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启动以来,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科学教育评价导向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和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学生学业专业能力显著提升,为区域振兴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培养造就了一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关键时期,学校推出“回眸发展 聚力迎评”专栏,全方位展示学校加快教育教学事业发展,建设城市特色鲜明、区域一流应用的高水平大学的生动实践。
(文/孙延弢)外国语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三力”应用型外语人才为目标,致力于提升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对外传播能力、话语影响力,优化调整办学定位,加强课程、教材建设,搭建高质量“研学用”平台,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三力”应用型外语人才。

践行宗旨:树牢“三力”人才培养价值导向
厘定人才培养定位。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和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学院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精确厘定各专业的培养定位,英语专业为“英语+教育”,俄语专业为“俄语+英语+商务”,商务英语专业为“英语+跨境电商”。
明确人才培养导向。以价值引领和语言能力培养为主线,夯实基础,拓宽口径,注重应用,实施“成果导向的‘研究所+专班’教学研用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学科知识相融合的复合型课程体系,辅以研赛用一体化的第二课堂实践体系培养具备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专业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复合型外语人才。2024年,学院举办“强校建设、外语有为”人才培养成果表彰大会,展示并表彰了近两年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的优秀成果。
多维立体:搭建“三力”人才培育载体
激发活力创设研究所。学院成立英语教育、中俄区域合作、商务英语三个研究所,分别研究外语教学理论、基础英语数智教育、英语基础教育校地合作,泛西伯利亚地区语言与文化、教育、经贸,商务英语专业教育、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语交际和国际商务等领域。近三年,研究所组织开展29场“外语之声”系列学术讲座,涵养了学生的研学意识,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


深挖潜力建立研学专班。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专业能力为基础,以社会实践为抓手,成立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的研学专班。学生的研究意识得到增强,文献查阅、综述能力得到锻炼,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为培养学生的“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近两年,英语、商务英语、俄语三个专业的16个专班共完成研究报告48项。
培育能力搭建学用平台。学院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赛用结合”的第二课堂育人理念,每年开展“外语之星”系列学科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高校俄语大赛等学科竞赛。在全员参与、分类指导下,以优生优培计划为抓手,学科竞赛成果显著,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学习氛围持续浓厚。近两年,学生累计获省级以上奖励31项。


条件保障:优化“三力”人才培养知识体系
以课程建设牵引知识融合。学院坚持“价值引领、专业知识、信息技术”三位一体化的思路,全力推进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四年,获省级成果9项,含课程思政类成果3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5门,专创示范课1门。
以教材建设驱动内容迭代。2022年,学院23位老师承编的《E英语教程》(1-4册)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再版发行,这套教材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为艺体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艺体类专业学生设计编写的大学英语全国通用精品教材,被全国640余所高校选用,获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教材二等奖,入选黑龙江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省级规划教材。
内外结合:促进“三力”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与美国韦伯斯特大学合作开展“2+2”人才培养项目和师资培训项目,与俄罗斯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大学建立合作关系,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联合开展了ZMBY志愿者项目。自2006年开始,共计259名俄语专业学生到俄罗斯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参加“俄语双校园”学习,300余名俄语专业学生到俄罗斯布师大参加专业调查活动。


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与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MK体育,MK(中国)龙广电快手融媒研修院,承办由省商务厅和省广播电视台主办的直播电商培训,吸引1400余人次参培,被省商务厅授予“黑龙江省电商产业聚能行动暨首届互联网营销大赛”最佳组织奖。承担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宾馆酒店行业英语培训任务,组织骨干教师编写培训教材,400余名学员在培训中提升英语沟通交流能力。


外语教育宗旨在新时代呈现出“人文性”“工具性”“使命性”的中国化特征,外国语学院将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牢记初心使命,培养出更多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献青春、作贡献的“三力”外语人才。
编辑:李晓欢 审核: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