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省教育科研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暨2015年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省教育厅年度工作要求,主动适应龙江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和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新形势,围绕我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现实需要开展研究,加强新型教育智库建设,努力破解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实现我省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一、以智库建设为核心,全面提升教育科研工作质量
1.探索建设新型教育智库。由省教科院牵头,协调有关单位,整合研究基地、实验基地和研究团队等研究力量,筹建服务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型教育智库,着眼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集中力量就制约我省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年底前取得一批应用价值较高的研究成果,为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科学决策提供咨询。鼓励支持各市地、各高等院校根据实际情况筹建服务本地区或相关行业发展的教育智库。
2.做好编制“十三五”教育科学研究事业发展规划前期工作。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组织力量进行“十二五”总结工作,启动全省教育科学研究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前期准备工作。各地、各单位也要做好“十二五”期间教育科研总结工作和 “十三五”规划制定的前期调研工作。
3.继续推进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团队建设。加强全省及各地区、各高等院校的研究基地建设,引导研究基地制定本研究领域发展规划;组织研究基地和研究团队参与相关教育决策研究及教育教学研究。指导实验基地围绕教育综合改革项目进行1项教育改革实验,做好教育改革项目的实验探索与经验总结工作。实施基地团队建设工作统计年报制度,对省教育研究基地、实验基地和研究团队进行中期绩效考核评估。
4.探索建立教育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机制。省教科院、各市地、各大中专院校选择确定一批教育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试点单位,探索科研课题来源于教学、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的有效方式方法,强化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在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和备案课题立项中确定一定比例课题为教学研究专项课题,引导一线教师深入参与教育科研工作,提升教育科研实效。调动基层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和教研部门参与教学研究专项课题的研究及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5.建立科研机构与行政部门相关工作有效对接的工作机制。教育科研机构人员积极参与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调研工作、活动组织工作、政策论证和文件起草等工作,为其提供咨询服务。围绕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有关事项开展相关研究,服务教育决策。着眼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教育发展,研究基于我省实际的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和教育强省建设两大课题,整合现有研究资源,为全省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的制定提供参考。各市地、各大中专院校教育科研管理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参谋作用,做好为区域教育发展和单位教育决策服务工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行业发展和单位的发展。
6.加强教育调查研究,强化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协助全国调研联盟做好全国基础教育满意度调查的组织工作。组建全省教育调研联盟,建立覆盖全省各级各类教育的调研员队伍,开展经常性的调研活动。制定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工作计划,完善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推广机制,强化教育科研成果的应用导向,提高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率。推进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推广平台建设工作。
二、加强各类教育研究工作,破解制约教育改革发展难题
7.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德育研究。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通过教育科研培训、科研辅导等形式帮助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深刻领会讲话的精神实质。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研究与实践,开展一体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研究。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加强依法治教的制度与规划研究,开展法制教育进课堂研究。
8.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大力开展基础教育研究。推进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学前教育发展研究和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研究。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开展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研究、基础教育布局调整与规划发展研究。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开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普通高中经费保障机制研究、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研究。加强教育公平问题研究,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研究,开展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研究。加强民族教育研究、教育督导评价研究,积极开展家校教育合作与家庭教育指导研究。
9.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加强职业教育研究。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开展黑龙江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相关问题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黑龙江省县级职教中心改革发展研究。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功能,开展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职业院校服务社会功能研究、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对接研究。推进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开展区域高中阶段教育职普协调发展与战略布局研究、职业教育集团建设与功能发挥研究、校企深度融合研究。加强教育教学及质量评估工作,开展职业院校实训教学方法改革研究、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研究、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研究。加强终身教育与继续教育研究。开展现代学徒制研究。
10.推进高校内涵发展,强化高等教育研究。推进高教强省二期建设,加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特色体系建设研究、重点专业及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研究。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开展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研究、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研究、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测体系研究。推进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数据库建设研究、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建研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高校学风监测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三、加强管理工作,提升教育科研服务水平
11.完善招标与备案相结合的课题立项方法,集中力量研究制约教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按照我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工作需求设立10项左右重大招标课题,着力破解制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制定省重点课题立项申报指南,着力解决一批制约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进一步完善省教育厅规划课题和省青年专项课题审核备案制。加强立项课题过程管理,继续推进课题结题方式改革,探索重点课题跨区域现场结题办法,强化成果推广应用。
12.加强教育科研管理平台建设。建设教育科研综合管理平台,逐步实现课题申报评审平台、过程管理平台、科研考核平台、成果宣传推广平台、基础信息统计平台、教育科研培训平台等多种网络平台功能,提升教育科研管理工作效率。改变课题研究封闭、分散的现象,推进基于相同、相近研究的协同创新。进一步完善教育科研工作统计年报制度。
13.加强教育科研指导工作。强化教育科研指导与服务工作。建立相关课题申报选题论证指导及培训制度,积极开展送教育科研下基层、进乡村学校活动,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专家指导服务基层工作。建立分层培训制度,有效提升广大一线教师的科研素质和水平,提升教育科研人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灵活运用科研方法的能力。探索订单式培训、送培训下乡、网络培训等相结合的科研培训模式。加强全国规划课题选题申报及课题研究过程指导,切实提升我省承担的国家课题研究质量和课题申报中标率。
14.加强教育科研经费管理。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经费使用监管工作,完善教育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严格经费预算执行,管好用好科研经费。开展教育科研课题资助经费绩效考核工作,检查资助课题经费使用情况,统计课题经费产生的社会效益,为经费资助工作改革提供依据。探索实施课题经费奖励性资助政策。
15.加强学风建设。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建立教育科研工作规范,倡导求真务实的科研风气。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治力度,严禁科研数据、结论造假,严肃处理抄袭剽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