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MK体育,MK(中国)

MK体育,MK(中国)网络开学第一周教学运行调查及质量监控分析报告

浏览量:时间:2020-03-13

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打好防控总体战阻击战,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有关文件精神,把推进在线教学作为当前学校中心工作科学谋划、逐一落实、稳步推进。学校相继制定实施《2020年春季学期延迟开学教学工作方案》《线上教学组织与管理办法》,在线上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过程管理、教学平台保障、师生信息技术培训等方面精准施策、多措并举,依托校内外优质教学平台,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线上教学活动。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开学第一周,线上教学运行有序,质量监控有效,技术保障有力,较好完成了第一周线上教学的各项任务。现对第一周的线上教学成效进行总结和分析,报告如下:

一、线上教学总体情况

1.课程开出情况

学校开学第一周(32日~6日),全校共有635门课程、2263个课堂线上开课,主讲教师516人,到课学生83459人次。教师授课形式呈现多元化趋势,通过直播教学、录播教学、线上研讨教学、SPOC教学、MOOC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线上教学。其中采用直播教学的课堂有1382个,占61.1%。部分课程在线上授课中,因全国各级各类院校纷纷开学而出现了网络平台拥堵、卡顿,无法登陆等情况。授课教师均能够及时改用备选方案,更换平台完成授课任务。

各学院线上教学第一周数据统计表

开课单位

课程数

课堂数

全校占比

学生人次

全校占比

教师数

食品工程学院

47

81

3.6%

3848

4.6%

24

信息工程学院

73

209

9.2%

10720

12.8%

63

工学院

45

96

4.2%

5869

7.0%

34

地理与旅游学院

53

176

7.8%

7124

8.5%

55

经济管理学院

15

85

3.8%

8706

10.4%

26

体育学院

58

89

3.9%

4913

5.9%

36

教育科学学院

16

46

2.0%

1785

2.1%

14

文法学院

77

250

11.0%

10385

12.4%

64

外国语学院

105

215

9.5%

13141

15.7%

58

马克思主义学院

46

266

11.8%

11332

13.6%

57

艺术与设计学院

45

274

12.1%

4008

4.8%

47

音乐与舞蹈学院

54

474

20.9%

1545

1.9%

37

教务处

1

2

0.1%

83

0.1%

1

总计

635

2263

100%

83459

100%

516

2.平台使用情况

为保证线上教学顺利进行,学校在开学前两周对课程资源平台进行了系统维护测试,并与中国大学慕课、学堂在线、智慧树网、超星学银在线、优课在线等平台进行了有效沟通对接,同时引导教师重点关注腾讯会议、腾讯课堂、钉钉等平台,尽最大可能减少网络拥堵对线上教学造成的影响,教师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使用。

开学第一周,教师主要使用腾讯会议、腾讯课堂、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钉钉等授课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此外教师还采用学习通、雨课堂、知到、微信、QQ群作为在线教学的辅助平台工具。绝大多数教师授课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不再是单一平台或单一模式,而是根据课程教学的内容、特点及自身对教学信息化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采用综合手段授课,逐渐摸索出“教学平台+直播平台+微信群”等组合授课模式,平稳渡过线上教学试运行。

线上教学第一周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情况一览表

序号

平台名称

课堂数

占比

1

超星学习通(辅助工具)

793

31.7%

2

腾讯会议

599

24.0%

3

QQ群聊(辅助工具)

281

11.2%

4

中国大学MOOC

237

9.5%

5

微信群聊(辅助工具)

143

5.7%

6

腾讯课堂

120

4.8%

7

钉钉

107

4.3%

8

智慧树(知到)

87

3.5%

9

MK体育,MK(中国)大学生自主学习平台

33

1.3%

10

学堂在线(雨课堂)

