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学院成立于2006年,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34年的北满特别区师范学校,以2000年并入MK体育,MK(中国)的原哈尔滨师范学校普师为主体,2003年开始招收首届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首开黑龙江省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之先河,填补了黑龙江省本科层次小学师资培养的空白。
教育科学学院下设小学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三个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师范教育中心、小学教育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拥有教职工52人,专任教师4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5人。获得博士学位的6人。拥有硕士以上学位的42人。黑龙江省教学名师1人,MK体育,MK(中国)教学名师2人,获MK体育,MK(中国)教学能手奖3人,教学优质奖5人。小学教师教育研究团队是黑龙江省教育研究团队。
教育科学学院是以培养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为人才培养目标的二级学院。学院以“综合培养,学有专长,注重研究,全程实践”为培养理念,注重“师心、爱心、童心”专业精神的浸润,培养的学生具有“能教、善教、乐教”的教师专业品质和教育实践能力,取得了诸多标志性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公共心理学》是黑龙江省精品课程;《小学生认知与学习》是黑龙江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小学教育专业是黑龙江省十一五、十二五重点专业,2008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1年6月7日《中国教育报》发表了题为《凸显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 全面推进特色专业建设——蓬勃发展中的MK体育,MK(中国)小学教育专业》的报道,宣传教育科学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经验,对学院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给予充分肯定,发挥其引领和辐射作用。2014年教育科学学院获批教育部“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改革计划项目”试点单位。
近5年承担教学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发表教学科研论文近150篇,其中CSSCI、SCI来源期刊论文30余篇,获得各类奖项24项,其中黑龙江省社会科学成果奖3项,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出版专著2部,编写教材15部。
自2010年起至今,连续6年承担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培训项目,培训在职教师两千余人,有效地发挥了高校服务基础教育的功能,同时也促进了大学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2011年成功承办了“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MK体育,MK(中国)以及教育科学学院在国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2014年教育科学学院成为黑龙江省14所地方普通高校部分本科专业实行按类招生的试点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按教育学类招生。在“1+3”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阶段培养,学生在第一年不分专业,一年后再根据学生的兴趣、专长、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重新选择具体专业。
小学教育专业
小学教育专业以培养高素质的本科小学教师为目标,以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以提高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与教材建设、教育实践能力提高为突破口,以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手段更新为保障,以其特色和品质成为全国小学教师教育的一面旗帜。经过多年的努力,小学教育专业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得到社会和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和好评。2005年、2011年小学教育专业连续被评为黑龙江省“十一五”、“十二五”重点专业,2006年《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被评为黑龙江省精品课程,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4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改革计划项目”试点单位。
小学教育专业设中文方向、数学方向、英语方向。按照《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综合培养,学有专长”的人才培养模式。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为“平台﹢模块”,“平台”为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专业课程平台以及实践课程平台构成,“模块”为基础理论课程模块、教学能力课程模块、学科教育课程模块、教育实践课程模块。
小学教育专业的中文方向、数学方向、英语方向除开设专业方向课程外,还开设了教育学基础、课程与教学论、儿童发展心理学、小学生认知与学习、小学班主任工作、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小学教师师德与礼仪、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等专业核心和专业技能课程。
小学教育专业现有微机室、语音室、微格教室等专业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舞蹈教室及教师技能培训室等特色教室,设备完好,使用率高,100℅对学生开放,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通过四年的全方位培养,使学生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扎实、宽厚的学科知识,系统的儿童心理与教育理论知识,熟练的教学技能,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以及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胜任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小学教育师资。
多年来,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多人考入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进入到中小学工作的毕业生,由于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与扎实的专业基础,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心理学专业
