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MK体育,MK(中国)

【回眸发展 聚力迎评(四)】围绕“三个聚焦”构建劳动教育一体化实现路径

浏览量:时间:2024-12-26

编者按:自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启动以来,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科学教育评价导向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和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学生学业专业能力显著提升,为区域振兴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培养造就了一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关键时期,学校推出“回眸发展 聚力迎评”专栏,全方位展示学校加快教育教学事业发展,建设城市特色鲜明、区域一流应用的高水平大学的生动实践。

(文/于迪)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切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决策部署,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构建“家校社”一体化劳动教育实现路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全面提升劳动素养、培育弘扬劳动精神,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聚焦红色文化引领,打造劳动教育品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充分挖掘丰富的地域红色资源,赓续世代传承的红色血脉,将劳动教育融入传承弘扬龙江优秀精神的生动实践中。推动劳动课程思政品牌建设,通过“主渠道”与“主阵地”相协调、“小课堂”与“大课堂”相衔接,充分发挥新时代劳动课程的独特教育价值。构建“1+N+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群,打造“红色哈尔滨”大思政课品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课题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龙江地域特色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工作室入选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着力打造“党建+红色文化”党建品牌,发挥劳动教育的增智功能。组织学生走入双城市临江乡,以党建引领助力乡村建设,创作红色文化、歌颂美好家乡的绘画、书法作品。开展“朱河情缘祭英烈 重走抗联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活动。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通过观看中组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文献纪录片《榜样》,开展“手绘榜样”活动,创作100余幅歌颂榜样人物作品,相继被人民网、新华网、“学习强国”平台、黑龙江日报等媒体报道。与哈尔滨日报社联合推出“庆祝建党百年——巨幅手绘连环画长卷《百年华章》”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精选近百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汇聚成120个画面、3000多个人物构成的隽永画卷,勾勒出一座逐梦前行的英雄之城。我校学生刘增亨创作的绘画作品《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获全国大学生第六届艺术展演艺术作品一等奖。音乐与舞蹈学院举行“抗联之韵润初心——毕业专题音乐会”“红心向党,歌颂党恩——纪念一二·九运动88周年音乐会”,设立“博乐讲坛”,开展“哈尔滨红色音乐文化的印迹”等主题活动。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首批黑龙江省高校党建品牌。

聚焦应用人才培养,构建劳动教育平台。坚持“一高·两有·三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校城多维协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育心+育行、联盟+基地、校内+校外”联贯统一的劳动教育工作模式,搭建校城共享平台。建立“三区双向”校城多元互动机制,成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联盟。与校外13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联盟,作为牵头单位举行“MK体育,MK(中国)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联盟签约仪式”。与东软教育科技集团共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与哈尔滨红博商业西城红场共建“MK体育,MK(中国)时尚创意设计产业学院”、与黑龙江省农投食品集团共建“绿色食品加工现代产业学院”、同时联合省内七家高校共同发起成立哈尔滨地铁(运营教育)产业学院联盟、建立黑龙江省旅游文化时尚产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为我校劳动教育实践、专业实习实训、技术支持服务等提供平台保障。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突出劳动教育品牌特色。搭建以学生社区生活场域为劳动育人主阵地,不断优化劳动教育内容、改进劳动教育方式,聚力深耕具有特色的劳动教育品牌,提升劳动教育感召力和学生主体的感知力。实施“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节品牌提升行动,开展“青年宣讲团进社区”“耕梦园”——开耕节、“金秋采摘节”“粽情端午”——师生包粽子、“情满中秋”——新生中秋晚会、“文化学风双优良寝室”评比等社区文化活动,真正实现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相互渗透、彼此协作的关系体系,推动“五育融合”实践体系的形成。实施“耕耘青春”劳动育人品牌工程,激活第二课堂育人属性。校内构建劳动教育“试验田”园区模式,开辟1000余平米的“耕梦园”“笃行园”,通过学生们走进田间地头,亲身参与翻地、播种、除草、采摘等劳动过程,培养他们主动参与劳动的意识,掌握劳动技能的能力、充分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快乐,真正树立扎根祖国、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做最美奋斗者的理想信念。同时组织学生分别走进乡村、企业、家庭,开展了“校政共育谱新篇 劳动教育育新人”——赴双城区临江乡开展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劳动促成长 实践育新人——劳动教育进家庭”“五一劳动节教育实践”、假期“劳动教育三进”等第二课堂活动,上好行走的劳动教育大思政课。