14

0.6%

11

ZOOM

6

0.2%

12

优课联盟等及其他课程平台

78

3.1%

总计

2498

100%

1)中国大学慕课(爱课程):第一周,我校教师在中国大学慕课(爱课程)平台开课运行课程达到237门,通过同步和异步SPOC、直播课等形式开展网上教学。

2)校内课程平台:学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校内课程资源平台建设,截至目前,平台注册课程2230门,成为稳定的校内网络课程资源中心。开学第一周,平台总访问量超过15万人次,其中教师访问1670人次,学生访问157615人次。


3)优课联盟平台:学校不断加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已有19门课程在全国地方本科高校优质课程联盟(优课联盟)、智慧树、学银在线及黑龙江省高校优质课程联盟平台上线运行。本学期,19门上线课程全部面向社会开放,国内所有高校学生均可在线学习,以实际行动助力全国高校师生线上教学。开学第一周,已有16152人参加选课学习。同时,教师通过优课联盟,创建校内SPOC课程27门并于开学第一周投入使用。

4)直播平台:教师线上教学选用最多的直播平台是腾讯会议、中国大学慕课(爱课程)、腾讯课堂和钉钉。这些平台不是专门为在线教育量身打造,但其超强的稳定性、流畅性和易操作性赢得广大师生的认可。第一周,四个在线平台直播流畅,画面语音清晰,数据延时较短,整体运行平稳。

开学第一周直播课分学院统计数据一览表

开课单位

课堂数

直播课堂数

占比

食品工程学院

81

73

90.1%

信息工程学院

209

177

84.7%

工学院

96

27

28.1%

地理与旅游学院

176

59

33.5%

经济管理学院

85

83

97.6%

体育学院

89

81

91.0%

教育科学学院

46

24

52.2%

文法学院

250

212

84.8%

外国语学院

215

110

51.2%

马克思主义学院

266

140

5236%

艺术与设计学院

274

135

49.3%

音乐与舞蹈学院

474

261

55.1%

教务处

2

1

50.0%

总计

2263

1383

61.1%

5)学习通作为一款智慧教学APP,以其强大而实用的在线教学辅助功能,赢得任课教师的认可,成为我校线上教学智慧辅助工具的首选,占比达31.7%

二、线上教学质量监控

1.网络教学课程抽检情况

开学第一周,校领导、院领导、院督导和职能部门持续检查教师的网络在线课程。一周内共抽查课程403门次,占开课总门次数的19%


2. 校院两级督导评课情况

1)校级督导、督查员评课

校级教学督导、督查员对二级学院线上课堂进行随机评课,第一周共评课66门次,覆盖了所有二级学院。课程评价结果中优秀和良好课程共65门,优良率为98.5%。在评课过程中,校级督导和督查员感受到教师们极强的责任心。教师们的课件PPT制作精良,直播平台操作熟练,师生互动充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线上教学的优势。任课教师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拼搏精神,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教学中,疫情无情人有情,想见未见屏中见。


2)学院督导评课

各学院督导线上共抽查课程289门次,平均每天抽查约58门次,各学院抽查课程数量情况如下图所示。检查过程中总结教师线上授课的优点和特色,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改进意见,建议教师丰富线上教学资源,创造条件改善直播效果,选择不卡顿流畅的教学平台,如腾讯会议;建议教师充分利用线上平台互动性强的特点,丰富课堂讨论的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建议加强线上教学的管理,监督好学生的课前预习和在线听课状态。

3.教师与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质量分析

开学第一周,学校面向学生和教师开展了“网络教学情况调查问卷”,截止第一周周日,共收回学生有效问卷10210份,回收教师有效问卷488份。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教师自评网络教学效果


①数据结果:教师在进行网络教学时,所使用的主要平台依次为腾讯会议、超星、微信群聊、中国大学MOOCQQ群、腾讯课堂等。

教师对网络教学平台、工具和技术的掌握来源有学校或学院的指导和培训,有平台技术人员的指导、使用手册或说明,还有向教研室其他老师请教等。


教师开展网络教学的方式,主要包括直播教学、线上研讨教学、SPOC 教学(即使用MOOC资源开展校内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录播教学等,79.71%的教师愿意采用直播教学的方式。


