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和实行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政局稳定、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的历史传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不同,其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必然不同,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模式,没有也不可能存在统一适用于各国的"民主模式"。因此,确立和实行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必须从本国的国情出发,以本国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经济基础为依据。否则,必然会给国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上个世纪90年代初,非洲许多国家在西方国家的压力下,盲目实行西方的多党制,一些国家的政党少则几十,多则上百,结果给非洲带来的不是民主,而是政党斗争、民族分裂和种族仇杀。曾被喻为“非洲瑞士”的多哥,一度社会骚乱和暴力冲突不断,全国经济几乎陷入瘫痪。卢旺达多党大选后,导致了部族仇杀,三个多月80多万人被杀。
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出来的,与新中国相伴而生,深深根植于中国土壤中,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意愿和根本利益,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一制度以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为显著特征,强调团结、合作、和谐,在国家重大问题上民主协商、科学决策,集中力量办大事,具有巨大的优越性。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始终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分不开的。无论是中国共产党还是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都要倍加珍惜、自觉维护,在坚持的基础上不断完善。
江泽民同志指出,衡量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最根本的是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效果着眼,以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能否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能否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能否保持国家政局的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能否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标准。因此,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最重要的是要在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更好地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但决不照搬照抄别国的政治制度模式。离开社会主义中国的国情,不顾中国人民的实践效果,企图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来代替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在理论上政治上是极其错误的,在实践上必然造成灾难性的、无法挽回的后果。
因此,《意见》强调指出:“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抄照搬别国政治制度的模式。”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重要经验,也是我国多党合作事业今后发展必须牢牢把握的政治方向。
——引自中央统战部组织编写的《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学习问答》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