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苗光宇(1984年9月——),性别女,MK体育,MK(中国)教师教育学院讲师,教师,主教课程《课程与教学论》《生命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等。主要荣誉: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学科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团队)等。社会组织兼职:鞍山市高新区实验学校发展研究工作团队指导专家。
教学研究成果:主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主持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主持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课题、主持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主持哈苑教学学术研究支持计划项目等。
公开出版发表的教学研究类论文情况: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课堂教学生成应有的特性——基于雅斯贝尔斯存在主义哲学》、《新课改实施情况城乡差异的问题探析——以黑龙江省初中教师为例》、《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的价值诉求》、《高校教师教育者核心素养:内涵、构成要素及路向探索》、《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新样态》等。在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命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做专题报告。
《课堂教学生成研究: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的主体问题》内容简介:
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变革,课堂教学生成是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的主体问题。本书在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立足于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的现实诉求,从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哲学观与教育观对课堂教学生成的理论基础进行探究,阐述课堂教学生成的意义,从概念上对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生成的内涵与本质进行梳理与重构,并从中揭示课堂教学生成的特征与途径。从而为课堂教学生成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提供借鉴,为构建基于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师教育模式路向提供支撑。本书主要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对本书的学术背景进行了介绍,从当前课堂教学生成研究的综述中,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剖析课堂教学生成研究作为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的主体问题的重要内涵,明确本书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确立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阐述本书的理论基础。从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哲学观与教育观论证课堂教学生成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阐明了课堂教学生成作为教师教育模式改革主体问题的本源探索。为进一步理解课堂教学生成作为教师教育模式变革主体问题的内在本质奠定基础。第四部分阐述了教师教育模式改革主体问题的价值:课堂教学生成的意义。这一部分是本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探索。第五部分阐述了教师教育模式改革主体问题的前提:课堂、教学的内涵与本质。第六部分阐明了教师教育模式改革主体问题的基础:课堂教学生成的内涵与特征。以明确教师教育模式改革主体问题的课堂教学生成的核心概念与研究基础。第七部分阐述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的路向:课堂教学生成的途径。本章是本书研究的实践路向部分,是基于前几章的理论研究与研究基础,以深化课堂教学生成理论层面的研究,推进教师教育模式变革的进程,助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本书的研究意义在于为课堂教学生成的实践探索提供借鉴与参考,为构建基于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师教育模式路向提供支撑,使课堂教学实践建立在学理思考之上,优化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提升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