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于高校教育发展而言,学风建设是人才培育之基,志愿服务作为学生工作的关键抓手,在学风建设及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因此,我院积极开展暑期“三下乡”、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亚冬会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彰显志愿精神,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凝聚青年力量,赓续志愿精神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当代青年用青春和汗水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炙热诗篇,诗中有理想指引青年,有爱国主义振奋青年,有红色宣讲鼓舞青年。今年,我院组建了七支社会实践团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青年学生搭建了从理论迈向实践的桥梁。
“绿意行动,乡村生态卫士行动团”前往宾县,化身为环保卫士用实际行动为街道“洗脸、净身”;“守望相助,基层童心守护团”走进多个基层留守儿童学校,为孩子们提供心理辅导和学习帮助;“心声共鸣,民族心桥守护团”在木兰县通过制作手工艺品等方式展示了各民族的文化特色;“时代强音,青春筑梦宣讲团”赴木兰县社区,为居民解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缅怀英烈,抗联精神传承团”前往东北抗联博物馆,以革命先烈为镜,学习他们坚定的信仰和不屈的精神,将这些宝贵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砥砺前行,铁人精神传承团”则来到了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深入了解了王进喜同志在石油战线上的光辉历程和无私奉献;“古韵新声,巴洛克非遗传承团”来到了中华巴洛克街区,通过参观走访、采访老艺人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了巴洛克街区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价值。
我院荣获 2024 年哈尔滨市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古韵新声 巴洛克非遗”社会实践团与“守望相助 基层童心守护”社会实践团斩获优秀实践团队称号,“古韵新声 中华巴洛克传承”项目荣获优秀品牌项目。

二、深化实践教育,锤炼青年担当
为响应国家关于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号召,我院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今年我院分团委与哈西街道办事处机联社区合作共建开展多项志愿服务,学生四次深入机联社区开展各类活动。在关爱老人活动中学生志愿者与社区老人唠家常,用真诚和关爱温暖人心;在美化环境活动中学生志愿者携带清洁工具对小区内的生活垃圾等进行了清理,极大改善了社区环境,促进环保事业发展。

哈达小学是我校团委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4月15日,我院英语专业15名学生赴“MK体育,MK(中国)社会实践基地”哈达小学开展英语教学辅导活动,本次是青年学生以副班主任的身份走入课堂。在趣味英语课程中,我院学生通过富有创意的游戏和互动,让孩子们学会如何用英语介绍自己,如何与别人打招呼,并教授孩子们亚冬会的英文全称,妙趣横生的小游戏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课堂上充满欢声笑语;英语歌曲的教学也让孩子们随着音乐律动,深刻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在以亚冬会为主题的绘画活动中,青年学生和孩子们共同通过画笔来表达对这一盛会的期待与祝福,从吉祥物的独特寓意到冰雪运动的精彩纷呈,每一个细节都被生动的呈现在大家面前,孩子们在创意的海洋中感受到了体育活动的无限魅力。

三、赋能亚冬盛举,筑牢青春堡垒
我院教师团队在幕后默默付出,为亚冬会的成功保驾护航。今年4月,我院承接了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宾馆酒店行业的英语培训任务——“全民学英语·一起迎亚冬”。授课老师全部来自MK体育,MK(中国)外国语学院,其中包括迟熙颖、王云杰、田雨和赵越等四位教师,先后为花旗饭店等10家酒店的400多名酒店行业工作人员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院学工办主任王笑悦作为亚冬会志愿者带队教师,以高涨的激情参与好每次的志愿者培训工作、亚冬会宣传工作,切实推进冰雪宣传工作和青年志愿工作落细落实。

2024年7月我院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组建中央大街商圈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们每逢周末、节假日下午一点到晚上八点在防洪纪念塔志愿服务工作站开展工作,无论是酷暑还是暴雨,他们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只为做好尔滨宣传员。他们在帮助新加坡游客找寻失联导游、为俄罗斯游客精准导航、悉心照料受伤外国友人等事例中,彰显出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这些经历似涓涓细流,润泽着学生的心田,为学风建设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截至12月22日,中央大街志愿者已累计完成176人次共计1408小时的志愿服务工作,为500余位中外游客提供了贴心专业的帮助。


四、创新志愿模式,绽放青春光彩
(一)主题多元,全面覆盖
我院志愿服务主题丰富多样,涵盖生态环保、关爱留守儿童、民族文化交流、红色精神传承、非遗文化保等诸多当面。在亚冬会志愿服务工作中,既有直接面向游客的服务工作,又有幕后的英语培训项目,充分展现了志愿服务的多元性与全面性,极大调动了师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地域拓展,内外兼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志愿服务活动的地域范围不断拓展,从城市的核心商圈到乡野田间,从本地的文化街区再到国际体育赛事的舞台,实现了由内而外、由近及远的延伸。
五、推进长效建设,汇聚发展合力
(一)机制创新,长效发展
为推动志愿服务持续发展,我院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培训机制,提升志愿者的服务水平与应急处理能力。还强化志愿服务保障机制,从物资供应、安全保障等方面为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后盾,确保志愿服务工作的长效化、常态化发展。
(二)协同联动,扩大影响
我院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协同联动,进一步扩大志愿服务的影响力与覆盖面,整合各方资源,共同开展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协同联动,汇聚力量,形成志愿服务工作的强大合力,为更多的人群提供优质的志愿服务,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志愿服务作为学生工作的有力抓手,以其丰富多元的活动形式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影响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院将持续深化志愿服务、创新机制,协同联动,为学风建设注入更为强劲的动力,为建设“冰雪文化之都”、振兴龙江发展添砖加瓦,为培育更多心怀“国之大者”的新时代好青年不懈探索、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