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活动专栏
 首页   活动安排   活动动态   六十周年回顾   征文选登   学校首页 
 
六十周年回顾
当前位置: 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活动 > 六十周年回顾 >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
2009-06-08  

1949年-1952年。解放全中国的扫尾战斗,建立各地基层人民政权,抗美援朝。抓紧恢复生产,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达到中华民国时期的最高水平(1936年水平)。

1952年-1956年。抗美援朝胜利,土地改革,全国人大首次选举并制定《宪法》、《婚姻法》等重要法律,社会发生男女平等等深刻变化。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引进苏联技术设备开展大规模工业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农业合作化和城市资本赎买。建立了国有工商业的基本框架。

1957年-1961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讲话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讲话。人民公社。反右、大跃进,庐山会议。遭遇连续自然灾害,进行全面调整。

1962年-1966年。七千人大会和随后的经济恢复调整,农村四清运动,导弹和原子弹试验成功、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开展国防三线建设打下了西部工业的基础。

1967年-1971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并经历最激烈的文攻武卫三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林彪事件。工农业生产在困难中发展,国防和科级继续取得氢弹试验、卫星发射等重大成果。

1972年-1976年。重返联合国。邓小平复出,第一代领导人相继逝世,粉碎“四人帮”,唐山大地震。经济整顿、调整、恢复、提高,发明杂交水稻、研究运十大型喷气式客机。风庆轮事件——自力更生与引进的发展道路争论。

1977年-1981年。邓小平再次复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刑法》与恢复检察机关。大规模引进工业生产线,建设宝钢和石化企业,自发的农村改革开始。

1982年-1986年。农村改革高潮,城市改革起步,建立经济特区。粮食达到产量高峰,乡镇企业大发展,轻工业生产规模与产量大幅度提高,逐步改变了消费品偏少的情况。

1987年-1991年。“六四”事件与总书记变更,国际环境恶化。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价格改革闯关与价格双轨制,经济整顿过度导致负增长。

1992年-1996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房地产、开发区为代表的投资高潮,物价飞涨;提出两头在外的外向型发展战略。抓大放小的国企改革大规模进行,工人大量下岗。

1997年-2001年。亚洲金融危机,人民币不贬值影响出口。为刺激经济增长开始大学扩招收费、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商品化、新一轮投资高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2年-2006年。第三代领导集体正式接任。非典,提出科学发展观。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上市和不良金融资产剥离。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加大民生、社会发展和社保等支出,免处农业税并开始种粮补贴。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同时外贸纠纷大幅度增加。

2007年至今。环境资源对发展的约束凸显、破坏结果显现,强调节能减排的节约型工业化道路。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导致货币供应过量,长期低工资导致内需不振,石油、铁矿石等资源进口和低端加工品出口等外贸条件恶化。金融危机爆发并严重影响以出口拉动为主的国内经济增长。

版权所有: MK体育,MK(中国) 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 邮编: 15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