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哈尔滨冰天雪地,而地理与旅游学院A7308会议室内温暖如春,气氛热烈,这里是两场学术报告会的现场。应地理与旅游学院、黑龙江省寒区湿地生态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湿地研究院邀请,原国际湿地主任陈克林研究员,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西南林业大学田昆教授分别做了《践行湿地公约合理利用之原则》、《新时代高原湿地保护管理的挑战与对策》两场报告,报告会由于少鹏院长主持,全体专业教师和150余名相关专业学生通过现场和腾讯会议聆听了讲座。
陈克林研究员曾任原国家林业部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处长、副司长,分管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自然保护区管理处。1996年伊始负责国际湿地在东北亚地区的工作,是湿地公园建设理念的发起者,湿地公约的提出者,主要从事湿地生态保护、湿地水鸟栖息地研究。田昆教授为原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西南林业大学湿地学院首任院长、滇池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站长、高原湿地科学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人才,林业百科湿地卷主编,Wetlands副主编。主要从事湿地生态、土壤生态、恢复生态及自然保护研究。
陈克林研究员从湿地的三大效益谈起,介绍了湿地公约的创始人卢克 霍夫曼的杰出工作及国际《湿地公约》的历史与发展,重点阐述了《湿地公约》的三大要素及达成目标,即国际重要湿地管理、合理利用湿地和开展国际合作。以两个典型案例阐释了践行《湿地公约》合理利用湿地的原则与方法;以“香港米埔”国际重要湿地管理的成功案例剖析了湿地管理应达到的目标;以“九寨沟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过程”、湿地管理局和社区之间双方共赢局面的形成,探讨了湿地管理的创新思路。
田坤教授讲座内容主要包括我国高原湿地概况、高原湿地面临的威胁与挑战、高原湿地保护与管理三方面。“何为高原湿地,高原湿地有多重要?”,田教授通过大量图表和专题地图展示了四大高原湿地资源分布和特殊生态功能,重点剖析了高原湿地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尖锐矛盾的严峻形势。认为高原湿地的生态保护与管理迫在眉睫,需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开展退化湿地综合治理,对四大高原湿地采取不同措施,转变湿地合理利用思路,更新发展观念,开展高层次的生态旅游,妥善解决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两者间的矛盾。
两位专家侃侃而谈,讲座历时3个多小时,内容新颖,语言生动幽默,其创新理念对我院寒区湿地生态与环境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哈尔滨湿地研究院未来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于少鹏院长认为学术报告内容干货满满,要求与会教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理念,牢记黑龙江省“生态强省”、“旅游强省”战略目标,不断开拓创新,在服务龙江生态和旅游发展中贡献力量。




科技处
地理与旅游学院
黑龙江省寒区湿地生态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湿地研究院
2020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