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哈院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哈院人 -> 正文

黑龙江省高校教师年度人物——人文学院李雪

来源: 日期:2016-09-29点击:

凌寒傲雪  红梅竞放

                                 

    坚毅、乐观、谦逊、充满活力,像一株凌寒傲雪的竞开红梅,这就是人文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对李雪副院长的深刻印象!

李雪,1973年生人,副教授,武汉大学现当代文学博士,MK体育,MK(中国)人文学院主管科研副院长。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写作协会会员,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开设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主讲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是黑龙江省精品课程。

明德惟馨 ,身正为范,把无私博大的人师之爱播散进学生的心坎中

在李雪同志看来,一名大学教师应有的担当,就是要为她周围的人贡献出自己心灵的力量,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李雪同志把师爱诠释为分享和分担。在她的大力筹措与准备下,人文学院开设了五味讲堂,她用座谈的方式,跟学生分享自己的教学过程感受,渗透学术科研成果,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文学知识,更多地是品格上的砥砺。师爱同样意味着分担。从教十几年来,她带的每一届学生都有她的各种联系方式,李雪对她的学生说,“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们需要我,我都在那儿!”当学生们感到迷茫困惑或者遇到其他困难的时候,李雪都会不厌其烦地给他们悉心指点,帮助他们渡过难关。2014年,李雪母亲的病逝让这位一向坚强的女性鲜有的精神沉落,但很快地,她那梅花般的气魄就指引她将丧母的打击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动力。李雪老师用实际行动教给学生什么叫做坚强!

学高为师,诲人不倦,把教书育人的师表形象树立在教学工作的第一线

长期以来,李雪老师一直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工作,她尊重教学规律,对教学颇有心得。她认为:必须针对所授课程的特点进行教学,文学史课程教学应以启发引导为主,要尊重现代文学课程的开放性,并要注重文学中的德育因素。她坚持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不断探索创新授课方式,还曾将课堂转移到花香弥漫的欧亚之窗校区,组织学生品诗赏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她的努力获得学生的高度认可,期末评教得到了98.57的高分,并被评为教学新秀

南宋理学家朱熹曾说:“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李雪在教学中的成绩源于她不懈地对自己的专业坚定执着、孜孜不倦地追求和探索。近五年来,李雪老师在《小说评论》、《人民日报》、《文艺理论与批评》、《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教材近10部,承担国家级、省级课题10余项,获得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哈尔滨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等奖项10余次。

勤于管理,任劳任怨,把对教育事业的挚爱与执着镌刻在卓有成效的工作中

李雪不仅是一位称职的老师,也是一位有责任、讲原则、工作细致的管理者。在担任人文学院科研副院长期间,她及时向大家传递科研信息,提示和指导教师科研工作,尤其关注青年教师,经常鼓励他们钻研业务,提升科研水平,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在李雪院长的辛勤努力下,人文学院整体科研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2014年,李雪老师作为民盟组织成员到哈尔滨市建国社区挂职锻炼,她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围绕文化学习型社区创建这一主题,组织开展以书法进社区、传统文化进社区、国学进社区等为主要内容的创建系列活动,通过开展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进一步促进群众文明素质的提升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和一致好评。

我们爱梅花,爱她在冰天雪地里的清逸幽雅,爱她坚毅砥砺的气魄,爱她谦逊无私的品格。我们也祝愿李雪,这位如竞放红梅般的女性,在她钟爱的教育沃土上,凌寒傲放,拼搏进取,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学校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
学校电话:0451-86617723
电子邮件:zsb@hrbu.edu.cn

邮政编码:150086
招生电话:0451-86617723

    招生网站

    哈院APP