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殷尔旺)2024年4月10日下午,体育学院开展“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经验分享教研活动,主讲人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系主任冷超教授,戴显岩院长、任彦军副院长及全体教师参加讲座。本次讲座旨在进一步推动我院课程思政建设,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素养,为实现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奠定基础。

冷超教授通过“三点思考”、“元素挖掘”、“融合准则”、“课程案例”四个维度,以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运动生物化学》为例做了系统全面分享。

分享过程中,冷超教授在“元素挖掘”模块重点强调了四种挖掘路径,路径1是“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是“元素挖掘”的依据;在路径2“专业课程共性思政元素”中,介绍了学科背景、学科著名人物、国家方针政策和时事新闻等六个方面;将“中国精神、中华体育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分别列为路径3和路径4。接着通过一个案例,冷超教授介绍了课程思政元素融合准则有三,一是自然融入,二是严谨贴切,三是画龙点睛。

最后,戴显岩院长做了总结发言,他指出通过冷超教授细致的讲解,清晰地解答了体育学院教师们关于课程思政元素的选择、挖掘和融合方面的疑问,也希望老师们能以此为契机,重新认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做好课程思政育人工作,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讲座后,体育学院各系部主任组织开展教师教研活动并对此次教学分享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本次讲座为体育学院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如何挖掘课程思政内容,提高内涵挖掘能力和思政融合能力。教师要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革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真正成为“一高,两有,三强”的应用型体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