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优化建设黑龙江省专业技术领军人才梯队工作的通知》(黑人社函〔2024〕332号)精神,我校二级教授、副校长于少鹏领衔的“湿地科学”专业市级重点领军人才梯队,经过专家评审与答辩等严格遴选程序,成功获批为省级专业技术领军人才梯队,实现了我校省级专业技术领军人才梯队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是我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又一里程碑。梯队在湿地科学领域的学术实力和科研水平,彰显了我校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方面的卓越实力,也凸显了学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和引领力。
“湿地科学”领军人才梯队自成立以来始终以黑龙江湿地大省、哈尔滨国际湿地城市建设为背景,践行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了独特的寒区湿地研究优势与特色,拥有寒区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湿地生态遥感与虚拟仿真技术、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及疫源研究、基于保护优先的黑龙江省湿地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哈尔滨湿地生态旅游文化体系构建五个稳定的核心研究方向。梯队成员16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占比87.5%。拥有由中国科学院及国内知名高校湿地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顾问团队,与国内外顶级湿地专家保持着密切的学术联系。
梯队在我国寒区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虚拟仿真建设以及科技服务地方领域极具影响力。湿地研究成果被19个湿地公园及自然保护区采纳应用,并助推12个湿地成为国家级湿地。除纵向项目外,近5年为地方开展科技服务横向项目24项,到账科研经费732.8万元;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70余篇;获26项发明专利和软著;与哈工大共建国际持久性有毒物质研究分中心;获得梁希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12项奖励;获批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梯队政府智库作用凸显,提交研究报告、提案20余个,多次获得省市领导批示、相关部门落实。
梯队带头人带领梯队部分成员在野外开展湿地生态环境研究
梯队带头人于少鹏教授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湿地生态保育与功能开发专委会副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湿地专委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学部网络评审专家、省寒区湿地生态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省一流本科专业带头人、省虚拟现实科技学会副会长。带头人自2011年起创建湿地研究平台,聘请刘兴土、马建章等院士为名誉院长,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等单位共建哈尔滨湿地研究院,2017年列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黑政办规〔2017〕61号)支持共建的科研创新领域,并于2019年获批为黑龙江省寒区湿地生态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
此次“湿地科学”人才梯队获批省级领军人才梯队,是在学校党委与行政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努力建成“城市特色鲜明、区域一流应用的哈尔滨大学”的重要成果。未来,我校将继续加大对梯队建设的支持力度,着力优化科研平台,力争在湿地科学领域打造具有国家影响力的学术高地。
2024年,我校亦有两支人才梯队分别获批为新建市级重点和市级领军人才梯队,分别是以季连帅教授为梯队带头人的“民商法学”专业梯队,以王淑梅教授为梯队带头人的“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专业梯队。学校将切实加强省、市级领军人才梯队队伍建设,凝练研究方向,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