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总体运行情况
3月4日,我校教学工作有序开展,教师及学生教学反馈良好,除极个别平台有延迟、卡顿外,整体网络环境趋于稳定。教师线上教学愈加熟练,学生到课率不断提升,线上教学工作逐渐进入“平稳期”。
当日,全校共有202名教师授课,共开出188门课程,其中直播课程172门,占比91.5%,总开课294门次。学生应出勤11681人次,实际出勤11656人次,整体到课率为99.8%,有4个学院学生到课率达到100%。(详见下表)
序号 |
学院 |
开课门数 |
直播 课程门数 |
开课 门次数 |
应出勤 人次数 |
实际出勤 人次数 |
到课率 |
授课 教师数 |
1 |
地理与旅游学院 |
8 |
8 |
10 |
524 |
523 |
99.8% |
8 |
2 |
工学院 |
22 |
22 |
29 |
1172 |
1169 |
99.7% |
22 |
3 |
教育科学学院 |
9 |
7 |
12 |
569 |
569 |
100.0% |
9 |
4 |
经济管理学院 |
12 |
4 |
18 |
902 |
902 |
100.0% |
12 |
5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8 |
18 |
18 |
1821 |
1819 |
99.9% |
14 |
6 |
食品工程学院 |
10 |
10 |
11 |
558 |
558 |
100.0% |
10 |
7 |
体育学院 |
11 |
7 |
14 |
434 |
433 |
99.8% |
10 |
8 |
外国语学院 |
20 |
20 |
28 |
852 |
850 |
99.8% |
17 |
9 |
文法学院 |
21 |
19 |
23 |
1474 |
1470 |
99.7% |
18 |
10 |
信息工程学院 |
24 |
24 |
52 |
2686 |
2676 |
99.6% |
43 |
11 |
艺术与设计学院 |
13 |
13 |
35 |
441 |
441 |
100.0% |
18 |
12 |
音乐与舞蹈学院 |
20 |
20 |
44 |
248 |
246 |
99.2% |
21 |
总计 |
MK体育,MK(中国) |
188 |
172 |
294 |
11681 |
11656 |
99.8% |
202 |
开学三天来,学校上下积极响应教育部、省教育厅“停课不停学”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各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履职尽责,任课教师竭尽所能努力为学生们提供了高质量的教学与指导。
二、各学院“教与学”的典型事例
体育学院王瑞青老师在授课前为同学们送上了一封亲笔书信,信中表达了对同学的思念、关爱,也鼓励同学们珍惜时光,潜心向学,真正做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新时代的大学生。授课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出勤率达到100%。在对学生回访调研中,学生们对王老师非常满意,也对课程的学习表现了极大的热情。抗疫有“爱”,这种发自内心的关怀不仅拉近了与学生们的情感距离,也点燃了学生们对求知路上的渴望。

地理与旅游学院王晓迪老师是进入我校不足5年的年轻博士,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常常被暖暖称一声:“晓迪老师”。面对疫情,王晓迪老师在2月初便开始不断地深入对比不同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的优势,最终选择利用中国大学生MOOC的异步资源,超星平台丰富的多种课堂互动,腾讯会议的网络直播和微信群的及时有效沟通优势,形成了“四平台资源于一体”的优势互补线上教学模式。王晓迪老师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广泛应用进行讲解,将“全国人民每天最为关注的疫情地图是如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实现的?确诊病例发展趋势图如何制作?” 等一系列热点问题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通过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们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教育科学学院面对授课方式的转变,做了充足的准备。教育心理教研室的教师不断在大学mooc、智慧树、优课联盟等平台搜集优质慕课作为课程资源、异步spoc和拓展资源。孙晨红、张春宏、王睿、徐祖胜等老师教师还以EV录屏等方式上传自制小视频,作为学习资源或补充资料,拓展学生学习资源。孙学玉老师为学院教师进行了应对新冠疫情网络教学培训,对教师们的录课、建课提供了有力指导和帮助。学前专业刘春梅老师的《儿童沙盘游戏》和刘翀老师的《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在遇到网络拥堵后,启动预案成功的解决了所遇问题,保征了教学秩序,圆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17级学前1班课后反馈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师生共同在线上组建课堂,这样的线上授课方式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和老师的沟通,只要我们在平台里提出了疑问,老师都会及时为我们答疑,在学习中如果有不太理解的地方,也能反复观看教学视频,相信我们在疫情期间会慢慢适应这种学习模式。
外语学院大学英语教研部在正式开课前一周就已与学生取得联系,指导学生对学习所需软件的注册和使用,并建立QQ群或微信群,确保课堂教学“有备胎”。开课前,刘妍、李人侠、杨帆、赵冰老师等分别与学生进行了模拟演练,师生均为确保教学进程的顺利完成做好准备。除常用的智慧树、雨课堂等平台外,大学英语教研部教师还在课程中分别应用了U校园、I学、We Learn等软件和“词达人”公众号,在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搭建SPOC。
为了在战“疫”关键时期,发挥好思政课思想引领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老师多措并举,努力打造云端上的思政“金课”。王莹老师在教学环节上设计了“思政课战疫大讨论”专题活动,定时发放疫情主题讨论、任务点观察、在线抢答、选人提问、在线讨论、总结测验等多种方式,既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又有效地防止了学生们的怠学、惰学。在课程总结时,她勉力同学们要做顾大局怀大德的守护者、做宅其身抱道行的求知者、做严防控守纪律的明智者,在这场疫情大考中更好地展现青年学子应有的使命与担当。

信息工程学院吕姝慧老师在2月3日接到学院全面做好线上教学准备工作的通知之后,迅速投入到了工作岗位中。作为教务办公室主任,承担着全院课程调整、发布疫情消息、统计签到、提交报表等多项行政工作。她反复与教师核对课程信息、统计课程授课平台,全院307门次的的线上课程调整无误之后,又帮助教师和学生进行账号注册、在线测试等工作,得到了全院教工的一致好评。

众志成城,守望相助,每一个忙碌的身影,每一个岗位的坚守,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力量、增添着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