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5日上午9:00,教育科学学院在1304会议室召开了2013年“抓、强、优”主题活动汇报会。校党委书记孙列兵、校长胡永昌、副校长樊千、副校长王骞、教务处处长田野、发展研究室主任刘振清、教育发展规划处的谷晓红和陈凤英等领导莅临汇报会。教育科学学院学院领导班子出席会议,方永秋书记代表教育科学学院做了题为“找准发力点,坚持内涵发展”的“抓、强、优”主题活动汇报。
方永秋书记在汇报中阐释了对“抓、强、优”主题活动的认识,对照“抓、强、优”主题活动精神实质和要求,进行反思,审视专业建设,深入分析了目前教育科学学院所面临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方书记着重从加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特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实力;继续深入开展教师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对基础教育的引领和研究;强化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构建完整的实践教育体系;加强教学条件设施建设,搭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基础教育的平台;加强党组织建设,抓教风带学风,强学风促教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六个方面阐述了主要的措施。方书记同时指出,教育科学学院的所有老师深刻认识到学校的“抓、强、优”主题活动责任感和紧迫感。教科院党政群团要形成合力,分工合作,做到目标明确,措施求实管用,坚持内涵发展,落实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汇报结束后,与会领导认为教科院落实“抓、强、优”主题活动能够找准问题,措施具体,并对教科院进一步发展提出中肯意见。
在会上,教务处就分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田野处长强调教科院小学教育专业要巩固原有基础,创新突破,突出特色,强化优势。而针对心理专业和学前专业师资薄弱的共性问题,田处长提出了整合资源,促进教学的解决措施。
王骞副校长首先指出教科院领导班子团结和谐,相互补台。同时提出了如何调动教师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打造团队?心理专业如何良性发展?以及小学教育专业如何实现“质”的飞跃?等亟待解决的课题,并着重强调了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建立县级实习实践基地校,实现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樊千副校长指出要做“精”、做“强”小学教育专业,制定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突出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社会需求的教师教育人才。强调心理专业要立足于地方,服务于中小学,为自己的发展寻求突破口。秉承“扶优改旧创新”的理念,樊校长指出学前教育专业要错位发展,立足于本科教育,要定位准确,寻求特色发展,要培养具有健康体魄和良好素质的优秀毕业生。
胡永昌校长强调要把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相连接,要深入研究教科院的整体发展框架,以办好并促进三个专业的发展。胡校长尤其强调了专业发展要做调查研究。小学教育专业要突出全科发展,学有专长;心理专业要明确培养目标,确定服务对象;学前教育专业要尝试多种教学方式,办出特色。全体教师要深入研究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和凝聚专业教师的积极性。
最后,孙列兵书记对教科院“抓、强、优”工作方案提出三点建议:1.加强对“抓、强、优”活动目的的理解,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围绕中心开展活动,突出“教育”核心,党政合力抓人才培养。2.强调做“精”师范是目标,专业发展要有充分的理论和实践的支撑。3.建议开展“抓、强、优”内涵建设年。要有忧患意识,研讨专业建设,理清专业发展思路。立足于特色应用型本科学校,厚基础,搏发展。
通过此次汇报会,教育科学学院更加明确了工作方向和目标。领导班子成员一致表示:要凝聚力量,形成合力,找准发力点,坚持内涵发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全方位、高素质的教师教育人才不懈努力!(教育科学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