教学效果调查显示,有近10%的教师认为线上教学效果超过线下教学,有近39%的教师认为等同于线下教学,有近44%的教师认为线下教学好,有近8%的教师认为线下教学效果要好于线上教学。


②数据分析:

课程类别与网络教学使用平台交叉分析

课程类别与网络教学资源来源交叉分析

所在二级学院与学生预习情况交叉分析


二级学院与学生互动情况交叉分析


方差分析:对“所在学院”与“网络教学的效果与线下教学效果相比”的方差分析。

不同学院的网络教学效果比较

学院

N

均值

标准差

标准误

均值的 95%

置信区间

极小值

极大值

上限

下限

外国语学院

53

2.3396

.70557

.09692

2.1451

2.5341

1.00

4.00

食品工程学院

45

2.5333

.72614

.10825

2.3152

2.7515

1.00

4.00

文法学院

55

2.2727

.82674

.11148

2.0492

2.4962

1.00

5.00

马克思主义学院

24

2.7500

.79400

.16207

2.4147

3.0853

1.00

4.00

经济管理学院

50

2.8800

.82413

.11655

2.6458

3.1142

2.00

5.00

艺术与设计学院

46

2.2826

.65534

.09662

2.0880

2.4772

1.00

4.00

音乐与舞蹈学院

36

2.0556

.79082

.13180

1.7880

2.3231

1.00

5.00

工学院

56

2.6250

.77606

.10371

2.4172

2.8328

1.00

5.00

信息工程学院

46

2.5000

.80966

.11938

2.2596

2.7404

1.00

4.00

体育学院

14

2.4286

.93761

.25059

1.8872

2.9699

1.00

4.00

教育科学学院

34

2.8235

.93649

.16061

2.4968

3.1503

1.00

5.00

地理与旅游学院

26

2.8462

.78446

.15385

2.5293

3.1630

2.00

4.00

总数

485

2.5113

.81716

.03711

2.4384

2.5842

1.00

5.00

方差齐性检验:

不同学院的网络教学效果比较

Levene 统计量

df1

df2

显著性

.803

11

473

.637

ANOVA

不同学院的网络教学效果比较

平方和

df

均方

F

显著性

组间

29.817

11

2.711

4.370

.000

组内

293.370

473

.620

总数

323.188

484

分析可知:从方差齐性检验表中可以看出,Levene统计量为0.803,显著性水平为0.637,由于显著性水平大于0.05,所以可以接受分析变量在自变量的各个不同影响因素上的颁布是等方差的假设。AVONA表是方差分析的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F值为4.370,显著性水平为0.000。由于显著性水平远远小于0.05,可以认为不同学院的网络教学效果是有显著差异的。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学院的网络教学效果与线下教学比较的均值情况。经济管理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认为网络教学效果比较好。

③教师问卷反映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问卷显示教师关注的主要问题,一是认为在网络教学中遇到最大问题的是无法及时观测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二是网络教学平台的不稳定、互动环节难开展;三是与常规教学相比,长时间网络授课易疲劳等;四是网络硬件条件不足、对于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学工具不熟悉、家庭环境不适合进行网络教学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仓促开展线上教学的客观局限性。

教师的主观建议去除空白内容,有效条目共360条,对有效条目作词频分析,除常用词外,教学、网络、平台、学生、资源的关注度比较高。

词云488

2)学生自评网络调研结果

①数据结果调查显示,学生主要通过电脑和手机开展网络教学,使用手机的比例约占69%,使用电脑(含平板电脑)约占30%

选项

小计

比例

手机

7135

69.88%

电脑

2462

24.11%

平板电脑

519

5.08%

其他

94

0.92%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0210

对于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熟练度方面,绝大多数学生表示会使用教学平台,能熟练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占到近77.49%

关于网络教学使用的沟通方式方面,绝大多数师生都建立起了微信群,部分师生也通过QQ群和邮件进行联系。

调查学生比较喜欢的教学方式,学生比较倾向的平台依次是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超星学习通、腾讯会议、腾讯课堂、QQ群聊直播、钉钉、雨课堂以及其他课程平台。

