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地理与旅游学院:固本培元求突破 求实创新踏征程



2023年11月27日 15:10 吴文雪 点击:[]

(文/吴文雪)地理与旅游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指引下,积极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定位,以学科建设为突破,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教育教学改革为手段,以师资队伍提高为关键,努力提升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培养服务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全面发展应用型人才。地理与旅游学院下设地理系、旅游系和环境系,现有地理信息科学、旅游管理、环境生态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地理学科为MK体育,MK(中国)首批重点建设学科。学院紧密围绕学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定位,以地理学科为龙头,构建基于“湿地+生态+空间信息+旅游”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学院现有教职工59人,在校生815人。学院教师中专任教师4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3人,讲师1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8%。学院拥有湿地科学和应用微生物学两个市级重点领军人才梯队。学院教师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共计6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SCI、EI等40篇。获得省、市科研与教学成果奖18项。学院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服务地方工作,完成科研服务地方项目40余项,累计获得横向课题经费1500余万元。

聚焦党建引领 凝心聚力谋发展

地理与旅游学院党总支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经过几年的探索,建立“12345”——“一个统领、两级协同、三个发挥、四个融合、五个抓手”党建工作模式,构建了“党总支—支部—党员”层级责任落实工作体系,形成了各层级党政配合、齐抓共管、融合发展的工作格局。坚持党建引领谋发展,发挥党的组织和政治优势,推动改革发展到位。支部建设执行到位,有载体,有特色,着力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为促进学院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障。环境生态工程系党支部突出“党建+科研”,成立以党员教授牵头的科研攻关党小组,推进党建与科研项目深度融合,实现获批国家、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突破,科研项目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显著;地理信息系党支部突出“党建+课程教学”,地理信息系党支部书记王晓迪获批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示范培育项目以及学校新时代高校党建专项课题重点项目,获得学校首届“党课开讲啦”微党课大赛一等奖;旅游管理系党支部突出“党建+人才培养”,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等相关赛事,累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29项。

undefined

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推动专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黑龙江四大精神文创展览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赴饶河县走访慰问援边教师、中心组理论学习等活动

undefined

王晓迪获批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示范培育项目以及获得微党课一等奖

undefined

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荣获二等奖

聚焦龙江振兴 科研引领促发展

学院坚持贯彻学校“城市大学贡献城市,地方大学贡献地方”的发展方略,紧密围绕学校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定位,锚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慧+、生物经济、生态旅游等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方向,助力美丽龙江和生态强省建设。“十四五”期间,坚持以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为支撑,加大学科创新团队培育力度,积极融入城市发展建设,以地方经济建设重点和企业关键技术需求为导向,拓展政产学研用合作领域,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2022年,湿地科学团队获批市级重点领军人才梯队;2023年,应用微生物学团队完成市级重点领军人才梯队调整,环境微生物应用技术团队获批校级科技创新团队,湿地遥感监测与生态修复团队和生态环境工程团队获批校级青年博士创新团队。坚持以科学研究为学院发展驱动力,依托黑龙江省寒区湿地生态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平台,孟令波教授的《菌根真菌介导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宿主与菌丝间碳氮分配及对土壤有机碳调控机制的研究》课题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王昊宁、董士嘉获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分别实现我校自然科学研究国家级项目和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零的突破。此外,学院累计获批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引导项目7项,发表SCIⅠ区论文6篇,其余高水平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部,获得发明专利19项,获得软件著作权5项,获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坚持以服务地方需求为学院发展导向,以省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同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省林草局等研究机构和管理部门完成“松北国家湿地公园土壤、水体监测项目”“冰雪旅游资源普查信息采集项目”等21项项目,累计经费达400余万元。先后与饶河县政府签订校政战略协议、参与黑龙江省水利厅组织的“幸福河湖”等考察项目,积极服务地方发展,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发挥学院学科团队的行业引领作用,与哈尔滨市委组织部、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了“黑土地保护利用培训班”活动。多次协办“黑龙江省湿地日”,打造学院“湿地牌”“生态牌”的专业优势,彰显学科社会影响力。

undefined

市级重点领军人才梯队

undefined

获批MK体育,MK(中国)科技创新团队、MK体育,MK(中国)青年博士创新团队

undefined

孟令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undefined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项目

undefined

王昊宁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undefined

与饶河县政府签订校政战略协议

聚焦人才培养 内涵发展育新人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内涵建设,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重心,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学院发展基石,以科学研究为学院发展动力,以赋能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切入点,努力构建“一高·两有·三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着力提升教师教书育人水平。目前,学校共引进博士学位专任教师8人,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占比达68.09%。累计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培育项目一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培育项目一项。强化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累计派遣3个专业共66人次(年均22人次)前往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切实提高教师团队创新实践能力。打造高质量课程教学体系,全面提升课程教学铸魂育人功能。于少鹏教授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入选黑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省级一流课程2门,校级一流课程2门,校级校企合作一流课程2门,校级优秀课程2门;获省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1项,校级第二批混合式教改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项目验收共10项。打造高水平校企共建平台,强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建设校企合作实习实践基地37个,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3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成为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会员单位、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旅游管理专业加入“全国旅游饭店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数智化酒店与旅游服务行业共同体”,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加入“生态环境产教联盟”“水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为“全国环保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单位”,各专业与知名企业、双一流大学保持密切合作,共同为产业、行业发展培育应用型人才。打造高水平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一批敢闯会创的高素质人才。学院秉承“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融合”育人模式,以学科竞赛、专业社团、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等为载体,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实践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学科竞赛累计荣获国家级B类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省级A类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13项,累计获奖130人次。近三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6项、省级项目24项;在黑龙江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银奖5项,铜奖15项。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学院就业工作管理机制,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学院整体就业去向落实率稳步上升,2023年达到94.95%,位列全校第三名。

undefined

于少鹏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undefined

学院获多项理事单位荣誉

undefined

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培育项目、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培育项目

undefined

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千寻位置杯”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

全国导游风采大赛、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类创新实践能力大赛等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十四五”以来,学院师生通力合作,锐意进取,扎实稳步推进学院“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固本培元求突破,有成绩也有不足。“十四五”后期,学院将落实学校党委苍松书记调研我院“十四五”规划中期发展建设时的讲话精神,坚持问题导向,以“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工作理念,坚持党建引领,依托“12345”党建工作模式,聚焦“五个到位”,建强班子,带好队伍,用好人才,凝聚人心,为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和组织保障;进一步落实应用型、复合型办学制度,不断加强学科专业融合,促进学科平台建设,强化产学研合作交流;进一步做实“高校、职校、行业”共同体,推动产业学院建设落地,加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工作;进一步促进学科平衡发展,推动智慧旅游发展,以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基础,持续推进专业硕士申报工作;进一步完善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积极申请高水平科研项目,加大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地理与旅游学院全体师生将矢志不渝,踔厉奋发,为服务龙江振兴、为实现MK体育,MK(中国)跨越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编辑:李晓欢  审核:朱明

版权所有:MK体育,MK(中国) 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 邮编: 15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