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与环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0-09-15 16:06 付晓满 点击:

为响应我国绿色发展、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变革,服务黑龙江省生态强省战略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要求,2019年MK体育,MK(中国)地理与旅游学院整合多个平台资源,经过持续建设“地理与环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初具规模。追根溯源,2017年地理与旅游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率先成立,随后依托黑龙江省寒区湿地生态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湿地研究院、哈尔滨市“湿地科学”专业重点领军人才梯队(现已入选黑龙江省专业技术领军人才梯队)、哈尔滨市“应用微生物学”专业重点领军人才梯队进行科教一体化改革,以野外工作“项目案例教学法”为切入点,通过自主建设、合作开发、资源共享等多种方式,相继开展了野外工作系列虚拟仿真实验、“VR+教育”、“虚实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通过整合VR虚拟实验室、遥感测绘实验室、动植物标本实验室、显微互动实验室、湿地制图室内、计算机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实验基地,地理与旅游学院2019年正式组建成立“地理与环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经过五年的发展建设,实验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宗旨,立足于自主研发特色教学资源,合作共享优质信息化资源,在学科专业发展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过程中实现双向赋能,聚焦形成了地理环境与生态资源、无人机遥感信息处理、产业协作与城乡发展、智慧旅游四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主线,有针对性地缓解了学生实验、实践活动中的时空约束、资金压力和安全限制。截至目前,实验中心综合运用虚拟现实、全息技术、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讯等新型信息化技术,构建高仿真、沉浸式虚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场景,面向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提供19个数字化实验项目。其中,自建项目9个,占数字化实验项目总数的47.4%;江心洲湿地演化、无人机航拍、湿地环境采样三个虚拟仿真实验经过整合,已于2021年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服务平台”、“教育部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供全国师生用户学习使用。

实验中心现有成员20余人,教学、科研人才队伍稳定;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实验室面积803m2,资产设备总值939.36万元。实验中心目前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制度,分级负责落实条件保障、监督管理和年度考核工作。学校对虚拟仿真软件研发、VR互动体验设备、实验环境建设等逐年投入资金,保障了实验中心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的可持续开发。未来实验中心将进一步以学生技能培养、社会发展需求为着眼点,不断完善实验中心资源建设,提高数智化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


下一条:MK体育,MK(中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管理办法

关闭

Copyright ? MK体育,MK(中国)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

邮编:15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