选项

小计

比例

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

7171

70.24%

雨课堂

1237

12.12%

学校课程平台

743

7.28%

超星学习通

8948

87.64%

腾讯会议

8492

83.17%

腾讯课堂

3073

30.1%

企业微信会议

461

4.52%

QQ群聊直播

3585

35.11%

微信群聊直播

978

9.58%

钉钉

2526

24.74%

ZOOM

430

4.21%

斗鱼直播

111

1.09%

其他

1244

12.18%

未使用

131

1.28%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0210


关于“网络课程一般需要用到多少个教学平台”问题,近88%学生选择了2个及以上,41%数选择了3个及以上,说明学生需要掌握的教学平台数量比较多。

选项

小计

比例

1

920

9.01%

2

4753

46.55%

3

4243

41.56%

未使用

294

2.88%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0210

在网络课程用到的教学方式问题上,依次是直播教学、SPOC 教学、线上研讨教学、录播教学、学生自主学习。

选项

小计

比例

直播教学(实时音频或视频直播授课,学生在线实时听课)

8540

83.64%

SPOC教学(学生课前学习中国大学MOOC、超星、智慧树等平台上的MOOC课程资源,线上进行难点讲解、分组讨论、习题讲解等)

5148

50.42%

线上研讨教学(教师课前通过校内课程平台等渠道提供PPT、音视频资料、作业、思考题等给学生学习,线上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学生讨论、答疑、互动等)

5077

49.73%

录播教学(课前学生通过教师录制好的上课视频学习,线上进行难点讲解、分组讨论、习题讲解等)

4306

42.17%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提前通过邮件等渠道发送学习资料,以学生自学为主,辅以邮件等形式的讨论、答疑)

2850

27.91%

其他

568

5.56%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0210


调查学生比较喜欢的教学方式,直播教学授课的教学方式占据较大比例,SPOC教学授课型次之,学生习惯倾向于教师亲自讲授,以及使用成熟的MOOC资源,学生自主导学型较少。

选项

小计

比例

直播教学(教师实时音频或视频直播授课,学生在线实时听课)

6284

61.55%

SPOC教学(学生课前学习中国大学MOOC、超星、智慧树等平台上的MOOC课程资源,线上进行难点讲解、分组讨论、习题讲解等)

2596

25.43%

线上研讨教学(教师课前通过校内课程平台等渠道提供PPT、音视频资料、作业、思考题等给学生学习,线上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学生讨论、答疑、互动等)

2338

22.9%

录播教学(学生课前通过教师录制好的上课视频学习,线上进行难点讲解、分组讨论、习题讲解等)

2891

28.32%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提前通过邮件等渠道发送学习资料,以学生自学为主,辅以邮件等形式的讨论、答疑)

2070

20.27%

其他

695

6.81%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0210

调查发现,线上授课以两种教学方式混合的占6成,使用三种以上方式的也占到近2成多,使用单一教学方式的较少。

调查显示,学生比较认可目前网络学习的方式和安排,选择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学生占到76.42%,学生比较认可目前学校的网络教学方案和教师的网络教学方法,表示不满意的仅4.52%

选项

小计

比例

非常满意

2325

22.77%

满意

2893

28.33%

比较满意

2585

25.32%

一般

1946

19.06%

不满意

461

4.52%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0210


对于网络学习的效果和收获,学生表示了较大的满意度,选择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到 92.04%,选择不满意的仅占 7.95%

选项

小计

比例

非常满意

2421

23.71%

满意

3332

32.63%

比较满意

3645

35.7%

不满意

812

7.95%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0210


97.64%(含一般11.85%)的学生表示能及时获得课程的教学安排等信息。

选项

小计

比例

非常符合

2837

27.79%

符合

3743

36.66%

比较符合

2179

21.34%

一般

1210

11.85%

不符合

241

2.36%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0210

98.8%(含一般5.2%)的学生认为老师网络教学的课前准备很充分。

选项

小计

比例

非常符合

4071

39.87%

符合

3993

39.11%

比较符合

1493

14.62%

一般

531

5.2%

不符合

122

1.19%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0210

调查显示,学生认为自己课前已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充分的预习等准备的占到98.44%(含一般8.51%)。