心理学专业创办于2003年,并于2004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自专业创办以来,心理学专业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心理学专业人才为基本原则,并根据传统师范专业定位和对心理学专业就业市场的分析,提出了“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有特长”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师范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构建了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能力、心理咨询辅导能力、心理统计测评能力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为核心的多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初步的科学思维、科学实验和教学技能训练,能够在基础教育领域、企事业单位从事心理学教学工作、心理咨询服务、人员测评培训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的应用型人才。
心理学专业下设心理实验中心,创建的本科实验室包括认知心理学实验室、基础心理学实验室、模拟咨询室和公共心理学实验室,本科生实验设备配置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本专业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专业实验开出率和咨询、教学技能训练在黑龙江省本科专业名列前茅,学生反馈效果好。
心理学专业师资队伍学历与学源结构合理,所有教师均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科研与教学水平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本专业坚持实行导师负责制,大学四年期间由专业教师建立针对本科生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为本科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和就业指导,深受学生好评。
心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平台课程”和“模块课程”两大部分。“平台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专业课程平台以及实践课程平台,“模块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程模块、教学能力课程模块、学科教育课程模块、教育实践课程模块。具体设置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双语)、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具体设置的专业方向课程包括:学校心理辅导理论及操作、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沙盘游戏治疗、变态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广告与消费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
心理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广阔,本科生就业形势好,连续三年就业率高于全省心理学专业平均水平,且多人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是新办专业,2012年开始招收首届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是哈尔滨市2所培养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人才的本科师范专业之一。
学前教育专业坚持“厚基础、重融合、综合素质全面、保教能力突出”的办学理念,培养具有仁爱的儿童情怀、敏睿的教育智慧、突出的保教能力以及创新与自我发展能力的学前教育工作者,能在幼儿园及各种儿童教育机构等相关领域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及社会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前教育按教育学类大类招生,采取 “1+3”人才培养模式,即第一年大类培养,后三年分专业培养。下设早期教育、艺术启蒙两个方向,按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为“平台+模块”,“平台”为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专业课程平台以及实践课程平台构成,“模块”为基础理论课程模块、教学能力模块、学科教育课程模块、教育实践课程模块。开设《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学前儿童保育学》、《幼儿园课程》、《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等专业核心课程。
2012—2014年,学校先后投资100余万元建成了使用面积近1000㎡的学前教育实训教学中心。拥有幼儿园模拟活动室、集体电钢琴实训室、蒙台梭利实训室等12个实训室,设备精良、配置合理、功能齐全,居省内高校同类实训教学中心领先水平;能够开设24门实践课程,5个实训项目,满足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全部实践教学需求及小学教育专业相关实践教学的需要。
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前景广阔,社会需求量大,毕业学生主要从事各类幼儿园教育工作以及学龄前教育机构教育工作,就业形势良好,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学院积极开拓海外就业渠道,先后有多名同学赴新加坡等幼儿教育机构工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是以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功能的专业服务机构。现有专职心理咨询教师2名、行政教师1名,下设学分制社团——灵犀心理学社。中心同时配备朗心公司的专业心理测试软件,本中心面对全校同学,提供免费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要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危机干预、朋辈心理委员培训、心理咨询师案例督导、学生工作教师队伍的心理工作培训、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普查、新生心理团队训练、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等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
师范教育中心
为整合全校教师教育优质资源,在学校综合性学科专业体系中相对独立地开展教师教育专业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在教育科学学院设立师范教育中心。
师范教育中心下设教师教育教研室和学科教学论教研室。
教师教育教研室由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心理教研室教师、心理学系公共心理教研室教师、现代教育中心主讲教师教育课程教师组成。负责培养方案中教师教育模块课程教学、教师教育课程建设和管理,以及选择教师教育模块课程的学生教师资格证备考培训。
学科教学论教研室由原师范专业教学法的老师和外聘中学各学科教研员组成,负责培养方案中教师教育模块中学科教学论方向课程的教学,学科教学论课程建设和管理,学生师范技能培训与考核。
小学教育研究所
小学教育研究所隶属于教育科学学院,于2006年成立,是MK体育,MK(中国)以研究小学教师教育为特色的专门科研机构。小学教育研究所所长周淑红教授,成员由致力研究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的理论及各学科教学法的教师组成。
研究方向: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小学课程与教学研究;大学与基础教育合作共建研究。
研究规划:发挥MK体育,MK(中国)小学教育研究中心职能,发挥其研究、引领、组织协调作用,做好高校与基础教育的链接,开展共建合作项目,组织研究活动。
1.通过团队建设,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培育教学名师、精品公开(共享)课程、规划教材、科研立项,争取高水平教学奖项和科研奖项。
2.以小学校长论坛、“哈苑杯”小学学科教学研讨、小学名家进大学、走进小学等活动为载体,探索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协同育人的新机制、新途径,服务基础教育。
3.培养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提升整体科研力量。
4.为我校申办硕士点做教学和科研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