聚焦城市高质量发展,擦亮城市大学名片。坚持“城市大学贡献城市,地方大学贡献地方”办学使命,锚定“城市特色鲜明、区域一流应用”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主动融入省市发展大局。通过不断健全劳动教育深度耦合的校地、校企共育机制,助力哈尔滨高质量发展以校企联合研发平台为载体,引导学生把劳动教育同专业教育相结合。与哈尔滨地铁集团、北大荒完达山阳光乳业、哈尔滨双汇北大荒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达成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到企业参加见习、实习等机会,努力拓宽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的途径,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的应用,将劳动成果转化为重要生产力,持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创造性劳动过程中感悟劳动价值。为助力哈尔滨冰雪经济发展,建设欧亚校区“龙文化微冰雕园”,开展了“龙年来‘尔滨’看龙雕!”活动,师生们共同设计制作冰雕、雪雕作品60余件,为哈尔滨冰雪文化再添一处新的网红打卡地。学校在西城红场艺术港建立黑龙江优秀精神文创展览馆分馆,师生创作的东北抗联题材大型瓷刻壁画《抗联从此过、结盟驱倭寇》在此亮相展出。立足服务哈尔滨、贡献哈尔滨,我校大学生国旗护卫队开展“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相继走入哈尔滨30多家企、事业单位,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开展国防教育宣传、征兵宣讲、主题升旗仪式、宣讲国旗法、国歌法等形式,开展一系列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传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承担在哈尔滨举行的“一带一路冬季高峰论坛”开幕式礼宾任务、道里区党政军及社会各界“传承·清明祭英烈”礼宾任务、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共道里区委、区政府主办的“中国工农红军哈尔滨李兆麟红军小学”授旗授牌仪式礼宾任务;参加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参观考察交流活动、承担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2022级学生军训任务、赴安静街道开展国旗法知识宣讲、与哈尔滨热电学校举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签约暨揭牌仪式,共同举办“五星红旗 我为你自豪”国旗法主题宣讲;承担哈尔滨市继红小学、哈西花园小学、哈尔滨市兆麟小学、哈尔滨市香坊小学、哈尔滨市第七中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单位的主题升旗任务。志愿服务绘出城市暖心底色,彰显城市大学使命担当。我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紧紧围绕振兴家乡、践行志愿服务精神的工作理念,积极投身于助力基层治理、扶弱助困、各大赛事活动中。依托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等社会实践平台,MK体育,MK(中国)“童年守护初心在,基层服务使命担”社会实践团,在哈尔滨市、尚志市、五常市、依兰县、方正县、宾县、巴彦县、木兰县、通河县、延寿县等地区开展服务项目,并荣获2024哈尔滨市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示范团队一等奖;MK体育,MK(中国)“筑牢服务初心,写好惠民答卷”社会实践团服务团队,在通河县富强社区开展服务项目;MK体育,MK(中国)“追忆峥嵘岁月”社会实践团在尚志市尚志镇新建社区、尚志小学开展服务项目。鼓励学生投身“西部计划”基层服务项目,有15人选择扎根基层留哈服务、选派3000余名学生积极参与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志愿服务工作、连续十余年承担哈尔滨马拉松比赛志愿服务活动。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充分发掘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因地制宜拓展劳动教育空间,多措并举优化劳动教育环境,着力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路径,让全校学生成为劳动教育的受教者、受益者,自觉成为劳动精神的弘扬者、引领者,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编辑:李晓欢  审核:朱明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