选项

小计

比例

非常符合

3116

30.52%

符合

3982

39%

比较符合

2084

20.41%

一般

869

8.51%

不符合

159

1.56%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0210


98.39%(含一般7.29%)的学生表示能及时获得老师答疑或辅导。

选项

小计

比例

非常符合

3468

33.97%

符合

4058

39.75%

比较符合

1774

17.38%

一般

744

7.29%

不符合

166

1.63%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0210

②学生问卷反映的问题和建议

通过对调查问卷反馈情况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认可学校开展的线上教学工作,对授课老师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希望能早日战胜疫情、重返学校。比较多的学生反馈建议:

第一,认为目前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较多,希望能统一平台;

第二,选取适当的授课方式、教学模式,希望更多地采用直播方式开展线上教学,课堂中老师多采用互动交流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第三,希望老师课前能够更多地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将课程安排告知学生,使学生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

第四,希望提升教学平台的稳定性和易用性。

通过对关键词进行筛选,总结出学生建议主要包括:平台不统一,希望能有稳定的校内直播平台;希望能与教师多互动,减少视频观看时间;整理笔记时间较少;部分地区网络卡顿等。

三、网络教学保障情况

1.做好顶层设计

1)领导重视,科学施策

由于疫情影响,本学期原有的线下课堂教学无法正常组织实施,绝大多数要转为开展线上教学。这涉及到任课教师、学生、课程、平台、技术、网络及管理等诸多方面能否适应新变化,能否接受新挑战。学校教学组织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为确保线上教学顺利实施,学校成立了由党委书冯延平和校长胡宝忠任组长的学校教学组织应急领导小组,统筹指导线上教学工作。学校多次召开专题视频工作会议,逐项部署线上教学工作,相继下发了《MK体育,MK(中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应急预案》(哈院发〔20202号)、《MK体育,MK(中国)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调整相关事宜的通知》(哈院发〔20203号)、《MK体育,MK(中国)关于线上教学组织与管理办法》(哈院发〔20204号)、《关于做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延期开学相关工作的通知》(哈院办发〔20201号)等七个文件,构建起“学校-学院-专业”三级教学组织保障体系,明确任务,压实责任,确保各项教学任务落实到位。

2)协调联动,精准发力

实施好线上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各学院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多方联动,保证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教务处组织相关人员着手研究疫情防控形势下,我校线上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对策。129日,组织各学院教学院长研究部署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预案。25日,教务处制定《MK体育,MK(中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应急预案》《MK体育,MK(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方案》,组织各学院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要求各学院组织教师开展线上教研活动,结合授课内容,对照省教育厅推荐的优质课程资源目录,做好在线课程资源遴选工作,做到“一院一策、一课一案”。教务处指派专人负责与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智慧树、超星和优课联盟等在线课程平台取得联系,商议课程资源选用、培训等对接事宜。215日,有413门课程完成了平台对接工作,为教师建课、备课、开展线上教学赢得了主动。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极应对线上教学对教师培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主动沟通各大平台和校外专家,面向全校教师组织开展了10余场网络教学资源和线上支持培训,帮助教师答疑解惑,引导教师以积极心态面对疫情带来的教学挑战。

教学质量评估中心多次召开督导工作视频会议,组织校院两级督导研讨线上教学质量监控方案,深入学习领会线上教学质量评价标准,邀请专家面向督导员开展在线听(巡)课技术培训。

网络管理中心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全天候服务于线上教学,为广大教师提供校园内网教学数据访问服务,保证了教师及时、便捷获取开课数据信息。

