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活动专栏
 首页   活动安排   活动动态   六十周年回顾   征文选登   学校首页 
 
征文选登
当前位置: 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活动 > 征文选登 >
“四德并举”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科学理论的力量”征文选登(7)
2009-07-18  

MK体育,MK(中国)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教师 柳成行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十七大报告中把“四德”教育提到事关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高度,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指导性,为建设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所以实施“四德教育”是培育文明风尚的需要,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需要,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四德并举”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以“爱”为核心的社会公德建设

所谓社会公德,是指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公德是最基本的社会公共生活准则。它是社会公共利益的反映,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象征,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文明素质的主要指标之一。马克思曾经把社会公德称为 “简单的道德和正义的准则”。 如社会各界组织的“扶贫帮困”、“扶残助残”、“希望工程”和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都是社会公德的一种体现。

社会公德建设突出“关爱他人、爱护环境、奉献社会”三个方面。关爱他人。就是仁爱人人,对自己以外的人怀有一种善意和善良的爱心,在别人遇到困难或需要帮助的时候,力所能及地给与帮助和关爱。爱护环境。就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自觉搞好节能减排,维护公共绿地、公共环境不受破坏,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等绿化美化活动。奉献社会。就是把奉献社会作为企业的重要责任,自觉履行企业服务社会的义务。

二、以“诚”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是人们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职责和所从事的专门业务。职业道德是指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在整个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职业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社会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它是社会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职业道德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职业道德建设突出“忠诚企业、诚实敬业、诚信待人”三个方面。忠诚企业。就是对立身从业的工作单位忠心、忠诚、负责,尽心尽力,恪尽职守。诚实敬业。就是在就业和劳动过程中,求真务实,付出和奉献真实客观的劳动。诚信待人。就是要立足本职岗位,真诚地对待社会,真诚对待组织,真诚对待他人,真诚对待同事。

三、以“孝”为核心的家庭美德建设

我们知道,在人类社会中,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具体的家庭之中,上有父母,中有兄弟姊妹和配偶,下有儿孙。社会就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所组成。正像一个人的身体一样,它是由无数个细胞所组成。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也可以说是社会的细胞。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每个社会发展阶段,在每个国家,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很重视家庭教育。今天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指引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意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不可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家庭教育。因为它关系到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社会安定。家庭教育、道德建设搞好了,男女老幼的素质提高了,反过来又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即第一因素。所以,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我们必须重视家庭教育,注意家庭道德建设。

家庭美德建设突出“孝敬老人、爱抚幼小、和睦邻里”三个方面。常言说:“家和万事兴”。这虽然是一句老话,却有现实意义。现在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些人不能正确对待,把金钱看得高于一切。在利益的驱动下,出现了兄弟不和,把赡养老人看成是自己的负担,甚至遗弃自己的子女,远走他乡。这些都是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在家庭成员中,我们应当提倡“父慈子孝”,互敬互爱,家中有事,要多商量。在个别农村邻里之间,为了宅基地等一些小事,常闹得不和,甚至打架斗殴;街坊邻居也因一些日常小事,闹得“老死不相往来”。人一生下来,首先是在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古今中外,许多英雄模范人物和事业上的杰出人才的成长,无不刻着家庭教育的烙印。例如大家熟知的岳母刺字的故事,对抗金名将岳飞的成长,至今仍传为美谈。

四、以“贤”为核心的个人品德建设

个人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因素所构成。作为“四德”建设中的个人品德建设,是整个“四德”建设的基础。人品德建设不仅是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需要,而且还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因此,我们要不断将增强个人品德建设从社会教育督导性向个人行为修养性转化。

人品德建设突出“贤达高尚、豁达宽容、修身感恩”三个方面。贤达高尚:就是从每个人的思想修养、言谈举止、生活习惯等着手,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生境界,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奠定基础。豁达宽容。就是对人、对事不以自我为中心,善于换位思考。胸怀大志,坦荡无私。修身感恩。就是不懈追求自身的修养,常怀感念、感恩之心,树立对社会、对工作、对他人、对家庭的责任感。青少年是个人品德建设的重点群体。当今的信息时代使他们的思想尤为活跃,行为方式不具确定性,自主意识大为增强。公务员队伍也是个人品德建设的重点。其个人品德修养直接折射出党风、政风的好坏,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更是不能忽视。

加强个人品德建设,须多管齐下。一是应提高人们的道德认识。要使人们具备高尚的品德,就必须使人们了解和把握社会各个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了解和认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荣、什么是辱,然后才能有一个明确的道德实践方向。二是应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有了某种道德认识,还需要炽热的道德情感,需要有一种对善的执着追求,在实践中形成稳固的道德情感。三是应锻炼人们的道德意志。如果没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就不能在道德实践中克服困难,坚持善良和正义,抵制邪恶和私欲,也就难以形成高尚的品德。四是应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如果人们对于道德规范能够自觉遵守,乃至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个人品德自然能不断提升。

五、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是“四德”教育的实质。弘扬以“仁德”为核心的个人品德,四德建设的内容,只有个人品德是其根本,一个人如果品质底下,道德败坏,又何谈“孝德”、“诚德”、“爱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这四个道德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其外延由大到小,内涵由浅到深,共同构成一个完善的道德体系。在四德建设中,人的能动性及个人品德建设是事关重要的,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个人的修养特别是个人品德的修养是规范言行举止、建设和谐家庭、模范地做好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础。可以说,思想道德素质犹如石投水中引起环形水波一样,是四德建设的波源和基点。

“四德”建设乃是“以人为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体现为一种系列关系,个人品德是系列之始,亦即个人品德、修养、构建和谐家庭、建设和谐社会有内在的统一性,个人品德修养是社会公德的扩大,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个人品质的外化与扩大。不仅如此,在道德建设与人的关系中,人还是道德的体现者,只有个人具备优良品德修养才能由己及人,才能由己及家庭、集体和社会。

我们不仅要有建设四德、实现四德的愿望,还要具备实践的能力。为此,我们要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在全社会加强对人们的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增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信念和信心。5.12四川大地震是全中国人民难以忘记的,因为在山崩地裂的那一刻,无数我们的同胞离开了他们深爱的亲人,眷恋的故土,那是令天地为之悲鸣的灾难,我们经历过,我们感受过,同时我们也感动过,因为在那一刻,凝聚了全中华民族的力量,众志成城共同抗灾,献血的队伍阻碍了交通,赈灾的队伍从四面八方涌向汶川,那一刻全体中国人的目光在汶川聚焦,那一刻全中国人的心凝聚在一起,献出自己的爱心踊跃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涌现出了大批的抗震英雄,这就是爱的力量,这就是人们对社会的爱心,对社会的责任。只要心中充满爱,用爱的心灵和眼睛去感受和观察世界,那么整个社会到处就会是鲜花和笑脸,到处都是温暖和谐的阳光。

我们应该以“四德”作为我们的行为准则。学会宽容,学会关爱。以律人的心律己,宽己的心宽人。用我们每一个人的实际行动去弘扬“四德”,从而有效地提高自我实践“四德”的能力。

版权所有: MK体育,MK(中国) 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 邮编: 15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