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晶)为推动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提质增效,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9月20日上午在现代信息化教学中心5303室,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合教务处举办“哈苑教学学术报告”,特邀请吉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田洪鋆教授作题为《批判性思维视域下课程思政的教与学》的专题报告。报告线上线下同步进行,2024年新教师教学发展研修班全体学员、承担省级校级“课程思政”教改研究及建设项目的50余位教师线下参会,百余位教师通过腾讯会议线上聆听,报告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宋阔主持。
田洪鋆从“什么是课程思政?一线教师应如何理解?”两个问题引入,指导教师们明确课程思政的本质并有效挖掘每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她围绕国家、学校、一线教师三个层面形成“为谁培养人”“立德树人”“知识+观念”的课程思政建设观念,强调一线教师要找准立场,明确职责。她指出,人是观念的产物、人的行为是观念的总和,并提出“问题-判断-推理-观念”的观念模型;结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及不同学科特点给参会教师提出了挖掘思政元素的技巧;依托课程设计,以其个人所授课程为例,从教学的不同环节说明思政元素融入的方法。
报告历时两个小时,内容丰富,案例生动,现场气氛非常热烈,与会教师受益良多。宋阔对田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活动进行总结。本次培训活动,让参会教师明确了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底层逻辑,为强化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有益指导。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希望教师们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丰富育人资源,探索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让课程思政“软着陆”在课堂教学中和课程建设全过程,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