各学院根据学校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安排,群策群力、全员协作,教学管理人员、辅导员与学生干部密切配合,通过网络及时将学校线上教学部署、要求传递到每位学生。对于实验、实习、实训等因条件限制无法开展的教学活动,待疫情结束学生返校后进行。对于课表排定的课程,均按照原定教学计划开展线上教学,直至学生返校后恢复常规课堂教学。同时还开展了网上学习条件调研,重点了解家庭困难学生上网情况。对于因网络条件限制,无法及时参加线上教学的学生,授课教师均制定了个性化预案,做到一人一案。

2.科学制定方案

1)重新构建课程,确定教学形式

各学院认真做好线上教学的组织工作,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组织开展线上教学研讨。任课教师结合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以教学效果为导向,在自建、遴选、对接线上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确定直播教学、录播教学、线上研讨教学、SPOC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等线上教学形式。开课前一周,学院组织教师反复进行模拟演练,严格课程内容审核,确保课程内容导向正确,遵循线上教学规律。

2)制定线上教学预案,及时解决突发问题

为确保良好的教学秩序,教师本学期线上授课遵循课表排定的上课时间区段和排序。32日,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日,正处于全国高校网上开学高峰,各大线上平台服务器并发量达到峰值,网络拥堵在所难免。教务处在对所有主流网络教学平台反复测试的基础上,对线上教学工作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必须提前做好备用预案。授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授课平台出现拥堵、在规定时间内无法进行线上教学时,都能够做到及时通知学生并启动备用预案继续线上教学工作。

3)强化实时线上沟通,确保信息通畅

学校充分发挥 “教学工作院长微信群”的线上教学指挥中心作用,除了发布教学管理信息外,还全天候实时推送教育部、省教育厅以及学校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的最新要求,统计每天的各种教学数据,交流分享校内外教师开展线上教学工作的优秀案例,及时了解各学院线上教学工作实际,随时解决网上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学工作院长微信群” 疫情防控期间,已推送各类教学工作信息千余条。

任课教师以教学班级为单位组建教学微信群、QQ群,课前主动联系学生通过电子邮件等其他方式发送学习资料,布置教学任务安排,推送学习资源,督促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和回应学生关切,网上教学出现问题时也作为紧急联络和开展应急教学的保障手段。

3.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应急保障

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针对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线上教学问题,举办了“网络教学设计与实践、线上教学的软件系统与平台应用”等多场在线专题辅导培训。同时,还邀请具有丰富线上教学经验的校内外名师进行教学案例分享、交流。

各学院结合专业实际,组织授课教师全员参与网上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针对一些年龄偏大、信息技术应用较吃力的老教师,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组织本院信息技术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组成“义务服务小分队”,采取一一对接,以结对帮扶的方式,帮助他们尽快摆脱困境,确保线上教学团队一个都不能少。

4.加强跟踪调研

网上开学第一天起,学校领导及各学院党政领导、教务处等职能部门纷纷走进线上课堂,了解线上教学运行情况,检查指导线上教学工作,并及时提出反馈建议。教学质量评估中心组织校院两级督导,形成联动,全面开展线上教学质量监控。他们深入线上教学课堂听课、巡课,检查线上教学效果、教学秩序、教学组织情况,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规范线上教学活动。

学校实施了“网上教学情况日报告”制度,要求各学院每日20点前,向教务处及“教学工作院长微信群”报送本院当日线上教学情况和线上教学核心数据。教务处通过对全校线上教学运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确保线上教学实施效果。各学院对开学第一周的线上教学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包括教学平台使用情况、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典型优秀教学案例、线上教学经验分享、后续工作举措与建议,以此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模式,提高网上教学质量。

为全面了解学生网络学习和教师在线教学效果,教务处、教学质量评估中心和学生处等职能部门协同各学院向学生和教师发放了《网络教学情况调查问卷》,对学生学习满意度、教师教学效果以及网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情况进行收集,分析运行数据、研判教学形式,及时调度解决线上教学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本周线上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校第一周的线上课堂运行平稳有序,学生的学习满意度较高。针对发现的一些问题与不足,仍需要进一步努力,继续完善线上教学组织形式、考评方法,从探索到熟悉再到灵活运用,以此改进和完善我校“互联网+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持续提升线上教学质量与水平。

