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活动专栏
 首页   活动安排   活动动态   六十周年回顾   征文选登   学校首页 
 
六十周年回顾
当前位置: 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活动 > 六十周年回顾 >
新中国成立60年—六大指标凸显中国国力由弱到强
2009-09-27  

国家统计局在共和国六十周年庆典来临之际,用六大指标凸显中国经济不寻常的变化——

一、综合国力实现由弱到强巨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统计显示,一九五二年,中国GDP只有六百七十九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甚小;到一九七八年增加到三千六百四十五亿元,只占百分之一点八;而到二00八年,一举突破三十万亿元,位居美日之后的三甲,当年一天创造的财富量超过了一九五二年全年总量。

扣除价格因素,二00八年人均GDP比一九五二年增长三十二点四倍,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三千美元。按世界银行划分标准,中国已由长期以来的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二、商品和服务实现由严重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变,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供给能力名列世界前茅

二00八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五万二千八百七十一万吨,与一九四九年相比,粮食产量增长三点七倍,人均产量增九成一;棉花、油料等产量均以数倍、十几倍增长计,谷物、肉类、棉花等产品产量稳居世界首位。

解放初期,中国钢产量、原油、发电量均居世界二十多位;如今,钢居第一位,发电量居第二位,原油产量居第五位,中国已一跃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三、经济结构实现由低到高、不均衡到相对均衡的巨大调整,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

建国初期,中国基本上是个农业国,到二00八年,第一产业由一九五二年的百分之五十一下降为百分之十一点三,第二产业由百分之二十点八上升为百分之四十八点六,第三产业则由百分之二十八点二大幅上升至百分之四十点一。

四、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实现由薄弱到明显增强的巨大飞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暂不说把“贫油”、“缺电”的帽子扔进太平洋,仅高速公路总长度超六万公里、移动电话用户逾六亿户,就足以说明此中变化之大。

五、对外经济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转折,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规模均跃居世界前列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位;一九七九至二00八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八千五百二十六亿美元,利用外资连续多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六、人民生活实现由贫困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一九四九年的不足百元,提高到二00八年的一万五千余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一九四九年的四十四元,提高到二00八年的四千七百六十一元。去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二十一点八万亿元,人均由一九五二年的一点六元增加到一万六千多元。

(摘自新浪网)

版权所有: MK体育,MK(中国) 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 邮编: 15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