突破,立足自身条件和优势特色,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经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着力培养“一高两有三强经管人才

一、以一体化思政为引领,开展全方位育人工程

实施党建培育工程”。学院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根本保障,推动各级党组织在人才培养中增强政治功能。开展“学思用贯通感悟真理,知信行统一谱写新篇”系列主题党日特色活动。教师第一党支部被学校确定为“双带头人”工作室培育项目,并获批校级党建“示范创建”工作样板支部。全面激发教师党支部开展政治引领,进行思想教育、宣传凝聚师生的主体作用。深化党业“品牌工程”。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打造经管思政讲堂,推出“红色金融”系列专题讲座活动,加入全国红色金融育人联盟。与哈尔滨市注协党委、上海浦发银行汇宾支行党支部、哈尔滨市南昌企业商会开展党建合作。围绕党建与专业融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先后开展了7项专题研究课题的立项与研究工作。推进思政“护航工程”。推动思政教育与学院重点项目建设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发挥思政教育带动作用,突出培育成果,强化创新示范。鼓励并指导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及教学团队 1 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 6 门,出版课程思政建设学术专著 1 部,荣获首届黑龙江省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大赛三等奖。

 

 

 

二、以一体化学科专业建设为总揽,加强集群化、数智化、绿色化内涵发展

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经济管理学院跨经济学、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开设财务管理、会计学、金融学、商务经济学4个本科专业。其中会计学是以智能会计为特色的首批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财务管理专业进入2024软科中国B类专业榜。商务经济学专业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设立的经管交叉型朝阳专业,2023年顺利通过学士学位验收。金融学专业经过14年的办学积累,目前形成了以绿色金融、农村金融、公司金融为三个学科特色方向的校级硕士点培育专业。加强新文科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面对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新命题、新挑战,学院加强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近年来,获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以及教研课题10余项,推动了新文科建设内涵式发展。推进金融商务专业集群建设。发挥金融学专业平台型优势,全面整合会计学、财务管理、商务经济学与金融学专业资源,推进不同专业的“金融课程群”建设工作,形成以“面向金融行业就业为导向”的金融商务专业集群融合发展方向,“面向省域金融行业的应用型金融商务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荣获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加快专业数智化转型步伐。对四个专业共同赋予了数智化的内涵,制定适应供给侧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系列数智化课程。成为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试点“金融科技虚拟教研室”成员单位、黑龙江省数字保险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全国跨境电商教育发展联盟黑龙江省分盟副理事长单位、全国农产品智慧冷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探索绿色经济人才培养新模式。牵头与六家单位共建“哈尔滨绿色经济人才培养联盟”;获批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授权的“哈尔滨碳能力市场建设基地”,并据此在各专业建设“碳金融与碳交易”特色方向,纳入2024版人才培养方案;成为哈尔滨碳普惠平台深度合作机构;以经济管理学院师生为主体发起“绿色金融,低碳生活” 校园倡议系列活动。

 

 

 

 

 

以一体化课程建设为载体,持续开展教学质量建设工程

推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持续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推动教材创新、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有专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持续开展“金课”建设紧扣教育部“两性一度”标准,对标国家和省级一流课程“双万计划”,重点培育多门专业核心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1 门(混合),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5 门(混合 4门、线下 1 门), 校级一流本科课程 5 门,2 门慕课课程首批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教材开发建设。紧跟时代前沿,支持教师编写和出版教材,近年来,出版教材10余部,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实践应用和成果推广等方面的深层次探索与创新。推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方式,建设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实践操作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取得突破,先后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案例1项,省教学创新大赛二、三等奖3项,多名教师在校级教学竞赛中获奖教师教学示范课获得高度评价

 

 

 

课程建设情况

四、以一体化平台建设为依托,切实加强产教科教深度融合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显成效成立经济管理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与哈尔滨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深圳华强高新产业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哈尔滨智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在学生实习就业以及校企共建教材、共同开发课程等方面开展了深入合作。加强科教融合推动学科平台建设。成立了“哈尔滨绿色金融研究中心”“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中心”,依托平台形成的研究成果已经显现,有效汇聚了研究力量,促进了专业特色的凝练,先后完成了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

 

 

 

 

五、以一体化文化建设为动力,构建“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格局

围绕“思想引领学风,明确为何而学”的价值塑造目标,开展了“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会与研讨会等活动,分团委与安静街道安良社区开展共青团和志愿服务共建,19会计2班团支部荣获“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称号。围绕“阅读培育学风,拓展学生视野”的知识传授目标,“秉诚信、重操守,学善思、行致远”的院训精神为引领,开展“诚信书苑”特色活动,积极组织第二课堂活动,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读书心得交流、“学霸笔记评选”等系列活动,深化班级文化建设,构建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在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组织的“书香龙江”阅读马拉松活动中,7名学生作品被评选为精品音频。围绕“专业带动学风,践行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目标,以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为牵引打造学生精品社团,形成“社团+创业”的育人模式,建有学分制学科社团各专业依托社团组织开展教学实践训练活动,每年选拔优秀队员参加学科竞赛,省赛获胜者还可以参加国赛。近年来,获得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0余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0余项。 通过大创项目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业创业能力,为学生顺利适应未来职业岗位需要奠定基础。

 

 

 

 

六、本科教育品牌更加巩固,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专业能力全面增强。通过系统学习经济学、管理学等核心课程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取得银行从业资格证、资产评估师证,会计师等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能够运用python、stata等数据分析和统计软件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应用能力显著提高。经过长期改革探索,学生实践创新成果丰硕,近三年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国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金融挑战赛一等奖黑龙江省第六届“衡信杯”大学生云端税务技能竞赛一等奖等国家级、省级学科专业竞赛30余项,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10项。就业能力持续提升。毕业生就业率连续3年保持在较高水平,各专业聚焦服务省域范围的就业率持续上升。涌现出一大批服务于哈尔滨市等地方经济的优秀校友,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

 

 

 

 

经济管理学院将继续坚持立德树根本任务,在守正中把稳舵盘保持航向,在创新中寻求突破、扬帆远航,未来坚定不移地走好三条路。走好深化发展之路,会计学专业开设“智能会计”特色方向,形成以产教融合实验班为载体的特色培养模式,向国家级一流专业迈进;深度建设财务管理专业资产评估方向,形成有效服务行业产业的鲜明专业定位在保持2024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B级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促进金融学专业深化建设,向省级一流专业迈进;商务经济学专业面向数字经贸方向聚焦数字经济时代的高质量发展走好特色发展之路,依托两大学科平台,在绿色经济领域持续发力,逐渐形成具有一定科研优势的学科发展方向与特色,并促进各专业在“碳交易”“环境会计”“碳资产评估”等领域形成各自的人才培养优势,提升办学的社会服务能力。走好进阶发展之路,以金融专业硕士点建设为牵动,不断汇聚资源、形成自身办学优势,提升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面向未来,学院将以新思路抢抓新机遇,以新作为实现新跨越,秉持初心、继往开来、再谱新篇!

版权所有: MK体育,MK(中国) 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 邮编: 15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