1.加强课程建设,打造一流课程

学校以此次大规模线上教学为契机,适时开展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评审工作,鼓励课程团队强化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改革,推动开展基于SPOC形式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OBE教学等课堂教学改革,培育一批省级一流课程,完善校内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2.加强教学互动,优化教学方式

各学院以此为契机,加强线上教学教研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交流网络教学经验,进一步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助推者转变,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借助智慧教学工具,通过互动频次、互动质量等数据,评价每位学生的学习成效。

3.加强质量监控,做好帮扶指导

进一步加强在线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校院两级党政领导、督导、专业主任、辅导员、学业导师等全方位、多角度参加在线听课,了解在线教学情况,及时反馈评价意见。同时,做好本单位教师线上教学技术指导和帮扶工作,通过配备技术助教、组建技术帮扶小分队等形式,补齐困扰教师线上教学的技术短板。

4.加快校内平台建设,完善信息化管理

加快校内自主学习平台建设,是实现我校高质量线上教学的重要保障,也是确保实现线上教学科学、有序管理的必然要求。包括引进雨课堂专业版应用系统,建设一体化教学运行管理中心等。学校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管理人员的高效工作,教学管理工作应尽可能多利用信息化工具和手段,进一步提高院校两级教学管理效率。

附录1:MK体育,MK(中国)开学第一周学生网络学习满意度调查表

附录2:MK体育,MK(中国)开学第一周网络教学教师调查问卷分析

教务处、教学质量评估中心、学生处

202038


附录1

MK体育,MK(中国)开学第一周学生网络学习满意度调查表

1)数据结果

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网络学习的方式和安排,选择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学生占到 76.42%,学生比较认可目前学校的网络教学方案和教师的网络教学方法,表示不满意的仅 4.52%

选项

小计

比例

非常满意

2325

22.77%

满意

2893

28.33%

比较满意

2585

25.32%

一般

1946

19.06%

不满意

461

4.52%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0210


对于网络学习的效果和收获,学生也表示了较大的满意度,选择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到 92.04%,表示不满意的仅 7.95%

选项

小计

比例

非常满意

2421

23.71%

满意

3332

32.63%

比较满意

3645

35.7%

不满意

812

7.95%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0210


分解到教学各环节,有 97.64%(含一般11.85%)的学生表示能及时获得课程的教学安排等信息;

选项

小计

比例

非常符合

2837

27.79%

符合

3743

36.66%

比较符合

2179

21.34%

一般

1210

11.85%

不符合

241

2.36%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0210

98.8%(含一般5.2%)的学生认为老师网络教学课前准备很充分;

选项

小计

比例

非常符合

4071

39.87%

符合

3993

39.11%

比较符合

1493

14.62%

一般

531

5.2%

不符合

122

1.19%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0210

98.44%(含一般8.51%)的学生表示在课前已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充分的预习等准备;

选项

小计

比例

非常符合

3116

30.52%

符合

3982

39%

比较符合

2084

20.41%

一般

869

8.51%

不符合

159

1.56%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0210

98.39%(含一般7.29%)的学生表示能及时获得老师答疑或辅导。

选项

小计

比例

非常符合

3468

33.97%

符合

4058

39.75%

比较符合

1774

17.38%

一般

744

7.29%

不符合

166

1.63%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0210


附录2

MK体育,MK(中国)开学第一周教师网络教学调查问卷分析

1 您的性别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154

31.56%

334

68.44%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488

2 您的年龄 [单选题]

chart (5)

3 您的职称 [ 单选题 ]



4 您所在二级学院 [ 单选题 ]


5 您开展网络教学的课程类别 [多选题]


6 您开展网络教学主要使用的工具有 [多选题]


7 您在网络教学过程中一般需要用到的教学平台数 [单选题]

8 您对网络教学平台、工具和技术的掌握主要来源于 [多选题]


9 您上课时间开展网络教学使用的主平台(如直播使用、授课使用) [多选题]


第10 您上课时间开展的网络教学用到的方式是 [多选题]


11 您使用的网络教学资源主要来自于 [多选题]


12 您的网络课堂学生的出勤率 [单选题]


13 您认为网络教学的效果与线下教学效果相比 [单选题]

14 您认为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 [单选题]

15 您认为学生参与互动的情况 [单选题]


16 您在网络教学时遇到问题主要有 [多选题]


17 您对网络教学有哪些建议? [ 填空题 ]

教师的主观建议去除空白内容,有效条目共360条,对有效条目作词频分析,除常用词外,教学、网络、平台、学生、资源的关注度比较高。

词云488

交叉分析:

课程类别与网络教学使用平台交叉分析


课程类别与网络教学资源来源交叉分析

所在二级学院与网络教学使用的工具交叉分析

所在二级学院与学生预习情况交叉分析

所在二级学院与学生互动情况交叉分析


方差分析:对“所在学院”与“网络教学的效果与线下教学效果相比”的方差分析。

不同学院的网络教学效果比较

学院

N

均值

标准差

标准误

均值的 95%

置信区间

极小值

极大值

上限

下限

外国语学院

53

2.3396

.70557

.09692

2.1451

2.5341

1.00

4.00

食品工程学院

45

2.5333

.72614

.10825

2.3152

2.7515

1.00

4.00

文法学院

55

2.2727

.82674

.11148

2.0492

2.4962

1.00

5.00

马克思主义学院

24

2.7500

.79400

.16207

2.4147

3.0853

1.00

4.00

经济管理学院

50

2.8800

.82413

.11655

2.6458

3.1142

2.00

5.00

艺术与设计学院

46

2.2826

.65534

.09662

2.0880

2.4772

1.00

4.00

音乐与舞蹈学院

36

2.0556

.79082

.13180

1.7880

2.3231

1.00

5.00

工学院

56

2.6250

.77606

.10371

2.4172

2.8328

1.00

5.00

信息工程学院

46

2.5000

.80966

.11938

2.2596

2.7404

1.00

4.00

体育学院

14

2.4286

.93761

.25059

1.8872

2.9699

1.00

4.00

教育科学学院

34

2.8235

.93649

.16061

2.4968

3.1503

1.00

5.00

地理与旅游学院

26

2.8462

.78446

.15385

2.5293

3.1630

2.00

4.00

总数

485

2.5113

.81716

.03711

2.4384

2.5842

1.00

5.00

方差齐性检验:

不同学院的网络教学效果比较

Levene 统计量

df1

df2

显著性

.803

11

473

.637

ANOVA

不同学院的网络教学效果比较

平方和

df

均方

F

显著性

组间

29.817

11

2.711

4.370

.000

组内

293.370

473

.620

总数

323.188

484


分析可知:从方差齐性检验表中可以看出,Levene统计量为0.803,显著性水平为0.637,由于显著性水平大于0.05,所以可以接受分析变量在自变量的各个不同影响因素上的颁布是等方差的假设。AVONA表是方差分析的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F值为4.370,显著性水平为0.000。由于显著性水平远远小于0.05,可以认为不同学院的网络教学效果是有显著差异的。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学院的网络教学效果与线下教学比较的均值情况。

相关分析:利用相关分析去研究“您认为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您认为学生参与互动的情况”与“您认为网络教学的效果与线下教学效果相比”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去表示相关关系的强弱情况。

Pearson相关-标准格式

项目

您认为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

您认为学生参与互动的情况

您认为网络教学的效果与线下教学效果相比

0.453**

0.478**

* p<0 .05 ** p<0 .01

分析可知:您认为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与“您认为网络教学的效果与线下教学效果相比”的相关系数值为0.453,并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因而说明“您认为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与“您认为网络教学的效果与线下教学效果相比”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您认为学生参与互动的情况”与“您认为网络教学的效果与线下教学效果相比”的相关系数值为0.478,也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因而说明“您认为学生参与互动的情况”与“您认为网络教学的效果与线下教学效果相比”之间也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